草鞋,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退出了生活的舞台,它的起源或许是“兽皮为衣,树叶为裙”的上古时期。

几根麻绳,一束稻草,麻绳为经,稻草为纬,搓拧交织,推紧挤压,一双草鞋经历搓绳、捶草、编打等步骤,制成约需两个多小时。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1)

草鞋最早名字叫“履”,而草鞋匠这个行当,要说祖师爷的话,或许是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书中第一章写道“家贫,以贩履,织席为业”,后来才有那些故意中伤他的人,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2)

我老家的草鞋耙子,是一个实在不起眼的丁字形状的专用小农具,丁字头的横梁安了七个朝上的小木齿,齿高约有两三寸,与丁字尾的木钩成反方向。编草鞋时,寻来一长凳,将鞋耙子的木钩挂在长凳的一端,丁字头横梁上的木齿便朝着编鞋人的怀里了。这时,我就将早先用龙须草搓好的主绳挽出两个小圈圈,再用细细的麻绳编好“鞋鼻子”,然后,再将“鞋鼻子”留出的主绳往腰带上一系,骑坐在长凳上,将两个环形的主绳头往草鞋耙子上的木齿上一挂,身子往后稍一用力,四条主绳就立马绷得紧紧的了。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3)

假如我们把这四条主绳称为经线,那么我们就拿手中的稻草做纬线不停地搓着去织,一上一下,经纬交织。而那挂在耙齿上的经线,也在我手中根据鞋的形状变换着木齿的位置,时而散开,时而收拢,不一会儿,一只毛绒绒的鞋底就编出来了。于是赶紧收拢了鞋后跟,又在鞋底周边四处安插上“鞋耳”,最后再把“鞋鼻子”留出的主绳顺着“鞋耳”、鞋后跟依次贯穿起来,一只完整的草鞋就算大功告成了。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4)

学会了编草鞋,我在同村同龄人的眼里就是“老大”,每当我和村上的小伙伴上山割草或捡柴火时,他们看见我穿着自已编织的新草鞋,个个投来羡慕的目光。庄稼汉学会了编草鞋,一辈子都打不了光脚板。伙伴们认真地听我讲着,又纷纷地要求跟我学编草鞋。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5)

一个雨天的早晨,天刚麻麻亮我就起了床,准备一些破布条、稻草等编织草鞋。这时,村东头的三娃子来了,一进门就给我怀里塞了一包烟,说是要跟我学编草鞋这门手艺。学就学吧,反正你学会了我手艺还在,鞋耙子也不会少一根齿,我还白白得了一包烟呢,有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可当我进牛圈棚取鞋耙子时,发现鞋耙子不见了。于是我便挨家挨户地去打听,原来是本家四叔半夜里就拿去了,他现在正在屋里忙着编草鞋哩!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6)

如今,家乡的乡亲有吃的有穿的了,有谁还记得过去编草鞋的事呢。再说,“90后”的兄妹们,就是见了鞋耙子,也不一定知道是个啥玩意,说不准还偷偷地笑上辈人咋就制作出这么个粗陋不堪的农具呢!

刘备有三个层次(常常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7)

往事如风,真情总是难懂,也让人记忆深刻,希望朋友们珍惜现在的幸福日子,珍惜眼前人。

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述说真情热、去伪存真,只为你的阅读更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