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强势,是教育孩子的大忌,要注意什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妈妈教育孩子的四个原则?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妈妈教育孩子的四个原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

妈妈教育孩子的四个原则

妈妈的强势,是教育孩子的大忌,要注意什么?

(文章有8800字左右,阅读需要心理准备。)

一、强势妈妈的社会案例

1、“你太强势了”

前两天,一个朋友说起孩子的教育一脸委屈。

她和我抱怨说,自从儿子小学毕业后,发现越来越难管,到初中后,慢慢地出现叛逆性格。成绩不理想,作业也经常完不成。

她问我:“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盯着他,为什么还会这样?”

我对他说:“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你。你太强势了。”

在朋友家,她是理所当然的“一把手”,凡事都自己说了算,孩子和男人就是她的两个下属。

这样的家庭,孩子的教育非常容易出问题。

2、“这个孩子真是废了。”

“他才三年级。”

“三年级就这么任性,我和他都提前讨论过框架,还写得这么久,等疫情过去肯定赶不上别人,这个孩子真是废了。”

一位家长又开始冲我诉苦了,她的孩子明明灵思巧慧,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家长总拿他跟年级第一比,觉得他哪哪都不好,已经劝了好多次。

很多家长其实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和想法,希望孩子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容不得一丝偏差,更有甚者,不愿意孩子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以免被外界的不良环境熏染,走偏人生的正确轨道。

3、妈妈就是不理解她的感受

她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整天拿着笔在本子上画,她的父母也非常支持,给她报了美术培训班。然后她就一直不断地学习,学了很长时间,而且画的也很好,参加市里的美术比赛,得了不少奖。

但是到她上初二的时候,就说什么都不想再碰画笔了,别人怎么劝都不听,她的父母也很头疼,到最后还是放弃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以前是非常喜欢画画的,画的时候也很开心,但是后来她母亲要求太严格了,一听说哪里有比赛就给她报名参加,还要求她必须获奖。

开始她还愿意参加,参加的多了就感觉很不开心,本来画画是自己的爱好,参加比赛也是为了练习,只要没获奖就会面临母亲的一顿训斥,而且还经常强制要求她去画一些东西,慢慢就失去了兴趣,直到最后再也不想拿画笔了。

她说当时如果母亲没有要求那么严格,说不定她还会继续画下去,因为确实喜欢画画,当时给她母亲说过不少次,还吵过架,她母亲就是不理解她的感受。后来她母亲也问她,放弃画画是否后悔,她还是说不后悔。

4、再忙,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

小肖小学时一直都是父母和周围朋友眼里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很懂事,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小学六年级前一直都是班长。到了初中以后,却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变的厌学了,还抽烟、打架,父母多次劝都不听,无奈只得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从沟通中,咨询师了解到原来小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每天都很早就出去了,晚上又很晚才回到家,回到家之后有时是很累了,有时是看电视,有时孩子都休息了,根本没有时间沟通(可能也不知道怎么沟通),有时孩子找他们说话也是说不了几句就不耐烦的就打断了。所以咨询师就告诉小肖的父母,你们要把孩子当成你们生意中的重要客户,像对待客户那样去对待孩子,去维护好这个重要的“客户”。

就算生意再忙,每天也要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和孩子沟通,不一定非得谈多重要的话题,就像平时聊天一样,让孩子谈谈学校的生活,或是做一些共同的事情,例如下棋或其它的活动。这个时候注意一定是平等的沟通,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像朋友那样去倾听孩子的声音。

二、强势妈妈征有哪些特和表现?

1、“强势妈妈”往往是完美主义者,自己付出很多,对亲密的人,包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会很多。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上是很成功的,因此,她们苛求孩子也做到最好,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就会遭到母亲的责骂,这种“强势”的情绪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强势女人不等于女强人。我们所说的强势,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业上。所以说,并不是说事业上能干、料理家庭能力强的妈妈都是“强势妈妈”。很多事业出色的妈妈,很多女强人工作中是“铁娘子”,回家就变“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在家庭中既能干又能和家人平和相处,对孩子循循善诱,强大而不强势,在教育孩子上对孩子会有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相反,有些女人事业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气很大,气势很大,特别喜欢在家里说一不二,我们把这种在家里喜欢做“女王”的妻子称之为强势女人。

有些能力欠佳的妈妈,也会在家中呈现强势,她们把培养子女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子女成功是她们的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的失败,她们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孩子身上,而孩子则在妈妈严厉的管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厢情愿中,变得没有自我和主见。

然而,一味地要求,就会给孩子压力;一味地挑剔指责,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作出的自我肯定,妈妈的过分苛求,容易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大,还可能会有被抛弃的恐慌,这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意识到自己即使不合妈妈的心意,妈妈也不可能抛弃自己,他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变得麻木疲沓、碌碌无为,妈妈的严厉也不能触动他的自我主动性,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可能会往畸形发展。

2、强势的妈妈通常对孩子有着较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经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非常严苛。

经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你这个性格什么时候能改一改。”要知道,改变性格比改正具体的错误更难,它是所有缺陷中最难改变的一个。现代科学证实了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影响和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都难以改变自己性格的原因。

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就会明白性格的改变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不要期望孩子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但对于一般人而言,完善他的性格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除非让他经历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把他的性格破碎以后重塑,或者让他经受严格的训练,否则基本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必要。

3、给孩子设立各种规则和目标,并强制完成。

强势的父母有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十分主动地给孩子设立各种规则和目标。孩子必须是班级第一,必须笔记工整,必须上课积极回答,必须时刻要表现出优秀的样子,恭良温俭让,仁义礼智信,是个谦谦君子、窈窕淑女的模样。

可是他们忽略了,孩子才多大呢?孩子愿意吗?

有时候,这些家长所设立的规则和目标也是“信手拈来”的。今天看到班上第一的笔记很优秀,她给孩子买了彩笔,让孩子向人家学习;明天看到孩子的同桌数学考试得了100分,孩子比他少两分,他让孩子每天多做20道题;后天看到邻居的孩子轮滑比赛得了奖,她给孩子买了轮滑鞋,让他坚持训练。之后的每一天都在辛苦陪伴孩子,还总抱怨孩子不配合,不懂得坚持。

问题是,孩子愿意吗?

4、沟通缺乏情感,对话多以命令为主。

在对话中,家长总以自己为主导,他们和孩子沟通时,并不是真正的良性沟通,而是下达一个命令,让孩子必须做到。孩子没有机会说他的想法,即使是有,也被驳回。家长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你以后就懂了。孩子的想法与意见被忽略,家长也经常会打断孩子的表达。

5、容错率低,时刻想要把握孩子一切事情的方向。

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当父母要求太高,而孩子没有达到父母要求时,甚至只是一点的误差,比如写作业的时间超出了10分钟,他们就会被施以惩罚。这种惩罚不一定是实打实的训诫,有时候是嘲讽、有时候是怒吼、有时候是冷暴力不理会孩子。

父母的情绪管理很差,稍有不慎便会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没有一切都照着他的想法来做。这样的孩子就是不乖的,是“坏孩子”,就得教训。

在父母的高要求下,成长中的孩子大多迷茫又无奈地接受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很多时候,孩子们都是愿意,甚至是热切地跟从父母的步伐。但如果父母的容错率低,一直强势地对待孩子,孩子的个性就会受到压抑。

6、在妈妈强势的家庭中,父亲在家的地位是缺失的,或者说在教育育孩子的地地位是缺失的。

心理医生发现,很多这样有“强势妈妈”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很少被提起。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关注,孩子意识到生活中似乎只有自己和母亲,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上是缺失的,可有可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一个认同的对象。虽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父亲角色的被忽视,也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

三、强势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强势,弄得原本灿烂的儿童般的笑脸,确变得阴云密布。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严厉一点也没有问题,不过,有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点过头了。

比如,平时孩子的学习或者是生活,妈妈几乎安排得满满的,丝毫让孩子没有了童年的快乐和自由,长时间下去,孩子会变得没有主见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过分苛求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中,妈妈强势的现象很严重,后果也很可怕。”心理专家介绍。可以说,严厉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只是因为沉缅在对儿女前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她才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然而一味的要求、一味的打击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过分苛求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会增大,会有被抛弃的恐慌。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妈妈都无法抛弃自己时,向上的动力也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希望所有爱孩子的妈妈,都能好好的看完下面几点:

1、妈妈强势,不利于孩子性格健康发展。孩子容易走上极端,不是变得懦弱,就是变得叛逆。

北大弑母案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凶手吴谢宇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样样优异。可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把自己母亲杀害了,还用活性炭和保鲜膜层层包裹,甚至一度想要碎尸?

在之后的调查中,警方发现吴谢宇的母亲是一位老师,有着很强的心理洁癖,她自己非常自律,对孩子更是严格要求,有着强大管控欲望和管控能力。作为老师的孩子,吴谢宇常常需要做得比一般的同学要好,才能得到妈妈的微微点头。

而一切都将会爆发,在吴谢宇上了大学,自己的独立思考越发明显后,他和母亲经常产生冲突,悲剧也就产生了。杀害母亲之后,他弄来了30多张身份证,把以前被认为是下层人才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

从唯唯诺诺到暴起杀人,中间未曾断绝的,是父母一直强势的控制。

孩子在强势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反抗的后果换来就是父母铺天盖地的责骂或是冷暴力。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形成不好的性格。

父母如果用强势的态度,经常吼孩子和否定孩子。当孩子提出反驳的时候,父母的强势态度更加明显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不断的打击和否定中,会渐渐失去自信,性格变得懦弱,胆小,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强势的妈妈会抹杀孩子的气概。妈妈强势,孩子一般都比较柔弱,妈妈的强势,会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觉得自己所做的的都是对了,孩子的人生必须按照自己的安排,殊不知这样的行为,确深深地抹杀了孩子天性,尤其是男孩,完全会失去男子的气魄和气概。

当父母树立起一个威严高大的形象时,跟孩子情感上的疏远是难免的。孩子从小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意和尊重。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抗拒父母,跟父母没共同话题,在生活上远离你!

2、妈妈强势,会阻碍爸爸发挥作用。

如果妈妈过于强势,会使得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边缘化,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男孩来说,他的成长过程中就会缺失一个认同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强势的母亲培养出的不是同样强势有主见的儿子,而是软弱、甚至没出息的儿子。

强势的妈妈,不仅仅是对待孩子时表现出强势,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爱人。

而对于女儿来说,她会逐渐习得妈妈对待爸爸的方式,用来对待自己今后的伴侣。

一个强势专制的妈妈,一个沉默软弱的爸爸,这样的家庭结构是失衡的,给孩子的教育也会出现偏差,随着孩子的成长,显露出的问题将越来越多。

一个健康的家庭父亲的角色举足轻重,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常说丈夫、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仅是指男人负担这个家的经济,而是在家庭起主导作用,否则,父亲缺失或者父亲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这就跟儿子、女儿的心态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心理咨询发现,一般来讲,当父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

从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这个角度来看,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很多家庭中,关系紧张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厉害的母亲一定有个厉害的女儿;脾气暴躁的母亲,一定会把脾气暴躁的毛病遗传给自己的女儿,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当女儿反抗母亲的专制时,女儿也在偷偷地继承母亲的这种专制,并会顺理成章地带到她将来跟她女儿的关系中。

如果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女儿总是看到母亲对父亲存在太多愤怒的情绪,女儿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总是莫名其妙的对男友或者老公生气。在心理咨询中,遇到有个女性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总是无缘无故冲老公发火,后来在一次聊天中,问起她的父母关系,原来如出一辙,她母亲跟她脾气一样,也喜欢对她父亲嚷嚷。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这种父母认同心理,暴虐的父亲必然有个暴虐的儿子,爱唠叨的母亲必然会培养出爱唠叨的女儿,我们总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充当儿女的榜样,塑造着儿女的性格,并影响着儿女的心理成长。

3、孩子的思想容易受到禁锢。

当孩子的发声总被打断,他所表达的想法总是被父母否定时,他渐渐地就不会再提出任何意见了。不止是在父母面前,在别人面前也是,他会逐渐失去自己的想法,只会听从,不会分辨。

约束过多,让孩子失去自我。

每天早上6点半,5岁的齐齐已经在唱英文歌;晚上10点钟,乐乐练习的钢琴曲还在不厌其烦地奏响,可生活“充实”的齐齐却整天郁郁寡欢的。“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母亲在家庭中一种急于自我实现价值的表现。”儿童心理专家指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所欠缺的一种技能。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才,她们常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上,子女成功是她们的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的失败。所以,很多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其子女身上,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的约束中变得没有自我。

4、孩子的人际关系容易受到影响。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经常被用来和别的小朋友对比,长此以往,他们和这些所谓别人家的孩子肯定不能和谐共处,矛盾渐渐在家长们一句又一句的比较中产生。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愿意向优秀的孩子学习,更有甚者,会聚集总被贬低、总被比较的几个孩子去找优秀的孩子麻烦。这也是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之一。

孩子长大后对人际关系缺乏掌控力,甚至会对人际交往有害怕和紧张的情绪。做事情的时候不愿意冒头、不敢表达自己想法,害怕被否定,害怕冲突。没有勇气直面困难,喜欢逃避。

当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反省,关注孩子的需要,想办法尽快弥补,不能放任不管。

5、恋母情结,伤害孩子。

“我们在临床发现,很多这样强势母亲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极少被提起,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关爱,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只有自己和母亲,因此孩子已经6、7岁了甚至更大还和母亲同床共眠,甚至在一个被子里。”专家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上是缺失的,可有可无的。父母虽然都爱孩子,但无意中忽略了父亲的作用,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一个认同的对象。

事实上母亲强势,受其危害的不只是孩子。因为从实际的交谈中,我们常常发现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母亲会因为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而将儿子作为“替代配偶”,作为情感的依托的惟一对象,这同样也是强势母亲对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

四、陪伴孩子成长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1、做温和快乐的妈妈,很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原本不出色,那么当你丢掉吼叫,选择更适合他特点的平和的教育方式,你会发现他将会比之前更出色。所以我们说,妈妈不吼叫,孩子更出色,不是说不吼叫孩子就变得了不起了,但至少我们不吼叫,孩子会比之前做得更好,他的未来便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每个孩子都有变得更出色的希望,只要妈妈不吼叫,他走上这条路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许多。

作为妈妈,应该向孩子展示心平气和、善解人意的一面,与孩子更融洽地相处。长久之下,孩子也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对一切心怀善意。这样的状态,才是我们所追求,也是在现如今如此繁杂的时代中,我们所最为需要的。

你完全可以戒掉吼叫,心态平和地去面对孩子、面对生活,只要你努力。

强势的妈妈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决定,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平等去跟孩子沟通等。

2、注意,尽量不要埋怨丈夫,尤其在孩子面前。

在男孩面前,尽量树立父亲的形象。对于家里有男孩的,其实妈妈再优秀,在孩子面前,也要维护爸爸的好形象,毕竟男孩都很崇拜自己的爸爸,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才更有利。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不给丈夫留情面的家庭,妻子也许工作比较好,觉得自己很有优势,或者有的妻子就喜欢抱怨,进而会导致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的埋怨老公,甚至话语不留情面,当孩子的面就会训斥丈夫,给孩子造成极为不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

一个家庭,父母的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家里有男孩的父母,母亲尽量不要过于强势,给孩子学习和发泄的空间。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给孩子创造一个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爱和自主的环境下更健康地成长。

3、要给予孩子宣泄的机会。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情感都是非常的丰富的,虽然年龄很小,他们也有一些小思维的变化,尤其是男孩,要给予他们宣泄的机会,不要地训斥。

教会男孩要尊重女性。从小就要告诉男孩,要尊重别人,尤其是女性,这一点做到了,对于男孩来说,才能变得更加的修养和素质。

4、要认真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

除了通过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旁人的评价来了解,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进行试探,尽量准确地了解其性格的强项、缺陷及其临界值。基于上述情况认真分析,明确到底需要完善孩子性格的哪些方面,要完善到什么程度。在这一点上建议家长多阅读一些比较专业的资料,有条件的话向专家请教一下。

5、不要提出笼统的要求,要尽量细化、具体。

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对于孩子最有可能碰上的一些事情,可以事先设想得周全一些,把各种可能的情况和给孩子的建议都比较详细地列举出来。即便是对于不大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想办法分类归结一下。

通过一些典型的事情与孩子进行分析讨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应对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从而通过实际行动意识到完善性格的方法。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性格完善具体化,简明易行。

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

6、及时关注孩子的想法。

强势的父母一定会给孩子下一个桩子,这个桩子叫做不敢主动表达。面对父母时,孩子经常被打断说话,被大声呵斥住嘴,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说什么都不对,说什么都被否定。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用极大的耐心去鼓励孩子,等待孩子,让他再次勇敢发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的父母可以在尊重孩子的想法与选择时,和孩子说明白道理,好好说,孩子会懂的,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构建。

7、注意关注孩子的行为。

话不多的孩子大多敏感、多疑。父母应该多关注他们的行为,当他们想实现自己的愿望时,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条件和他交换。

父母需要多看到孩子做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做得好的地方大力表扬,做得不对的地方好好沟通,孩子才会有所成长。

8、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交际圈。

在强势教育下,孩子会构筑一个保护自己的房子,父母想要进入这个房子时,一开始会很困难,怎么去做呢?

不仅是关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需要,更要彻底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可以先和孩子的朋友或交好的老师沟通。在知道孩子需求的前提下,与孩子多交流,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敢于和外界交流。

五、结束语。

教育一定要顺应孩子的性格才能事半功倍,但任何一种性格都存在缺陷,其中有些缺陷是父母非常不愿意见到的。比如弱势性格的孩子经常懦弱自卑,依赖性太强;强势性格的孩子又容易急躁发火,不能冷静等,所以教育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完善孩子的性格,尽量引导塑造,让孩子拥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性格。

改变和完善是需要的,但这也必须以顺应孩子的原有性格为基础,千万不要强行扭转,这就好像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因势利导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首先要区别这样两个概念:改变与完善。只要尽量弥补孩子性格方面的缺陷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改变的必要。

至于如何完善孩子的性格,只想强调三点:

第一点,要完善自己的性格和与孩子打交道的方法。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温和或者示弱。自己都不能改变,还能给孩子提出什么要求?

第二点,一定要确定孩子性格中究竟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真的需要完善的。

第三点,明确究竟要完善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要有针对性,不能只是无效的攀比。

对这几个问题最好有比较明确的想法,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良好的亲子关系得益于良好沟通,父母希望孩子更好地成长,就必须放下自己的傲慢,和孩子平等相处,和孩子做朋友,孩子也才愿意和你分享他的事情,你的指导与教育才能被他接受。

我们可以执著,但不可固执;可以强大,但不可强势;可以独立,但不可独裁;可以能干,但不可居功自傲……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对自己,对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