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东文学类专著教材出版流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东文学类专著教材出版流程
引言
20世纪初,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鲁迅等人曾提倡并从事中国俗文学研究,至1938年郑振铎出版《中国俗文学史》,中国俗文学研究学科渐次得以确立。50年代以后,中国俗文学研究热潮一度为民间文学、人民文学研究所取代。80年代以来,俗文学研究逐渐重新获得发展空间,恢复了研究活力。中国俗文学学会1984年成立后,组织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在促进学术争鸣、聚集研究队伍、理清学术史、确立研究范围等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十余年来,中国俗文学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正在走向新的繁盛。
广西师大社成立三十余年来,在俗文学研究成果及相关学术资料的出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出版成果也受到学者们的好评。本文拟对我社与俗文学相关的出版情况稍加梳理回望,希望一方面可以为俗文学研究者利用我社相关出版成果提供一些线索,另一方面也期望借助对既有出版情况的简要梳理,与出版界同仁共同探讨在当前新的出版形势下,如何在选题的持续深耕、提升和扩大选题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做出新的拓展,以进一步共同致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02 广西师大社俗文学类相关选题概观
在俗文学类图书出版领域,广西师大社从学术研究专著类选题起步,后借助“珍稀文献”的资料整理类图书积累起一定的影响力,并最终形成了研究专著类图书与文献整理类图书相配合的局面。综合而观,我社的俗文学类图书选题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戏曲俗文学等的研究著作类选题
我社的俗文学学术研究著作类图书,涉及传统经典戏曲、地方戏曲、民族神话、宝卷等多方面内容。
其中,如2003年出版的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是一部带有人类学特色的民间宗教仪式剧(关公戏、北斗戏、扮仙戏、度脱剧等)研究论文集,该书突破传统戏曲研究以文本研究为主的研究范式,有力地探索了戏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2009年出版的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对作为俗文学形式之一的宝卷的历史发展过程、现存形态、重点个案作了极富学术价值的探讨,受到学者们的推重。2013年出版的阙真《南剧北曲的文本构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深入研究了金元以来各时期代表性作品的时空状态与戏曲发展轨迹,并将南剧北曲所涉题材情节、体制风格以及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话题,置于历史大背景中进行了考察。
此外,诸如覃守达《黑衣壮神话研究》(2005年),刘彦君等《中外戏剧史》(2005年),骆正《中国昆曲二十讲》(2004年)、《中国京剧二十讲》(2007年),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2011年),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2013年),平锋《壮族歌圩的转型与重构——以广西田阳敢壮山歌圩为例》(2017年)等,也都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涉及对中国俗文学某些内容的探讨。
(二)海外稀见戏曲、宝卷文献等的影印类选题
“珍稀文献”是广西师大社在1990年代中期以来注力较多的出版方向,迄今已累计完成300余种4000余册各类图书的出版,其中有数种较为重要的海外稀见戏曲、宝卷类文献影印图书可以归为俗文学类型图书范围内。
其中,如由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担纲组织整理的日藏戏曲文献,已出版的计有:(1)2013年出版的黄仕忠、[日]大木康主编《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稀见中国钞本曲本汇刊》(32册),收录传奇、昆曲、高腔、乱弹、皮黄、梆子、影戏、曲谱、鼓词、子弟书、莲花落、快书、石派书、岔曲、杂曲等15类钞本曲册,以及两部戏曲绘本,凡172部书852种曲。每种曲均撰写了解题,注明作者(编者)、抄者、藏书编号、书版高宽、半页行款、著录情况、内容概要,并对别本留存情况作了详细考订。(2)由黄仕忠、[日]金文京等人整理的《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2006年出版了第一辑18册、2016年出版了第二辑20册。第一辑主要为明刊本和清抄本。半数属无别本流传之孤本,其他亦为最早的传本及别种抄本。第二辑收录杂剧8种、传奇14种、曲学文献8种,多系明刊本和清抄本以及部分民国刻本,其中不乏海内孤本。(3)2019年出版的黄仕忠、[日]内田庆市主编《日本关西大学长泽规矩也文库藏稀见中国戏曲俗曲汇刊》(14册),编选“双红堂文库”之外、长泽规矩也留存手边的杂剧、传奇、皮黄、高腔、戏曲、子弟书、鼓词、滩簧等戏曲俗曲文献凡60余种,与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的长泽藏书宜称合璧。
在戏曲俗曲文献选题之外,我们于2013年还出版了霍建瑜主编《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宝卷汇刊》7册,收录宝卷文献80余种。该批宝卷由哈佛大学著名中国研究学者韩南教授捐赠哈佛燕京图书馆,其版本以明清及民国时期版本为主,其中明代版本最为重要,有若干国内失传的孤本。就文本内容而论,这部分宝卷文献在内容上十分广泛,既有中国本土化的佛教故事,也有传统人物故事传说,以及改编自戏曲及民间传说等的神话故事,如观音传说、梁祝化蝶、孟姜女哭长城等等,可为社会史学、俗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珍贵的原始资料。
此外,由黄仕忠教授主持的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类的选题,还将在我社陆续出版,届时日本所藏的珍贵相关文献将尽数完成影印,回归祖国。此外,其他海外地区所藏中国俗文学类文献,也将会是我社持续关注的重要选题方向之一。
(三)戏曲俗文学等的点校、释读、汇编整理类选题
在上述研究类和资料影印类选题之外,我社还出版了多种戏曲俗文学相关的点校、释读整理类等的选题,它们也是我社俗文学相关学术资料类图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2014年出版的黄仕忠主编《明清孤本稀见戏曲汇刊》,分杂剧、传奇二编对日本所藏的明清孤本稀见中国戏曲文献30余种进行了标点整理,为学者提供了叶宪祖、朱英等著名剧作家以及部分佚名作者和少数民族曲家的稀见剧作文献,其中既包括国人向以为亡佚者,也包括未见于各戏曲书目著录之作,深受戏曲研究学者重视。
另外,2011年出版的张锡禄等主编《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选录4种白曲曲本、2种大本曲曲本、1种吹吹腔戏本作为释读,采用原文誊录、国际音标注音、白汉对译、汉语意译的形式,精解精注,为白族民族戏曲、民俗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示范性的样本。受该书的影响,2017年出版了[日]立石谦次著《大本曲〈铡美案〉研究——云南白族白文分析》。
广西地方戏曲文献也是我社一直较为关注的出版领域。2011年出版的《词韵——广西文场小调词集》收录何红玉四十余年来在广西民间采风、收集整理的广西文场唱词集,共计51首唱腔的103个段子,基本理清了广西文场的历史传承与演唱形制,为读者全面了解广西文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便利。2013年出版的苏韵芬主编《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精选3部长篇、4部中篇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以及12部原创优秀作品,为丰富广西曲艺历史、民间艺术史、音乐史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帮助。2018年出版的阙真整理注评的《广西彩调传统剧目120种》,以1962年《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彩调)》为底本,对120种经典彩调剧本重新进行了专业化整理,既保留了剧本原汁原味的地方风格,又对剧本增加进行了注释和简评,对剧目的内容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了更多的挖掘。
上述图书的出版,与影印资料类图书起到了较好的配合,为更多学者使用珍贵的戏曲文献资料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四)俗文学目录类选题举例
版本目录学著作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学术功能,内容多样的专题性目录成果,更是进行图书选题组织的重要参考。我社一直注重俗文学类资料的版本目录学著作选题的出版工作,并作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
其中, 2010年出版的黄仕忠教授前后历十年之功主持的《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一书,是对当时所知见的散藏在日本公私图书机构的中国古代戏曲及相关文献的最全面的著录,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线索与参考信息。该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书版高宽及框廓尺寸、撰者、评者、刊者、刊印方式、每半叶之行数及字数、刻工、牌记等相关信息。对于重要的批注、跋文等,亦择要选录,对学者在使用该书访查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后,还有2012年出版的黄仕忠、李芳、关瑾华著《新编子弟书总目》。该书的编撰历时多年,以前辈学者傅惜华先生《子弟书总目》为基础,在全面访查子弟书版本的基础上,参酌以往学者们的多种著录,并以目验为据,对诸别本、异本均作了重新的梳理并加以著录,是迄今最能全面反映传统子弟书著录、收藏、出版等情况的学术成果,最具子弟书研究方面的参考价值。
此外,2013年、2015年、2018年出版的中山大学图书馆组织的三届“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出版的《〈广州大典〉海外珍稀文献书志》,也收录了不少有关俗文学版本目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俗文学类选题
在上述诸种选题之外,我们还在常规的出版形式之外进行了一些颇有新意的尝试。
如在2004年时,由白先勇先生主导排演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巡演,揭开了复兴昆曲艺术、复兴中华传统的序幕。作为呼应,我们出版了白先勇先生策划的《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一书,书中选录《牡丹亭》研究文章,并收录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演出图片,全面展示了白先生重排《牡丹亭》的盛况和文化意义。另外,我们在2009年线装重排了《全图三国演义》《全图水浒全传》《全图西游记》《全图红楼梦》,这些也在一定范围内受到读者的关注。
03 广西师大社俗文学类选题解析
广西师大社成立三十余年,由一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逐步成长发展,其根本在于国家长期以来对出版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扶持,也同时得益于广大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出版社的关注和肯定。我社在俗文学类图书选题方面能有所积累并取得一些成绩,既与俗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以来重新走向繁荣,相关成果需要出版,学术界对俗文学研究资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直接相关,也与海内外学术界对学术资料的开放态度——“学术乃天下公器”等的理念相关。从出版人的视角出发,图书选题是图书出版的起点,笔者在梳理我社的俗文学类选题后,以为或有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扬长避短,巧选定位:专注海外珍稀资料
广西师大社经过建社之初的近十年探索,于90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地介入古籍文献类图书出版领域,鉴于当时各专业古籍出版社已经在经典传统文献的点校、释读、白话翻译等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并形成了市场占有、作者资源积累方面的先行优势,我社作为后起地方大学出版社,避开已相对稳固的市场领域,采取差异化的出版思路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于是,在经过充分研判后,我们将自身在古籍文献图书领域的出版方向定位在了珍稀文献类图书出版上。对此类型图书,我们以影印出版为主,且首选研究价值大、学者亟需而又长期不易得见的珍善本稀见古籍、公私档案文献、民间文献等进行出版。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符合我们的基本判断的,我们在该出版方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具体到俗文学类图书出版,我社也是遵循了这一基本定位,将最重要的发力点放在了海外稀见中国戏曲、宝卷等俗文学文献的汇编影印方面,并在多年的努力后取得了一些成绩,如黄仕忠教授主持的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系列、霍建瑜教授主编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宝卷汇刊》等即是该方面的代表。
(二)重视基础,后续发力:关注版本目录类著作出版
我们在做图书出版选题策划,尤其是古籍文献类图书选题策划过程中,得益于各种版本目录学著作的多方面帮助,这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们对版本目录学类著作的出版。我们出版的黄仕忠教授团队整理的《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新编子弟书总目》、沈津先生主编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等,都是基础性的版本目录学著作,总的品种数有近20种之多。
这些版本目录学著作对我社出版的部分大型珍稀文献影印类图书有着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我们或依据这些目录学成果进行影印底本的剔选,或迻移目录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影印选收图书的介绍,或在其基础上扩充内容更为丰富的解题。汇编影印的过程也是学者面对大量不同资料时优中选优的过程,而版本目录类著作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其效用。
(三)立足广西,服务西南:关注广西特色、西南少数民族俗文学资料的整理出版
广西师大出版社虽然地居桂林,偏处西南,却秉承一种文化上的自觉,认为应当更多地承担起整理出版广西本土、桂林本地,乃至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文献的历史责任。
在广西师大社发展过程中,一直对广西本土戏曲戏剧如桂林渔鼓、广西文场、彩调等都投注很多的关注和精力,在西南少数民族俗文学资料整理方面也着力甚深,除上文中已述及的著作外,同时也在策划并推动整理出版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濒危文字文献调查研究丛书》《壮族师公经书影印译注》等的选题,各卷次中也包含有大量少数民族传说、故事、讲唱等涉及俗文学研究范畴的内容,部分图书将陆续推出为学者们所用。
(四)持续深耕,渐积有成:关注系列选题、精品选题
我社俗文学类图书出版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即关注系列选题、精品选题的打造与打磨。
例如,自2006年出版黄仕忠等编《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一辑以来,广西师大社一直与黄教授团队保持着顺畅的沟通合作,先后累计出版了六种日藏戏曲相关选题,将日藏珍稀戏曲资料采用影印、点校等不同方式加以出版,为俗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性资料。
又如,近十年来,广西师大社深度参与策划组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濒危文字文献调查研究的学术项目,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多次派编辑人员、摄影技术人员与清华大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化研究中心的调查组一道,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拍摄濒危文献。
正是这种持续深耕的坚持,注意精品出版的意识,使得广西师大社的俗文学类图书选题能够收获学术界、出版界较多的关注和鼓励,多次入选各种奖项和各层次出版规划。如《中国宝卷研究》曾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宝卷文献汇刊》《日本东京大学双红堂文库藏钞本曲本汇刊》《日本关西大学长泽规矩也文库藏稀见中国戏曲俗曲汇刊》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汇刊》(第二辑,20册)获2016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明清孤本稀见戏曲汇刊》获2014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获2013年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等。而这些荣誉和鼓励,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这一选题领域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
04 结语
中国俗文学学会原会长陈平原先生曾从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三个角度说明20世纪中国文化进程与俗文学的紧密关系:从文学史方面看,俗文学的兴衰对新文学的发展影响重大。从思想史方面看,俗文学的崛起与20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变迁密切相关,因而具有深厚的思想史价值。从学术史方面看,俗文学在立场、眼光、方法以及资料价值上,对整个现代中国学术具有重要贡献。而随着研究方向从传统政治史向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心态史的转移,俗文学已经成为史学及文化研究的重要的资料库。
中国俗文学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其内容反映并牵涉到中国传统社会普通民众文化、生活、心态等诸多方面,广大学者在俗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相应成果及资料整理汇编成果的出版,对于当下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与社会实际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广西师大社长期关注这一出版方向,在俗文学研究成果及学术资料的出版方面持续发力,为相关学者和读者提供了一大批优质图书品种,我们也相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这一领域的出版成果还会接续涌现,取得更大的出版成绩。
-END-
文丨肖承清 鲁朝阳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515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