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剧照
提起亚历山大大帝想必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扑克牌梅花K上的人物,或是他与赫菲斯提翁的“基友情”。其实亚历山大大帝除了军事上的雄才伟略,在对待文化更是给予了不同文化同样的尊重。正是由于亚历山大其人的魅力,一共拍摄过3部关于他的人物传记型电影,让我们从2004年版的电影《亚历山大大帝》出发,一起来领略他的魅力。
一、亚历山大大帝的精彩人生亚历山大生于公元前356年,死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在征服希腊各邦后,亚历山大大帝随即开始十年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这位年仅33岁的君主一生无疑是辉煌的,他的一生有3个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位是其母奥林匹亚,她辅助亚历山大获得了马其顿的王位,并且她对于神秘力量的热忱,更是对亚历山大影响深远。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首先体现在她怀孕时,普鲁塔克写到:“在腓力和奥林匹亚斯完婚之夜,奥林匹亚斯梦见一道闪电打中了她并且在她身上燃起了大火。火在她身上蔓延开来,之后逐渐熄灭。”这个在“火中诞生”的孩子便是亚历山大;其次在亚历山大东征期间,特别在亚历山大远赴锡瓦绿洲的神庙后,亚历山大写信给其母宣称回去要讲述他在神庙获得的启示,虽然书信中没有具体记载,但结合亚历山大诞生时的异样,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亚历山大不是腓力的儿子,而是宙斯阿蒙之子。
红衣服的是奥林匹亚
第二位便是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他使亚历山大爱上了希腊文学,尤其是荷马的作品,传说他本人的床头便放着一本《伊利亚特》。同时亚历山大坚持在军中按照希腊模式举办各种体育及文化项目,甚至在平定底比斯叛乱后,坚决保留供奉众神的圣殿以及诗人品达的故居,而将其他地方夷为平地。其实整个东征的过程就是传播希腊文化的过程,东征过程中建立了多座希腊风格的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的城市,后来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成为了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将希腊的文化推向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罗马文明的形成。
亚里士多德教学场景
第三位严格来说是一个人和一匹马,这个人叫赫菲斯提翁,这匹马叫布塞法洛斯,他们在生时激励陪伴着亚历山大,他们的死对于亚历山大打击极大。这匹名叫布塞法洛斯的马,是亚历山大在12岁时从其父腓力手中驯服并获得,随后便陪伴着他的成长,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后不久死亡,亚历山大为其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安葬可见其对于亚历山大的意义。
亚历山大与其战马及伙伴
赫菲斯提翁不用说是亚历山大最好的伙伴,在亚历山大儿时训练中便只有他能和亚历山大战平,在东征时赫菲斯提翁病亡,亚历山大不仅为他举行极尽奢华的葬礼,更是在对推罗战争中模仿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为了纪念帕特罗克洛斯,对赫克托耳实行的酷刑,以此来寄托他的思念之情。现在不少人津津乐道于他们之间的情谊,诚然希腊时期同性恋之风盛行,但他们二人并非如此。
赫菲斯提翁不仅能在军事上为亚历山大建功立业,在情感上鼓励陪伴亚历山大,更能懂得他。正如电影中所讲“他们男人间交流的是美德和知识,是纯粹而高尚的,是为了引出对方最好的一面。”他死后亚历山大变得更为暴力更加沉迷于饮酒之中,最终正是因为酒,很大程度造成了亚历山大的早亡。
二、 亚历山大的军事才华
战斗的亚历山大
提到军事才华不得不提及的就是亚历山大的战术和方阵以及伟大战役。
关于战术和方阵,阿里安写到亚历山大的战术是最为简单的但颇有效力,特别在对付“土著”部队时。兵力重心是方阵,右翼是装备最重的骑兵精锐,左翼是其他骑兵,在右翼外侧是弓箭手和其他轻装部队,全部兵力的运用因实际地形不同而各异。一般来说左翼开始只坚守阵地,右翼则冲击敌人的“盾牌一边”,阵线中央的方阵对付敌人主力。同样方阵也不是永远成方形,可以根据实际拉长或收缩,只是不能成为封闭的楔形。由于战术的灵活性和方阵的紧密配合,使得亚历山大能够最大可能的发挥其军事才能,获得一次次胜利。
亚历山大的伟大战役有很多,最为突出的首先是喀罗尼亚战役,这是马其顿获得希腊霸权的战役,年仅18岁的亚历山大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所领导的部队歼灭了当时的霸主底比斯军队,使得马其顿人获得了极为关键的胜利。其次经过格拉尼库斯战役、伊苏斯战役、高加米拉会战,击败了古老的波斯帝国,使得其君主大流士流亡,同时在征服波斯各行省的土著时,证明了其对于打击游牧作战和山地作战的能力。最后在印度境内的海达斯佩斯河会战,打败了以大象作为作战工具的印度部队,获得了胜利。
在这次胜利后,对他的进行了帝国和军队进行改编,产生了融其帝国的希腊部分和波斯部分于一体的设想,由此创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国。不论帝国的长久与否,这一设想都足以证明亚历山大大帝不是一个空有军事才干的武夫,更是一个有人文智慧的君王。
三、 亚历山大的文化态度
亚历山大对于伙伴质疑波斯文化的回应
对于波斯文化来说,亚历山大并没有和同时代的人一样觉得它是粗鄙的,而认识到这个东方文明也是充满智慧的,于是他采取了帝国合二为一的政策,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队编入自己的部队,还为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东西方联合”宴会。在宴会上,使几千名马其顿士兵同亚洲妇女正式结成夫妻,自己也迎娶了东方女子罗克莱姗为妻。
对于希腊文化,亚历山大对希腊的态度是矛盾的。首先从他上台第二年,因底比斯战败而将其夷为平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出“在陆地上打败波斯海军”是出于对雅典海军的不信任,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赫勒斯邦海峡作战时,只有7000名步兵和2400名骑兵来自科林斯联盟而这些国家实际上可以招募到约200000步兵和15000骑兵,不得不说亚历山大对于希腊的忠诚度是呈怀疑态度的。
而在另一方面,亚历山大竭尽所能宣扬希腊文化,任命如佩乌塞斯塔斯这样的希腊人,协同管理他的帝国,又能觉察他对于希腊的特殊感情。但无疑的是,亚历山大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并且对于希腊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史君说我们对于一个人物的了解不应该停留在影视剧或是生活娱乐的片面印象,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他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正如亚历山大大帝一样,我们既要知道他是扑克牌人物,是很多游戏中的角色,更应该了解他的军事成就、文化态度、以及开启的希腊化时代,并从他身上学习到身先士卒、敬重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1) 普鲁塔克著,席代岳译:《希腊罗马名人传》,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2) 保罗.卡特利奇著,曾德华译:《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3) 阿里安著,李安译:《亚历山大东征记》,商务印刷馆197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廖梦颖投稿)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