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燕十七 作者:建约车评后世有人把20世纪称为,石油的世纪,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暮年的战争3?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暮年的战争3(锂的战争三)

暮年的战争3

来源:燕十七 作者:建约车评

后世有人把20世纪称为,石油的世纪。

1908年5月,伊朗东部的苏莱曼地区发现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油田,中东地区从此开始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1909年4月,英国波斯石油公司成立,1935年改名英伊石油公司,1954年改名英国石油公司,即赫赫大名的BP。

一战前夕,1913年7月17日那天,丘吉尔警告英国国会说:“我们得不到石油,我们也就得不到谷物,得不到棉花,得不到许许多多保持大不列颠经济活力的商品……”

同年,英国政府用200万英镑的代价控股英伊石油公司,控制了中东地区绝大部分(80%)的石油资源。

一战结束,英国衰落。国力日隆的美国开始挺进中东。1933年,美孚公司以3.5万英镑/年的价格获得占沙特国土面积39%(93万平方公里),66年期限的石油开采权;1939年,阿美石油公司(美孚、埃克森、德古士、莫比尔合资成立)又获得20.7万平方公里,95年租期的石油开采权。至此,美国石油资本取得沙特110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的石油开采权,垄断了中东蕴含最为富饶的石油产地。

二战结束,美国彻底崛起,一直嚣张到了21世纪。

21世纪,或将被称之为锂的世纪。新能源大势已成定局,人们甚至为锂冠之以“白色石油”的名号,以突显其至高地位。而南美洲智利北部高原沙漠,因为阿塔卡玛盐湖中的锂资源储量冠绝全球,所以被称为下一个中东地区。全球矿业资本的各路玩家,正加紧步伐,抢滩登陆下一个财富之地。

未来几十年,谁掌控了锂,谁就掌握了“保持未来经济活力”的命脉。

2017年10月18日,手中持有SQM公司32%股份的加钾公司突然对外公布,为了应对中国、美国、印度的反垄断法案,实现与加阳公司的成功合并,将在18个月内剥离其所持有的SQM公司的全部股份。

多方势力,闻风而动。来自英国的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来自加拿大的惠尔斯矿业(Wealth Minerals)以及中国的投资公司金沙江资本(GSR Capital)和天齐锂业,先后加入阵战,全球第二大锂业巨头美国雅保,甚至传言就连中国的中化集团,亦伺机而动。

全球最大锂业公司SQM,拥有阿塔卡玛盐湖高达8万公顷面积的富锂之地,一场争夺战,正式爆发。

拾贰

第一个强而有力的参战方力拓集团,全球最为“臭名昭著”的铁矿石三巨头之一,中国每一家钢铁企业每晚噩梦的主角。成立于1873年的力拓,能够成为今天全球最大的资源开采和矿产品供应商之一,拥有铝、铜、钻石、金、煤、铀、和铁矿等多条产品线,靠就是持续不断的资本并购之路。

世界第二大矿业巨头的实力堪称恐怖,更兼2017年春风得意:当年,营收超过400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增90%,达到88亿美元,这一年光派息就派了52亿美元,破了其历史记录,且整个公司的净资产负债率只有7%。

手里握着139亿美元的现金流,不买买买,更待何时。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已经让力拓直接受益。由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导致的对特殊钢材的需求,以及采用更大比例的热管理系统导致的对铜的需求大增,让以钢铁和铜为主要产品的力拓的股价持续攀升。

更何况一直以来的老对手,全球矿业界长期排名第一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也早已嗅到新能源的无限商机并有所布局,刚刚投资了一个生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所必需的硫酸镍的项目,未来达产后,将极有可能成为全球硫酸镍的供应龙头。

三元锂电池总共就主要包含镍、钴、锰和锂这四种元素,未来高镍低钴低锰化是大势所趋,镍这个坑被必和必拓占住了,那貌似摆在力拓面前的选择就只能是占锂了。

所以在加钾公司宣布出售SQM的股份之后的一个月,力拓被曝出参与竞购的消息也就不奇怪了。

可就在三个月之后,2018年1月11日,力拓突然宣布放弃竞购计划,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因为就在这之前一个月,其集团CEO 塞巴斯蒂安•雅克(Sebastien Jacques)在一个论坛上还表示,力拓正在积极评估和寻找投资的机会,使其从全球电动汽车的增长中受益。

江湖传言,力拓是在征询了包括瑞士信贷集团等投行的意见后,才决定放弃的。因为长期关注有色金属和矿业领域的诸多投资和分析机构都认为,当时全球锂产品的市场价格已接近高位,甚至判断“锂可能处于其价格周期的顶端”。

华尔街的领头羊贝莱德(BlackRock)集团甚至警告说,“业公司需要保持警惕,不要因为高估了对电池原材料需求上升而以过高的价格购买资产。”

一语成谶。

以火爆的中国市场为例,在经过2017年末18万元/吨的价格巅峰之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就一路下滑,直至今天的10万元/吨,近乎于腰斩。

而巧合的是,SQM的市值在消息当天(2018年1月11日)达到历史高峰168亿美元之后亦一路下滑,到今天的120亿美元,市值蒸发了近30%。更巧的是,也是在那天,资本市场同样对力拓的这一决策表示了支持,当天其股价上涨到63美元,创6年来历史新高。

姜还是老的辣,力拓差一点就当了接盘侠。

力拓没有成为接盘侠,还在于其在塞尔维亚的一个矿产项目可以托底。力拓在塞尔维亚的贾达尔(Jadar)拥有一座钠锂硼酸盐的矿山,当年收购这一矿产时,力拓是为了从里面提取出硼,作为其在美国加州死亡谷(Death Valley)矿的替代项目,后者供应着全球一半的硼需求。

但之后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一路上扬,力拓转而开始研究贾达尔矿石中所含的锂。最新的消息是,力拓将重点开发贾达尔矿的碳酸锂,未来将形成年产5万吨碳酸锂的能力(基本上与SQM相当),用来满足欧洲市场。

拾叁

力拓退了,不过依旧阻挡不了后继者前仆后继的热情。

加拿大温哥华的惠尔斯矿业和中国的金沙江资本,也都在虎视眈眈。

但是,结果都是铩羽而归。原因都是,实力不济。

惠尔斯矿业是一家以探矿和采矿权买卖交易为主的矿业公司,从这一点或许就能看得出来,其实力并不咋地。事实上,这家公司直到今年4月才上市,并且至今已经沦落成为美国“垃圾股票回收站”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 market)的阵营。这家公司在2016年亏损758万美元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保持了净亏损1200万美元的记录。

显然,当时收购市值150亿美元SQM公司32%股份,需要支付的将近50亿美元的现金,对于这家没怎么盈过利的公司来说,怎么说呢,有点“a toad wishing to eat swan meat”的意思。

但最终结果对于惠尔斯矿业来说,却是失之桑榆。2018年3月,这家公司对外宣布,已经和智利国营矿业开发公司ENAMI签署一份新协议,共同开采智利的锂矿。

根据这份协议,惠尔斯和ENAMI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其中惠尔斯占股90%,后者则拥有剩下的10%。

智利政府一直通过各种政策来限制锂矿资源的开采。特别是对于外资来说,想要获得锂矿开采权就只能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向智利政府出售外资公司的股权;二是与智利政府签署一系列“公平友好”的协议;第三种就是与智利的国有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采。所以,ENAMI那10%的股份其实就是干股,本质上就是给智利政府上缴的承包费。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家智利历史上第一家锂业合资公司手中持有的阿塔卡玛盐湖的采矿权,以及智利北部一个名为拉古·纳佛(Laguna Verde)矿业项目的开采权。

拥有阿塔卡玛盐湖的碳酸锂生产权,就意味着开着一台印钞机。而拉古·纳佛旗下23个矿权区的碳酸锂储量,则不低于50万吨。

截止当前,在智利获得锂矿开采权的外资公司,屈指可数。

而惠尔斯矿业获得这些的代价,却只是500万美元和700万股普通股票(不到1美元/股)。

拾肆

伍伸俊的金沙江资本,一直以来都对新能源产业有着极大的热情。

这让这家规模不算太大的私募基金投资了从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立凯电能、Zorlu)到动力电池(波士顿、SEEO),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普罗天恩)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国能、艾康尼克)的全产业链。

所以值此SQM股份待价而沽的好时机,金沙江资本自然不会错过。

其实早在2017年4月,SQM处于内忧外患之际,金沙江方面就和智利政府进行过接触,商讨过收购事宜,奈何当时SQM内外部斗争情形过于复杂,金沙江也开始频频向日本动力厂商AESC暗送秋波,收购一事就未成行。

这之后,在加钾出售股份之时,外界再次传出金沙江竞购的消息,只是直到收购一事在今年5月尘埃落定,金沙江都再无其他动作。

直到7月,日产汽车单方面对外宣布,停止一直以来被热炒的金沙江收购AESC的交易,人们才知道其背后真正原因是金沙江“缺钱”。这家成立以来总募资金额都没超过15亿美元,也许连一次性拿出10亿人民币的能力都没有的投资公司,怎么会拿得出数十亿美元呢?

这样,留在牌面的又真正有实力的玩家,就只剩美国的雅保和中国的天齐锂业了。

SQM、雅保和天齐,全球排名前三的锂业巨头公司,其实有着颇值得玩味的三角关系。

2017年全球锂供应的份额中,SQM占20%,雅保占15%,天齐则占13%,三者合计控制了全球将近一半的锂供给。而这其中,SQM和雅保两家共同瓜分了全球最大的在产盐湖锂矿——智利的阿塔卡玛,雅保又和天齐平分了全球最大在产矿山锂矿——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矿。

所以,影响和控制全球一半份额的锂业三巨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利益同盟的默契关系。三者之间的一举一动,势必深刻影响着全球锂业格局。

你以为雅保不想借此机会,一举拿下SQM?但是须知,全球老二收购老大的股份,需要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极为严格的反垄断调查。

而对于智利政府来说,当前日渐明朗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也让其不得从重新考虑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处理。

两国间经济利益额关系,归根结底取决于背后国力之间的较量。

拾伍

SQM的股权,本质上是智利锂资源的开采权和分配权。所以选择是卖给天齐还是雅保,本质上就是选择由中国还是美国来开发和主导。这起股权并购,与其说是企业之间的斗争,不如把它理解为国家之间的对战略资源的争抢。

因为锂被智利政府视为核战略资源,所以真正决定花落谁家,除了加钾公司之外,最终还得是智利政府拍板。而此时的智利政府,也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煎熬境地之中。

介绍一下背景:

智利是全球范围内外资流入在国家GDP中占比较大的经济体之一,也就是说其国民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相当之重。而一直以来,智利的外资来源国都是——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的美国。

这种状况,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发生逆转。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在经济、贸易等相关政策上的调整思路呈现出明显趋紧的态势,其提出的制造业回归、重新评估自由贸易协定等主张,严重冲击了对美国高度依赖的拉美,使近些年来本就持续低迷的当地经济更加地雪上加霜。

特朗普一上任,就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直接给了TPP最主要的南美成员国智利当头一记闷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数据,智利已经连续3年成为外国直接投资额跌幅最大国家之一,2017年,其吸收直接外资仅为67.19亿美元,较2016年大跌40%。

2018年,特朗普四处出击大搞贸易战,而在3月刚上任的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 )一上任就向国民承诺,上一届政府期间智利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7%,他要做到两到三倍。

美国对智利经济的打击,正好给中国与与其拉近关系以可乘之机。

2017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中国对拉美地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也已突破2000亿美元,2000多家中国企业为拉美国家创造了超过180万个就业机会。

智利方面,中国连续5年蝉联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智贸易额达350亿美元,占智利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

2017年,锂成为仅次于铜、钼和铁矿石的智利第四大出口矿产,智利政府预测,未来锂有望成为该国第二大出口矿产。智利,世界上拥有最大锂储量的国家(锂储量约占全球52%),锂产量却在去年被澳大利亚超越。在世界碳酸锂需求一派繁荣的大背景下,智利在全球锂市场的份额从37.6%降至32.8%(澳大利亚则从36.8%上升到43.5%)。

所以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引入一个强而有力的开发者,帮助其进一步提升全球锂业份额就显得时不我待。

选择中国还是美国,答案已经明朗。

拾陆

中国政府,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强力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正在创造着新能源车产销数十倍于传统汽车增速的奇迹。

新能源产业爆发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上游碳酸锂直接受益。中国以一国之力,撑起全球锂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且产销量增速要远大于国际增速。

但摆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面前的锂安全问题,又亟待解决。锂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在外国企业手中,中国将会受制于人。如果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则可以占据主动权,甚至在需要的时候,成为中国震慑其他国家的武器。如同今天,美国拿芯片做武器卡我们脖子一样。

天齐能够成功收购SQM的股权,不仅是天齐迈向全球锂业巨头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更是中国争夺锂资源战争的重大胜利。

所以在今年3月9日,智利生产促进局(CORFO)向智利国家反垄断机构提出应该阻止天齐收购SQM股份的时候,中国驻智大使立刻拜访了智利经济部长,“希望智方在法律框架内对中国企业在智经营予以支持”。并在随后接受智利主流媒体《三点钟报》采访时表示“CORFO的言行……可能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5月28日,天齐发布公告称,将以40.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QM23.77%的股权。6月22日,又发布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宣布《关于签署购买SQM公司23.77%股权的协议的议案》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在当前中国严控资金外流的大环境下,能够动用250多亿人民币去收购海外资产,这背后……你懂的。

至此,算上之前收购的2.09%的股份,天齐总计持有SQM25.86%的股权,离32%的控股权更近了一步。

但天齐为国(也为己)买矿,却在一定程度上当了接盘侠。当初溢价到每股65美元购买的SQM股票到如今已经跌破50,最新收盘价47.5美元,贬了27%;当初41亿美元收购的那部分股份,如今价值29.7亿美元,蒸发掉11.3亿美元。

来源:建约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