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生在别处,在别处读小学,我大概不会在五六年级,在上善若水的牌匾下和一群同学一起背诵道德经。

每一处都有一处的特点,不管是历史文化还是特产小吃。鹿邑是老子故里,古建筑遗址有明道宫和太清宫,河南省博物馆有很多出土自鹿邑的青铜器。

走在县城,不时能看到古建筑风格的亭子,还有街道名字唤做紫气大道的马路,也有西三角公园里老子骑青牛的雕塑,河道两旁的路灯上镌刻有道德经的选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有以伯阳命名的小学和中学,两座学校一条马路相隔,学校内部自然也有一些跟老子有关的东西。总而言之,这座城市的人文风貌与老子及其道家,息息相关。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是老子的生日,从这天起至三月十五日,在县城的老君台及太清宫均会有庙会举行。遗憾的是笔者并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庙会,只为庙会的布置查过一次旗。过年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在明道宫和太清宫烧香,他们都会把老子成为“老君爷”。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1)

老君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2)

位于鹿邑县太清宫镇的太清宫(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3)

闫沟河公园岸边的立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4)

明道宫前的男人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5)

很偶然的遇到一个在礼拜的男人。在马路对面看到他,在对着明道宫门作揖,然后又转身向我这边,我就在后面跟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6)

一个在建的文化广场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7)

新建的小公园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8)

清晨跟朋友一起去看千年白果树,周围有一些废墟,还有这个废弃的塑像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9)

卖香

鹿邑跟老子有关系的地方有很多,每一个有关系的地方有很多故事,就好比那个老君台,如今在老君台的下面,有一根白色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别用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刻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 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爆炸。至今还有炮弹嵌在城墙上,还有一些在展示柜里。

再说一个跟老子有关的地名,鹿邑县生铁冢镇,古称“生铁灌”。相传2500多年前,生铁冢一片沼泽,芦苇丛生,人烟稀少,荒凉无比。有一妖魔,时常残害百姓,老君知道后,将妖魔赶到一枯井内,用熔化铁汁浇灌此井,后怕妖魔从井中逃出,老君将此井又用铁汁浇灌成坟状,故而得名生铁灌,后改名为生铁冢。

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老子故里(10)

妈糊(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再说一个吃的,鹿邑小吃——妈糊。有一年,苦县人民遭了灾。就两样庄稼——大豆和谷子没绝收,神奇般的活了过来,收了一部分。不少人家把仅收一点谷子和大豆留给老人和小孩吃,青壮劳力出去逃荒或打工,打不了工,就要饭,都留在家里反正得饿死完。一天,苦县城里来一个白胡子老头,腰里带个药葫芦,也可能是酒葫芦 ,手里拿根赶牛鞭子,走到十字路口,胳膊一挥炸了鞭“嗄”,嘴里说;“喝稀别吃干,多活几十天。”有的人很留意,这个白胡子老头说的有道理,已经有灾了,不能再按正常年景过日子,于是就把谷子去掉皮,加上黄豆一泡,泡成后在磨上一推成了稀糊涂,再放在锅里一煮,一个人吃上两碗,再吃些野菜,榆树皮之类的东西,不就把这一年过去了吗?大家都别外出了,外出说不定会饿死在外面。一传十,十传百,都猜是老子点化大家不要外出,都喝稀饭,配些野菜,树叶和榆皮之类的,凑合着种上小麦,不致于能把人饿死。

故事终究是故事,难以考究到底是真是假。但是正是如此这般地融入生活,方知二者联系之紧密。历史已成过往,但这座小城由此而来的烙印确会一直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