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箕凝雨说娱乐”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金谷楼前马鬼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1)

诗人崔橹

崔橹是晚唐诗人,唐宣宗大中年间登进士第,官棣州(故城在今河北惠民县东南)司马。《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三十七首。他长于写景咏物,喜欢咏吟莲花,尤其是喜欢吟咏秋天的莲花。虽然他也欣赏夏莲盛开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道:“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2)

莲花图

但他毕竟以更关注的神情来写秋天的残荷,而且写得别具一格。这首《残莲花》是崔槽写莲花的五首诗中最富于艺术价值的作品。诗人一开始就描绘残莲花的形貌: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3)

莲花图

“倚”即靠。说莲花“依风”而又无力,则它在秋风中倾斜的状态便约略可见。“减香”则表示它已过了盛开的季节,即将凋残了。这是点题之句,写出了残莲花的特征:它不是亭亭玉立,也不是浮香绕岸(那是莲花吐艳时的特征),而是香减叶残,摇摇欲坠。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4)

鱼戏莲

再仔细看看那莲花的花瓣儿吧,晓露依然,但已不是玉洁冰肌,令人赏心悦目,而是“涵露如啼”,悲容可掬,它连同莲茎、莲叶卧于碧绿的秋池之中,一种不胜悲哀的情态,几可令人一洒同情之泪。“如啼”是传神之笔,不仅有形貌之似,还给人以神情之遐想。作了如此逼真的描绘之后,诗人笔锋一转,由花及人,迁想妙得地写: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5)

莲花图

“金谷楼”,指晋代石崇的爱姬绿珠因反抗强权霸占而跳楼自杀的故事(见本书梅尧臣《洛阳牡丹》篇)。“马嵬下”指杨玉环被唐玄宗处死于马嵬坡前的故事(见本书王禹偶《芍药开花忆牡丹》篇)。这是两个古代美女的故事,尽管其中是非曲直颇费澄清,但她们作为美女被男人玩弄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却是可以唤起人们的某些同情的。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6)

莲花图

有的人还往往因此悟出一些哲理来。诗人正是如此,从绿珠和玉环的结局想到“红颜薄命”、“红颜多劫”等人世间的常情,再联想到眼前的残莲景象,因而浑融地说:“世间殊色一般悲。”“殊色”,即出众的美色。莲花当它在炎夏的绿池中吐艳的时候,也曾“秀色空绝世”“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二十六),非俗花可以比拟。但到秋日,它便“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鼓委倒青莲”(崔槽咏莲诗句),颓败凋零,不可收拾了。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7)

莲花图

诗中的“殊色”,显然既指美女,也指莲花。“一般悲”是说美女与莲花二者结局一样悲惨。“红颜多劫”,这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崔撸将这样重大的社会主题与吟咏残莲联系在一起,以秋莲的景象来暗示红颜女子的悲惨命运;反过来,又以红颜女子的悲惨结局来比喻残莲的悲哀。这样,咏物便增添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而抒情言理也有了形象的寄托,参读作者五首咏莲之作,便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残莲的爱惜和对世间女子悲惨命运的同情。

扬州三月份的瘦西湖的柳树描写(崔橹的残莲花以莲拟人)(8)

莲花图

全诗写得玲珑利索,咏物、抒情、言理融合得天衣无缝,既感动人,又富于启发性。中唐白居易也曾写过咏秋荷的诗,诗云:“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衰荷))这可说是一首动人的惜荷诗。崔槽此诗与之相较,可说后来而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