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二百九十年,威震四夷,是以名将辈出,璀璨夺目,各领风骚。然其中一些名将生不逢时,或为臣不终、或晚节不保、或未路蹉跎、或遭人构陷,致使一世英名,付诸流水。一、侯君集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1)

侯君集以材勇称,摧凶克敌,效用居多。攻灭高昌,刻石纪功。官至吏部尚书,封陈国公。位极将相,不知慎始保终,私谒太子,卷入谋反案,坐罪处死,全家流放岭南。

二、薛万彻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2)

薛万彻以骁果闻名,“筹深行阵,勇冠戎夷。”平突厥、征高丽、破吐谷浑、败薛延陀,所向有功。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武安郡公。太宗李世民称为当世名将,与李勣、李道宗相提并论。然恃宠矜贵,杖气棱物,与狂竖图谋不轨,受房遗爱牵连,终至诛夷。

三、郭孝恪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3)

郭孝恪机铃果毅,协草昧之际,树勋建策,有杰世之风。历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讨伐焉耆王,威震殊俗。贞元21年,任昆丘道副大总管,留守龟兹,举众失律,疏于防患,为敌所袭,中箭阵亡。唐太宗闻讯,责其不加警备,以致颠覆。直至唐高宗即位,追赠安西都护、阳翟郡公。

四、程务挺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4)

程务挺为东夷都护程名振之子,勇力骁果,有乃父之风。以英慨辅时,立功朔漠,威震突厥,可谓克继洪烈。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单于道安抚大使,封平原郡公。然而苟预废立,竟陷谗构,坐罪处死。

五、哥舒翰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5)

哥舒翰傥倜任侠,轻财重义,大器晚成,四十仗剑从军,为王忠嗣拔擢,屡立勋效。破吐蕃、屠石堡,无不摧糜,威震穷荒绝域。官至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加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安史之乱,为先锋兵马元帅,拥兵二十万,拒贼于潼关。为将严而少恩,又困于酒色。昏耄失律,败不旋钟,为叛将拘执,受置贼庭而苟延视息,终为叛军杀害。

六、高仙芝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6)

高仙芝善骑射,勇决骁果。一生为将,久历边镇,击吐蕃、克石国、败大食,收复小勃律,威名震于戎夷。安史之乱,出兵勤王,以副都统领兵击贼。前线失律,弃陕守关。竞为监军边令诚构陷,以逗挠奔败之罪处死,威名之将,竟死阉竖之手,令人叹息。

七、封常清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7)

封常清早年为高仙芝赏识,屡立军功,拔擢为安西副大都护,为将赏罚分明。征讨大勃律国,逼其举国归降。入朝改摄御史大夫,迁北廷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使。奉命至洛阳募兵讨贼。率不教之兵,幕市人之众,以抗凶宼,失律丧师。为边令城谗构,斩杀于军中。

八、仆固怀恩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8)

仆固怀恩雄重寡言,晓习戎情,善战斗。安史之乱,从李光弼、郭子仪讨云中、下马邑、战常山、克河东、袭潼关,每战常为先锋,勇冠全军。与贼大小百战,扫荡燕、赵,功盖诸将。阖宗死事46人,又嫁女为国和亲,可谓满门忠烈。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封大宁郡王。然而功高威重,不能防患,又刚决犯上,进不勤王,退不释众,为阉竖骆奉先谗构而备受猜疑,遂举兵倡乱,引吐蕃、回纥犯境终为郭子仪击败,暴死鸣沙城。为臣不终,遂行反噬,自取颠陨。

九、高骈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9)

高骈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起家禁旅,号落雕侍御。席勋烈之资,益匡扶之志。复交趾、拒南诏、击黄巢,才超卫霍、气盖关张,历任五镇节度使,封渤海郡王。然玩寇崇妖,包藏祸心。值两京失陷,拥兵自重,无忠义之节,勤王之意。终于众叛亲离,磔尸道途。高骈善始于初、秉终于未,自取诛夷。假使仗义勤王,虽胜败存亡未知,然勋名足与方驾李、郭。

十、时溥

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有唐一代十位悲情名将)(10)

时溥初为牙将,为众所推,遂为武宁军节度使。率部参与平定黄巢起义,举无遗策,动有成功。竟得黄巢首级,论功第一,拜检校太尉、中书令,封钜鹿郡王。迁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奉命讨伐秦宗权,拥兵徐州,雄长一方,与朱温争功积怨,构衅连兵,及兵败城陷,全家自焚。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