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懂得“在其位,谋其事”,不偏离本质,才是避免灾祸的根本。

中庸之道用于人际关系(中庸懂得在其位)(1)

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中之所以产生很多的痛苦,都因为自己主观意识的不断幻想而造成的。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地位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状态,而一味的去幻想,一味的想去得到这样的贪欲,就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当中。而且还会因此去做一些丧失底线和道德的事情,因此让自己走向无法回头的道路。

《道德经》中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道知足的人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而不知道知足的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了无休止的痛苦。

中庸之道用于人际关系(中庸懂得在其位)(2)

这样的一种不知足放在一个人身上,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为了一己私利尔虞我诈,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一些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大到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之间,那么就会产生更多的占有与掠夺。

不知足是一个人内心最根本的一个灾祸,不知足会造成一个人的狂妄自大,会形成他的肆意妄为,我行我素。

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自己内心主观意念的驱使,欲望不知道满足,从而产生的一个结果,最终也会使我们原本安宁的内心失去应该有的一种和谐和平静。

内心乱了,外在言行自然就错了。

正如孔子说的这样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中庸之道用于人际关系(中庸懂得在其位)(3)

不居于某一个职位的时候,就不要考虑这个职位的事情。大多数人缺乏的也是这样的一种思维,自己没有达到那样一种状态,没有达到那样一种能力,还偏偏想去拥有那样一份荣耀。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不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对于懂得中庸之道的君子,懂得安于现状,去做当下地位应该做的事情,不羡慕本分之外的名利。

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能力,这是为人处事非常深刻的一个哲学道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多了反而给自己的人生添乱了。

一个人如果只是无限制的追求外物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内心是空虚的。即便是他外在拥有一些事情了,拥有一些物质了,他还总是嫉妒眼红别人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中庸之道用于人际关系(中庸懂得在其位)(4)

不考虑自己的地位,不考虑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长久下去,他会丧失人格和底线,甚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也是给他带来灾祸的途径。

而反观另外一些人呢,他们即便是处于很平凡甚至很卑微的一个身份角色中,仍然懂得知足,没有好高骛远。始终保持着一个乐观爽朗的心态,即便是面对着有限的生活条件,他也懂得知足。

在知足的基础之上,努力的追求生活的美好,但是他追求的并非是好高骛远的欲望,而是端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抱怨,不颓废,这就是最好的人生。

很多时候,人生的结果,无论好坏都是因为自己造就的。

中庸之道用于人际关系(中庸懂得在其位)(5)

因为自己内心的欲念,所以主导了言行,自己人生的结果也是自己言行所带来的一个结果,所以说,从根源让自己的信念符合一个合理适度的状态,就是人生最好的一个智慧。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在其位,谋其政”,怎么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