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12日讯(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鹭/文 陈偲瑶/图)“人文护理,叙事先行。”2020年5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护理部开始引进叙事护理。“白衣天使”们以尊重、谦卑、好奇、倾听的态度开启了仙岳医院温情的全新护理模式。正如该院护理部副主任林美容所言:“仙岳的叙事花园里播下的叙事种子,在春雨的滋润下,正吐纳新芽,生机盎然。”

“叙事护理强调的不是技术,而是态度。只有生命才能进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与灵魂交流。”谈及叙事护理的精神,林美容认为,和传统的护理只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的惯例相比,叙事护理是人文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新途径。很多人都知道:理解,才是医患沟通的核心。而叙事护理的精神“不是以改变患者为目的,而是强调对患者生命的了解与感动。”有时,感同身受地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一声关心、一个动作,甚至是床边的几分钟倾听,可能真的就会改变很多事情。特别是对于精神科因心灵之痛而引发的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拥有能看见和抚慰心灵之痛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呼吸内科优质护理实施方案(从关注疾病到尊重生命)(1)

在理解的前提之下,自2020年5月开始,林美容便引导护士学习叙事护理相关知识,并不断加强实践。在林美容看来,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叙事护理的精神、理念与技术融汇贯通起来,才能达到其疗愈患者、亲密友朋、关爱家人、遇见自己的四大成效。2021年3月至今,护理部定期举办叙事护理季度研讨会,通过案例分享讨论深入推进叙事护理工作开展。

据了解,厦门市仙岳医院现有护士405名,近几年医院发展迅速,编制床位也由原来的900张,发展为1500张。仙岳医院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精神专科医院,同时也是福建省精神医学中心、福建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医院有高质量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必须要有长足的进步。在提升护理工作上,仙岳医院护理部提倡安全、专业、人文三大特色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又以“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护理工作得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据林美容介绍,在“请进来”中,她们搭平台,柔性引进北京回龙观医院许冬梅护理团队助力护理学科发展,目前医院即将加入“精神心理护理联盟”。而在“送出去”中,近三年来已经将精神专科10名护士送出去培训。目前,医院已成立多个护理专科小组,同时不定期开展各类专科小组活动。

“期待未来的仙岳叙事花园繁花似锦,蝶舞翩跹。”这是仙岳医院护理部及所有护士同仁们的共同期盼。

人物特写

你的故事 我来倾听

李玲 (仙岳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副护士长)

以前,护士和患者的交流可能是:“您不能这样做,应该这样来。”现在,护士和患者说最多的话是:“咦,您这么做是为什么呢?”在李玲看来,很多时候,“听”比“做”和“说”更重要。

叙事护理是一种新的沟通技巧。护士对患者故事的倾听、陪伴和温暖,再加以智慧的语言帮助患者实现生活意义的重构,并发现患者存在的优势和闪光点,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和自信心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李玲表示,在医院,很多患者因为“病耻感”,刚开始都不愿意敞开心扉,但自从运用叙事护理之后,先从关心患者的吃饭开始,每次做治疗时,在病房多呆上几分钟,陪患者聊聊天,了解他们的现状,让他们感受被陪伴的温暖。慢慢地,一切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呼吸内科优质护理实施方案(从关注疾病到尊重生命)(2)

李玲分享了一个故事:厦门疫情期间,病房来了一位陪伴女儿住院的爸爸。这位爸爸刚来时,他居住的小区恰巧被封了。护士根据防疫要求,只能高频率为他做核酸采样。刚开始,他因为担心家里其他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等问题,焦虑不安,配合度也不高。加上有一天他自己也发烧生病了,更是一度怀疑得了“新冠”,继而夜不能寐,变得消极抑郁。李玲了解情况后,开始找他聊天。当他一件件讲述自己所受的压力和担心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儿第一次知道,原来大人也很脆弱,也需要被照顾;原来爸爸也是如此爱她,为了陪伴她,已经提前把工作安排好。以前,女儿错认为父母只爱弟弟,所以和父母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通过倾诉沟通,加上护士的安抚开导后,护患关系发生转变,同时亲子关系也变得和谐。最后,爸爸消除了焦虑感,女儿的抑郁症也得到了缓解。“叙事护理,让护理工作变得更有温度,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这也是大力提倡叙事护理的意义所在。”李玲说。

你的痛苦我来安抚

王亚华(仙岳医院男病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王亚华是一位有着30年丰富经验的精神科护理工作者。作为一名管理者,她倡导“爱岗敬业、微笑服务”的理念;在引领团队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上,她总说“要学会换位思考”;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她提倡“关爱自己,关心他人,感恩生活”。

为了让患者和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她和护士们策划组织了“ILOVEME健康共享行动”,鼓励患者做小游戏或制作美食,为康复者庆生,让患者学会与他人沟通及分享。同时,她也积极引导患者如何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发现优势,整合资源,主动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树立疾病可治并且能够恢复社会功能的信念。

呼吸内科优质护理实施方案(从关注疾病到尊重生命)(3)

平时工作中,王亚华也同样运用叙事护理的沟通方式,耐心倾听患者背后的故事,让患者逐渐不再排斥住院治疗及服药。有人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因为她们用爱心和微笑去抚平病人所受的痛苦。但在王亚华看来,她不认为自己是天使,因为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工作。只是,她们用的是爱心、真心、同理心、细心、关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让王亚华颇为感动。有位患者住院期间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护士和其母亲沟通,其母亲却屡次拒绝转院治疗。在3年的住院期间,王亚华和护士们给了他很多的爱和关心。

在患者多次出现病危和大便失禁的情况下,护士们不离不弃,用爱心和真心守护着他。直至有一天,患者的母亲来院探访。王亚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患者:“你妈妈来看你了,有什么需要直接跟她说。”只见患者轻轻地回应一声:“妈妈。”王亚华赶紧回道:“是啊,是啊,是你妈妈来看你了。”岂料,患者回道:“我叫的是你,护士长。”

这一刻,王亚华心里为之一颤。她觉得患者感受到了爱和温暖,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2022年1月15日,患者的生命走到了终点。王亚华和她的护理团队很庆幸在患者有限生命时间里,让患者能够拥有被尊重,被关心的幸福感。此时此刻,王亚华说,唯愿他在“天堂”远离疾病,再无痛苦,依然有人倾听、关爱他。

来源: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