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混改第一股”东航物流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后,又一家航空货运企业传出IPO消息。

日前,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试运行)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货航”)已于7月18日办理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国货航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北京,以上海为远程货机主运营基地,主要业务为航空货运、航空邮件运输、航空货站经营及相关物流服务等,独家经营中国国航全部客机腹舱业务,是中国唯一载有国旗飞行的货运航空公司。

航空货运上市公司(又一航空货运霸主上市)(1)

航空货运成利润奶牛

过去,三大航司的货运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年九亏”的困境,三大航司的货运业务相继启动了混合制改革,如今,一场疫情的影响下却成了香饽饽。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防控政策趋严,人类放缓了流动的脚步,叠加油价上涨燃料成本增加,民航业主要是航空旅客运输业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民航业几乎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的亏损。

当航空客运业务几乎陷入停滞的状态,昔日不受航空公司重视的航空货运业务却迎来了大爆发。在国际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全行业客机腹舱运力供给不足,推动全货机运输周转量及运价水平上升,航空货运也成为各航司的营收增长的新亮点。

中航集团旗下的国货航,东航集团旗下的东航物流,南航股份旗下的南航物流,都是集团下相对独立的航空货运或者物流公司,尤其是都拥有这时期最赚钱的利器——宽体机货机,毫无疑问成为民航业最赚钱的公司。

无一例外的是,这三家公司都实施混改。不仅引进了外部的民营资本,而且都启动了上市计划,其中东航物流于2021年率先上市,成为民航混改第一股。拆分客运混改后IPO,这也为深受疫情冲击的民航业,找到了一条“补血”新路径。

国货航原为中国国航旗下货运公司。2018年8月底,国货航曾公告称,受航空货运市场激烈竞争影响,向中国航空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转让所持国货航51%股权,以便专注从事航空客运业务,减少货运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交易完成后,国货航将被剥离上市公司,并正式启动混改。

如今在疫情反复之际,国内外航空运力供不应求,航空物流作为时效性最强的应急物资运输和供应链维持工具,也迎来最佳的发展期,国货航选择在此时上市,也势必在短期获得资本市场的高溢价追捧。

三大航谁更强?

我国航空货运货邮周转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以及东航物流,其中南方航空货运业务规模最大。

2020年我国民航货运总周转量达240.18亿吨公里,各大企业中,南方航空以72.54亿吨公里的货运周转量遥遥领先,占全国货运总周转量比重超30%。

中国国航和中国东航货运周转量份额分别为14.81%和9.16%,而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等小规模航司航空货运市场份额均不足1%。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东航物流拥有10架全货机,700多架客机腹舱;国货航拥有15架全货机,600多架客机腹舱的经营;南航物流拥有16架全货机,整体来看,国货航全货机数量不低。

航空货运上市公司(又一航空货运霸主上市)(2)

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国航经营航线达674条,其中国际航线48条,地区航线6条,国内航线620条,已遍及全球1300个目的地。从航空货运周转量航线分布来看,2020年国际航线占比达64.66%。

在全球通航43个国家和地区及187个城市,具有强大的国内外航空运输能力、国内外货站经营能力及国内外地面配送能力。

不过,除航空公司外,目前顺丰航空、邮政航空、圆通航空、京东航空都已开始进场发力航空货运,据相关数据显示,顺丰航空拥有73架全货机,邮政航空拥有34架全货机,圆通航空拥有12架全货机,京东航空拥有17架全货机。

未来,三大航在货机数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与民企货运航司竞争,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航空货运上市公司(又一航空货运霸主上市)(3)

混改后的国货航或将加入,京东与阿里的空战

货航混改主要分三步:客货分离、增资扩股、公开上市。

目前,我国三大货航通过引入产业投资者,已经形成了东航物流 德邦、南航物流 中外运、国货航 菜鸟的市场格局组合。

2020年11月中旬,从国货航混改项目落定,包括深圳国际、菜鸟网络、国改双百发展基金和国货航员工持股平台在内的投资者共出资48.52亿元,向国货航增资,合计占股31%。

从混改后股权结构来看,三家航空货运公司均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地位。国货航及东航物流混改释放比例较多,混改后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在45%,保持相对控股地位。

据国货航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控股股东为中国航空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航资本”),持股比例约45%。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旗下浙江菜鸟向国货航增资16亿元,持股15%,可谓是下了血本,是仅次于国货航大股东中航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可见阿里对空运业务的重视。

目前,阿里巴巴主导的菜鸟物流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吸引全球三千多家国内外物流公司的合作。京东物流靠在国内建设的出色的仓配服务,建立了独一无二的中长途运输能力。

在国内物流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跨境物流提速,只能靠航空,不过,航空货运都是两家急需补齐的最大短板。

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拿到了资金,航空自然是京东未来发展的重点。2021年8月3日,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经民航华东局初审同意,由局方进行筹建公示。按照京东全球超级港项目的规划,预计2025年机队规模达到114架,货邮吞吐量达233万吨。2045年机队规模达到501架,货邮吞吐量达810万吨。

与京东向来喜欢自建物流体系的战略不同,阿里更喜欢借助其他合作伙伴打造物流帝国。阿里持股百世33%,圆通22.5%,申通14.65%,中通8.7%,韵达2%,一举统一“通达系”。不过,圆通在阿里眼中乃头号王牌,不仅是圆通在快递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另外一个让阿里看重的是圆通手中有一个通达系其他公司不具有的优势,在国内除了EMS,也就只有圆通和顺丰成立了自己的物流航空公司。

对阿里来说,单靠圆通显然不够,虽然合作伙伴圆通在货运航空领域也有涉猎,但无奈圆通货运航空规模太小,目前也仅有10架货机,而且没有大型货机。所以,阿里也急于在货运航空领域打开一片天地。

但是,筹建航空公司需要时间,依靠现有资源是最好不过的了。空运领域的扩张不同于快递业,不是单靠简单的买卡车至、购置仓库,民航业受到安全运行、空域资源、航线时刻、地面资源以及专业人才等等方面的限制,短期内不可能像快递业那样出现爆发性增长。所以,此番国货航混改,阿里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毫无疑问,随着货航混改的深入,国内的物流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变局,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