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散文,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抗战时期后方餐馆有一道菜名为“轰炸东京”,实在就是虾仁锅巴汤。侍者一手端着一大碗油炸锅巴,一手端着一碗烩虾仁,锅巴放在桌上之后立即把烩虾仁浇上去,嗞啦一声响,食客大悦,认为这一声响仿佛就是东京被轰炸了,心里一高兴,食欲顿开。

关于锅巴,只青睐于小时候家里用柴火大灶做饭,锅底焖出来的那一层微焦、香香脆脆、金黄色的饭锅巴,我们叫它“嘠炸”。那味道,岂是超市里花花绿绿、味道五花八门的所谓锅巴可比拟的?!旧时的农村,土灶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炊具,如“镇家之宝”一般,给人以心理上的巨大慰藉。土灶灶温恒定,烧菜做饭都很好吃,尤其是用杂树棍、山上爬回来的丛毛烧出的柴火饭,香味浓郁,更别说锅底那厚厚的一层锅巴了,黄灿灿,脆崩崩,一咬满口生香。当牙齿触碰锅巴,发出那一声哔哔啵啵的脆响,艾玛,彻底不淡定了!

黄山农家锅巴图解(原来农家锅巴也能高大上)(1)

锅巴主要原料有大米、小米、黄豆、玉米粉等。有厚肠胃,助消化的食用功效,但胃弱者及慢性胃炎、不思饮食者宜食。锅巴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钾、铁、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香脆可口。

锅巴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它既是山民农人野外劳作时的便捷午餐,又是外出人跋涉商旅时的快食干粮。

黄山农家锅巴图解(原来农家锅巴也能高大上)(2)

锅巴不仅仅只是老百姓喜欢吃,还成为皇宫中的美食,老佛爷也爱吃锅巴。据说,清代慈禧太后晚年由于过食荤腻,肠胃欠佳,常有“饮食半膳不香”“精神软倦”“大便待溏”“腹中作泻”等症,听说锅巴具有消食健胃的作用,这个“老佛爷”几乎无一日不食。她最喜欢的是粳米锅巴,有时干吃锅巴片,有时用锅巴配料做成菜,有时研末调服。御医还曾经拟过“粳米饭锅巴焙焦,研细末服用”的处方。

黄山农家锅巴图解(原来农家锅巴也能高大上)(3)

石羊农庄农家锅巴,必须是精心烙制出来的土锅巴,厚厚的,脆脆的,一面微黄,一面灰白。制作锅巴时必须格外注意的是,控制火候,慢火烙锅巴,使其自然成型、成熟,直至自动脱锅翘起;而锅巴的厚度,则必须控制在5毫米左右,而且必须厚薄均匀划一,不能此厚彼薄厚薄不一。出来的锅巴,金黄色泽,脆而不焦。闻起来米香扑鼻,一口一口停不下来,口口脆香,大米清香,回味无穷。厚度均匀,吃而不厌,金黄酥脆,健康营养,尝了就会喜欢它,越吃越美。

黄山农家锅巴图解(原来农家锅巴也能高大上)(4)

石羊农庄农家锅巴鲜鱿卷

保留了鱿鱼的饱满水润,调制创意,香酥入味。入口酥脆,内部包裹着纯白的鱿鱼肉,肉质厚实Q弹,嚼劲十足,并伴有浓浓的鲜香味。滚热的酱汁在酥热的锅巴上,即发出“哔哔啪啪”的响声。锅巴中吸收了汤汁,酥松中透着清香,格外鲜美。

黄山农家锅巴图解(原来农家锅巴也能高大上)(5)

锅巴肉片

锅巴肉片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以猪里脊肉、大米锅巴、黑木耳、白蘑菇、冬笋等为原料制成的美味佳肴!锅巴酥脆,肉片滑嫩,汤汁鲜美。热气腾腾的锅巴肉片一上桌,就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浓稠的汤汁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捣碎后夹上一块,蘸上汤汁,细细咀嚼,优质大米的焦香味混合着肉片的香味,顿时能让你寻找到久远的乡村回忆。

黄山农家锅巴图解(原来农家锅巴也能高大上)(6)

锅巴牛腩

每个桌上都有点的一碗锅巴牛腩,实在是灰常的不简单...

牛腩不柴、不干,又嫩又有嚼头,每一块都好大块,超好吃!

用的是顶级牛肋条,不是乱七八糟的什么地方,就是牛身上那筋肉纵横的一条,炖完以后缩水还是很大块。

这些锅巴菜品吸足了汤汁,却不软,脆中带着香......艾玛,还等啥?快来雁翔路石羊农庄抄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