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1)

1985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红衣少女》改编自铁凝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作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通过讲述一个爱穿红衬衫的个性女孩安然在评选三好学生期间所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和一场深层次的思想冲突。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2)

该片上映后曾引起强烈反响,支持方与反对方在报刊上的讨论长达数月之久。夏衍曾高度评价这部影片,他认为安然的形象“不是50年代,也不是70年代的少年,而真正是80年代的一个典型。她不盲从,也不信说教……她不接受社会上的旧风俗、旧习惯,是一种开放性、积极性的典型。她善良、纯洁,但她又有不迷信、敢碰硬的精神。”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3)

这是铁凝的小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影片保留了小说的基本故事框架,但也做了很多的改动、丰富和补充。例如小说中姐姐安静虽然做了努力,但安然还是没有评上“三好”,在电影中则改为安然评上了“三好”但最终放弃了,并且增加了对评“三好”过程的详细描绘。这一改动有力地说明了安然不向异己的环境臣服的姿态。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4)

电影还增加了许多由小说逻辑延伸出的情节,例如,童年安然在农村大道上奔跑,安然和因家庭贫困辍学的米晓玲在学校告别,安然在白杨树路上看“眼睛”,姐妹间因评“三好”事件导致隔阂等。总之,小说和电影都充分利用了各自的艺术特点,积极回应了呼唤理解、信任、真诚的时代命题。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5)

铁凝本人未参与改编工作,但他的画家父亲铁扬则以艺术指导的身份参与了电影的拍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的封面就是由铁扬设计的,而导演陆小雅正是从这个封面里找到了在白杨树上看眼睛的情节。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6)

铁凝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7)

邹倚天

在确定安静和安然姐妹俩的演员人选时,陆小雅也参考了铁凝不同时期的照片,从而在北京八中的合唱队中发现了邹倚天。当时邹倚天只有14岁,刚上初二,但因为个子比同龄人高,而被选中扮演16岁的高一女生安然。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8)

邹倚天在片中穿的那件没有纽扣、背后带一根长拉链的大红衬衫是她的母亲亲手做的,随着影片的热映,这件款式新颖,颜色耀眼的红衬衫一时成了最抢手的服装,一夜之间大街上多了许多穿红衬衫的女孩,以至于南方的服装店纷纷在门口竖起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安然服已到货”。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9)

邹倚天因为该片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青春偶像,被定格为最具时代精神的中学生形象,以至于10年后她去竞争《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米兰一角时,导演姜文仍然认为她是个中学生,嫌她太小而没有用她。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10)

铁凝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11)

罗燕

刚刚拍完《女大学生宿舍》的罗燕被选中扮演姐姐安静,也是因为她与青年时期的铁凝有几分神似。罗燕当时与上戏的同学、《黑炮事件》副导演杨凤良结婚不久,刚刚怀上了孩子,为了这个角色,她偷偷去妇产医院做了流产手术,两周后便准时到剧组报到。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12)

;罗燕与熊晓鸽

罗燕和杨凤良都是那种为事业奋不顾身的人,这也导致他们后来分道扬镳,而赴美国发展的罗燕则与著名的风险投资人、IDG资本掌门人熊晓鸽最终成为一对伉俪。

70年代最火的衬衫(30年前引起极大争议)(13)

罗燕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她获得了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虽然最终不敌在《高山下的花环》中饰梁大娘和在《谭嗣同》中饰慈禧太后的老戏骨王玉梅,但《红衣少女》则夺得了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这三大奖项顶级荣誉的青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