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年间,正是牡丹花开的时节,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便去往沉香亭赏牡丹。也许是玄宗觉得此番景色,又有美人作伴,怎么能没了音乐呢?

李白写杨贵妃的一首诗露华浓(李白的这一首千古绝唱)(1)

玄宗发现乐师李龟年所演奏的乐章都是旧的,于是便急召当时的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一进宫,一蹴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呈上。

其中以第一首最美,最广为流传,最能体现牡丹花和杨贵妃的绝世之美,全诗如下:

李白写杨贵妃的一首诗露华浓(李白的这一首千古绝唱)(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牡丹和杨贵妃究竟有多美?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并不知晓,但李白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满足了我们的所有想象,妙不可言。

李白写杨贵妃的一首诗露华浓(李白的这一首千古绝唱)(3)

天上那多姿多彩的云朵犹如贵妃翩翩的霓裳,娇艳无比的牡丹,则恰似贵妃的花容月貌,盛开的牡丹和美艳的贵妃,可以说是国色天香。唐玄宗最为得意的名花和爱妃,就这样被李白用一句诗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春风拂槛露华浓”,明媚的春风里,亭槛下,晶莹的露水让牡丹的娇艳增色不少。洋溢着无穷的生命魅力和大自然的造物手笔。

李白写杨贵妃的一首诗露华浓(李白的这一首千古绝唱)(4)

这首诗的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从眼前的实景,转向想象。衔接开头两句,意思则是这样美的牡丹,这样美若天仙的女子,如果不是在群玉山(王母娘娘所居之处)中见到,也只应该在瑶台仙境碰上。

也就是说玄宗和贵妃一起赏牡丹,这样难得的盛事,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既赞美了杨贵妃的美丽,又赞美了玄宗的功德,让这种赏心悦目之事,得以发生。

李白写杨贵妃的一首诗露华浓(李白的这一首千古绝唱)(5)

纵观李白的这首诗,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字正面赞美了贵妃和玄宗的功德,而能够将这一切不着痕迹体现出来的,恐怕只有当时的摘仙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