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岑嵘《意林原创版》2021年07期

如果你身处大都市,通常会遇到一些大型博物馆。逛博物馆是件幸福的事情,同时是件烦人的事情。幸福是你能够亲眼所见那些传说的名作和所谓的镇馆之宝,烦人是因为大型博物馆往往藏品太多,让你目不暇接,最后还没看完就已经筋疲力尽。

最大的露天艺术博物馆(逛艺术博物馆时)(1)

我通常会在去这些知名博物馆之前买一些相关书籍,做一点功课。但经济学家们不太赞同这个意见,他们认为这些策略或许会有用,但它们没有解决审美超负荷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更多的阅读有可能让参观者的超负荷变得更严重,阅读会使我们认识到所面对的是多么大一座宝库,但这并不能使我们更好地应付它们,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所有精彩的展品。

好吧!那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是如何逛艺术博物馆的。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文有一些不寻常的建议。比如他建议人们其实不必在诸如《蒙娜丽莎》这样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前浪费太多时间”。他说,当人们太多次看到同一个图像,有个问题就会产生。过度曝光会引起人们对艺术品或博物馆的失望,尤其是对于最出名的那些。在某些时刻人们不再关心它们,甚至失去了关心的能力。

当我们竭尽全力挤在人群中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或者凡·高的《向日葵》系列,我们不妨想想泰勒教授的建议。他并非说这些作品没有艺术魅力,而是说这些作品在过度曝光中,被破坏的是艺术作品令人惊叹的魅力。

泰勒引用一位艺术评论家的话就是“莫奈、毕加索、德加、塞尚、高更、凡·高就快要变成陈词滥调了”,我们在电视上、报刊书籍里、工艺品中甚至是商品的外包装上,太多次看到这些艺术品的形象。因此在欣赏过程中,著名的事物看上去变得普普通通。其结果就是,它们所产生的感染力很快就耗尽了,这些形象开始让我们感到无聊,而不是令我们叹为观止或者兴奋不已。

这就像我们在重复听一个笑话,无论这个笑话有多可笑,随着不断重复,它的趣味性越来越少。

英国经济学家唐·汤普森的建议是,不要因为看到展馆中不喜欢的作品就泄气,艺术界有句名言:“你必须看过几百件你不喜欢的艺术品,你才会开始了解自己喜欢什么。”

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建议:当你在逛艺术博物馆的时候,不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艺术鉴赏家,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雅贼。如果这个时候报警系统关闭了,保安也没注意到,那么自己该把哪一件藏品偷走?是那幅埃及的壁画还是那幅雷诺阿的油画?

唐·汤普森说,据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统计,每位访客观赏一件艺术品的平均时间是7秒钟。用这个方法能在艺术品丛林中筛选出你的心头最爱。当你逛完一间艺术博物馆时,请你走回那件让你激起“犯罪欲望”的艺术品面前,重新仔细欣赏一下它的艺术魅力。

来源: 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