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代中原王朝为了应对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除了频繁用兵以外,他们也采取怀柔策略,除了送金银财宝,再就是实行“空头支票”式的册封,目的就是让游牧部落稳定。除了打压怀柔策略,中原王朝还有一个经常用的策略就是和亲。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1)

和亲兴起于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这种和亲名义是一种政治和亲,但实际是匈奴向往中原王朝的一种表现。冒顿单于想娶刘邦女儿鲁元公主,吕后没同意,就找了一个宗室女嫁到匈奴。刘邦死后,冒顿甚至想娶吕后为妻。此后汉匈有名和亲还有王昭君,她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来又嫁给他的儿子。汉武帝时期的王细君和解忧公主嫁给乌孙,也在乌孙留下后裔。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2)

中原王朝这种和亲方式虽然一时能确保民族间的稳定,但阻止不了战争。不过这一方式却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原王朝周边的部落都有了向心力,他们向往中原,渴望占领中原。既然占领不了中原,娶个中原王朝公主,和中原王朝攀上亲戚,也是游牧部落当时的愿望。

02

除了汉朝和亲较多,历史上还有一个王朝也善于运用和亲策略,此王朝就是大唐王朝。唐王朝建立之初,就已经是一个很发达的王朝了。在之前隋朝的基础上,唐朝实力不断增强。但唐朝却面临着另一个敌人威胁,那就是贯穿唐朝始终的吐蕃政权。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3)

吐蕃主要兴起西南,这支部落靠着部落联盟,按照粗放简单的管理方式,经常对唐朝进行袭扰。唐朝与吐蕃也打了几场战争,也曾吃过吐蕃的亏。在对付吐蕃的方式,唐朝曾用和亲方式解除唐朝西部的威胁。

第一个和亲的公主是文成公主。她与李世民并没有直系亲属,是李氏皇族的远亲,李世民就封她为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这场和亲也缘于松赞干布向往大唐的文明。636年,松赞干布派特使向李世民求婚。李世民刚开始竟然没同意,于是松赞干布派20万大军攻打土谷浑。虽然唐朝派出大将侯君集、牛进达击退了吐蕃军,但李世民意识到吐蕃的力量一时难以消灭,于是答应的了和亲。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4)

既然和亲唐朝皇室的公主没人愿嫁,于是李世民选了文成公主。于是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与吐蕃实现了和平。

03

第二个和亲公主是金城公主。这次和亲也是唐与吐蕃的战争后而促成的一桩婚事。唐中宗派军队击退吐蕃的侵扰,此时吐蕃的摄政没禄氏派使者到唐朝求亲。这位金城公主也是宗室女,是雍王李守礼的女儿,名义是唐中宗的养女。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5)

金城公主和亲后并没有立即带来和平,唐朝与吐蕃的战争照打不误,直到两年后,吐蕃求和才实现了短暂和平。722年,吐蕃进攻小勃律,这是唐朝的属国,于是唐朝与吐蕃战争再次点燃。

此后唐朝与吐蕃是在打打停停的状态。不过吐蕃最后以亲戚名义给唐朝上表不再打仗。733年才在青海日月山附近刻碑,两国开始互市。

公元740年,金城公主病逝于吐蕃,他在吐蕃共生活了30多年。而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时间更长,640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680年病逝。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6)

04

唐朝连嫁两位公主,而且在吐蕃都受到高规格的待遇,但两个公主未能给过吐蕃首领生个一儿半女,没能把唐朝皇室血统留在吐蕃,为什么两位公主无后呢?

一是环境不适应。

吐蕃的地理位置大体在现在青藏高原。作为生活在长安的公主,一下嫁到海拔如此之高的吐蕃,必定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高原反应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或多或少会留下病症,除非几代人才能适应。因此后人认为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没能适应那边环境,致使无法生育。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7)

二是夫君的原因。

对于大唐两个公主相隔70年先后嫁给吐蕃的赞普,在研究中发现,文成公主出嫁时,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已经是24岁,这在中原正是而立之年,但在当时的吐蕃却是高龄了。文成公主再长途跋涉到拉萨也得用去一年时间。而两人共同生活了只有五六年时间,649年,松赞干布便病逝了。

而金城公主下嫁吐蕃,从史料记载看,金城公主嫁的是第36代赞普赤德祖赞,而下嫁时间正是赤德祖赞出生时间。还有史料记载,金城公主下嫁的是吐蕃一位王子,但去的途中王子去世,只好嫁给这位出生即继位的赞普。即使赤德祖赞长大后也不会看中已经年老色衰的金城公主了。

八世纪初唐朝又将谁嫁到吐蕃(连嫁两位公主历经70年)(8)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金城公主在吐蕃留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赤松德赞。但敦煌《大事记年》中记载,赤松德赞生于742年,而金城公主已于739年去世。显然两人不是母子关系。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