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落魄的皇族(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是刘备自诩的)。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随着东汉王朝的动乱,刘备在乱世也要有一番作为。但由于人才有限、实力不足,刘备颠沛流离,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直到他人生46岁的时候,刘备与诸葛亮邂逅,请其出山,刘备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之后,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刘璋的益州、夺取汉中,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成为三足鼎立之势。但要说起刘备之死,还有从一场战争说起,那就是夷陵之战

三国中刘备错失的一员猛将(谈三国人物君主之死)(1)

夷陵之战,起因是因为蜀将关羽被杀,荆州丢失,刘备盛怒之下,不顾劝阻,于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东吴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那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

待到刘备将部队连营驻扎,兵力分散而士气沮丧的时候,陆逊采用火烧连营的计策,大破蜀军,刘备几乎是全军覆灭,差一点被陆逊擒获,直到逃到白帝城才算安全。在白帝城的刘备,经过几次大败自然无脸去成都的群臣,也防止东吴的入侵,刘备就没有回去成都,而留驻白帝城。

而这次大败,不久蜀国元气大伤,而且刘备也是病体加重了,根据刘备遗诏记载:“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显然刘备由痢疾而引发的病症,但由于年事已高,加之夷陵大败带巨大心理反应,刘备病变了越发沉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于是,不久于人世的刘备就准备在白帝城安排后事了。在公元223年春二月,召丞相诸葛亮到永安(白帝城),嘱托后之事。

三国中刘备错失的一员猛将(谈三国人物君主之死)(2)

当时,刘禅作为太子,并没被招来,而奉命留守成都。显然刘备托孤的过程,刘禅是被排除再在外,但这主要是为了保持朝局的安稳,需要刘禅驻守成都。但刘备兵败夷陵,却引发了蜀国的短暂动荡。其中就有汉嘉太守黄元反叛。他听说刘备病重,怕刘备死被报复,于是举兵造反烧临邛城.。当时,诸葛亮去白帝城看望刘备,接受托孤,成都空虚,所以黄元会肆无忌惮。当时辅佐太子刘禅的杨洪,马上向刘禅提出建议,让其派遣太子的护卫亲兵,差遣将军陈曶、郑绰讨伐黄元。刘禅同意后,马上扫平了黄元的叛乱,生擒黄元,一次叛变的风波就此结束了。

风波过后,刘备越发病重,于是在白帝城安排后事了。刘备病危之时,征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我们这段记载,显然表达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深情,他将蜀国的日后交给了诸葛亮,让他辅佐太子刘禅。但其中最令后人争议的就是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我们通常认为刘备有诸葛亮取刘禅代之,自立为帝的感觉。特别是《三国演义》中则将“君可自取”改为“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更加重这种意味。可当我们仔细品味那句“君可自取”,显然令诸葛亮自立为帝的想法,无非是我们的猜测,是为了打造刘备的贤君形象,树立他与诸葛亮良好君臣关系典范,满足读书人的“意淫”的想法。因为在古代帝制社会,家天下的世袭传承是基础,没有哪一个帝王不想把自己的江山交给自己的子孙,却交给外人。自秦始皇称皇帝后,基本是家天下的传承,而所谓“禅让”,无非都是被权臣胁迫下台的,根本没有自愿交出帝位与臣下的例子。刘备作为古代君王,自然超不出这个范畴,刘家江山自然是给留给他的儿子。

三国中刘备错失的一员猛将(谈三国人物君主之死)(3)

此外,假设就如同演义所说,刘备真心有心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为帝,诸葛亮也不敢当。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他在道德方面严于律己,自然不愿做所谓“僭越”之事。而且,当时刘备托孤是当着群臣面一起说的,那就是等于当众宣布。日后,诸葛亮每做一件事,特别是统领蜀国朝政,自然会令别人怀疑诸葛亮要时刻取而代之,引人非议。而刘禅也给日日夜夜战战兢兢,对诸葛亮倍加猜疑,处处设防,因为诸葛亮能随时取而代之,也就不会有后来轻松说出那句“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而诸葛亮在治理蜀国,南征北伐的军事行动,也不会没有任何牵绊。

所以,刘备这句“君可自取”,不是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代之,而给让诸葛亮拥有废立帝王的权力,因为刘备还有刘永、刘理两个皇子,一旦刘禅不具备合格君王的条件,就让诸葛亮自己决定,诸葛亮可以自行其。因为之后,刘备给他的儿子下了两道诏书,一道是给刘禅的,要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另外又下了一道诏书是给刘永的,说你们兄弟几个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两道诏书,这说明刘备很可能是把刘永做了第二梯队。显然刘备要诸葛亮做伊尹、霍光,而不是王莽。但能给臣下废立之权,表明刘备已经对诸葛亮十分信任了,在2000年的帝制时代,也可以说石破惊天的。足见,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不寻常。而当刘备说出“君可自取”,诸葛亮显然是激动了,所以哭说出了:“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中刘备错失的一员猛将(谈三国人物君主之死)(4)

但刘备如此托孤诸葛亮,还是引来褒贬不一的评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刘备托孤之举大加赞扬,认为刘备与诸葛亮是古往今来君臣和谐关系的最高典范。但也有最先提出质疑的是孙盛,孙盛的评语说得很清楚,说刘备的托孤的这个说法是“诡伪之词”。“诡”就是诡诈”就是虚伪,是诡诈虚伪的话,非托孤之谓也,这不是托孤该说的话。孙盛说,托孤时该说什么话呢?应该坦诚。而且孙盛说,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你托付一个人,你这个人选对了就行了,不要说这些东西。孙盛说如果“所寄忠贤”,就是你选的人是一个忠诚的、贤能的人,用不着说什么;如果你找的这个人找错了,那你不是教唆人家谋反吗?孙盛说幸亏好啊,刘备运气好,这个刘禅是个缺心眼的,这个诸葛亮威望又高,镇得住,要不然满朝都是闲言碎语。这是孙盛的观点。之后历朝历代都是或褒或贬,说法不一样。但通过刘备与诸葛亮共事长达16年的时间,刘备对诸葛亮应该是信任,他知道他死后蜀国这份重担只有诸葛亮能承担,所以才会举国托孤于诸葛亮。

三国中刘备错失的一员猛将(谈三国人物君主之死)(5)

当然,刘备白帝城托孤,不仅仅是托孤诸葛亮一个人,他还是组织安排的,那就是让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统领蜀国的军事。据记载是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安排李严做副手显然安抚蜀国人,搞得政治平衡。李严是刘璋旧部,又属于东州集团的,而能力出众,提拔李严自然起到安稳蜀人人心的目的。

安排完托孤的事项,刘备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死之前,刘备还是不放心刘禅,又了一道遗诏诏叮嘱刘禅。具体内容为“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我们刘备这道诏书不仅仅要刘禅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好皇帝,而要求刘禅积极学习历史、韬略、法等书籍,提高自己的见识,掌握帝王之术,希望其能够掌控朝政。刘叮嘱完刘禅之后,又让刘永等人,当场拜诸葛亮为相父,与刘禅一起尊敬诸葛亮,一起共事。最后,刘备才能放心地闭上眼睛,于公元223年四月死于永安宫,一代英雄就此离开了人间。

刘备之死,标准蜀汉政权进入的刘禅时代,也正是刘备托孤诸葛亮才有会刘禅继位后,蜀汉的延续了40年的政权生命。而刘备死前的白帝城托孤的诚心,他与诸葛亮君臣之间鱼水关系,依旧在史册中闪耀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