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从高光时刻一路向下;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是一路高歌直达顶峰。
他写过许多著名的词,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后《赤壁赋》等等,他也写过许多诗,有的还是非常有哲理的诗,比如这首著名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079年,因为那一场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直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他才接到量移汝州的调令,得已走出黄州。
在黄州,他吟完那首《满庭芳·归去来兮》,在三位好朋友的陪同下去往汝州,途经了江西的九江。
这三个朋友,一个是陈慥(字季常),一个便是和尚参寥,一个是道士乔仝(同)。
陈慥字季常,是《河东狮吼》里面的主人公,据记载,他“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和尚参寥是佛家,道士乔仝为道家。这三位好友的超然思想都深深影响到了苏轼,这也是苏轼为何能如此之快地走出阴霾的原因之一。
交好友,交对自己有益的好友,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到达九江后,因为庐山还有寺庙,苏轼与参寥一同在庐山盘桓了十几天。苏轼到庐山时,据说几百个和尚都很兴奋,纷纷告知:苏子瞻来了。在此,他也写了好几首咏庐山的诗篇。
刚入庐山的时候, 他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诗中他无比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冷却又想要结识之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即将离开时,他在东林寺长老常总和尚的陪同下,游览了西林寺。
半个多月的游玩即将告一段落,虽然不像刚来时一样,觉得巍峨的庐山不可亲近,却依然觉得它千变万化,神秘莫测。他心里常常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那就是同一座山峰,同一种景物,从不同的距离,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看到的景象是截然不同的。苏轼深有感触,倏然顿悟了:庐山,也仿如自己波澜壮阔的前半生一样,只有跳出来俯瞰,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能看清楚真面目。
自己这一生,因才气而名动京师,也因为才气,被人忌惮,被人打压、构陷,以至于深陷囹圄,几欲丧失性命!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唯有到了古今的地步,走出了阴霾再来回首往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庐山这一部读不完,看不倦的好书,也从一定程度上,给了他启迪,于是,临下山时,他在西林壁上题下了这首著名的《题西林壁》。
在诗中,苏轼写出了庐山的雄奇:从横着的方向观察,所见得到的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最终,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之所以无法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一味地在山间流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小窗幽记》里曾这样写道:议事者身在事外,依析厉害之情。任事者身在事中,当决厉害之虑。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我们才说,苏轼写下的这句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自己人生的反省,也给了后人以激励。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