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蒋干、曹操、蔡瑁和张允。原文如下: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1)

(蒋)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2)

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于众将内选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蒋干主动请缨前往江东劝降周瑜,此时的周瑜正为如何除掉蔡瑁和张允而烦恼。得知蒋干前来,周瑜大喜,设宴招待蒋干,并佯装酒醉,让蒋干与自己抵足而眠,又故意将伪造的蔡瑁、张允暗中联络江东的信件放在案头。蒋干看到此信后大惊,立即悄悄离开江东,将此信交给了曹操。曹操大怒,将蔡瑁和张允斩首。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蒋干口中的“雅量高致”, 意为气度宽宏,情致高雅。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的“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5)

小说中描述的蒋干前往江东劝降周瑜之事,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时间却并非在赤壁之战期间。据《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载:“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这个记载中的“初”字很能说明问题,证明时间并非是在赤壁之战期间,而是在此前的数年。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6)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蔡瑁和张允中了周瑜的计策被曹操误杀的故事情节,也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撰《襄阳耆旧记》载:“(蔡)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遂为魏武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魏武虽以故旧待之,而为时人所贱。”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蔡瑁并未被曹操所杀,而是被曹操加官进爵,安享晚年。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7)

说到蔡瑁与曹操的关系,《襄阳耆旧记》中还有一段趣事。该书载:“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格骄豪自喜。少为曹操所亲。刘琮败降后,曹操顾访瑁宅,入蔡瑁私室,呼见其妻儿,并谓蔡瑁道:‘德珪,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梁鹄),孟星不见人时否?闻今在此,那的面目见卿耶!’”

三国时期成语的故事(三国成语故事雅量高致)(8)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蔡瑁与曹操原本就是发小,关系密切。刘琮投降后,曹操来到蔡瑁家中,不由分说便闯进了蔡瑁的卧室,与蔡瑁的妻儿见面。以曹操的性格而言,这么做符合他一贯的随意、洒脱的性格,作为曹操的发小,蔡瑁对曹操的性格也非常了解,并无丝毫的顾忌,大大方方与曹操聊起了当年的往事。

参考书籍:《三国志》、《襄阳耆旧记》、《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