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境的面积只有108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深圳市面积的一半,是首都面积的1/16。香港的居民近620万,约为我国总人口的0.5%。从地图上看,它不过是祖国漫长海岸线南端的一个小黑点。

香港是我国的一块宝地,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渔业资源。香培同胞勤劳勇敢,是一支肯拼搏的劳动大军。香港是我们中华巨龙口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香港各个地名的来历(香港名字的由来)(1)

香港的地理与环境

“香港”名称的由来香港的得名,顾名思义,是芳香的海港。关于这一美丽名称的由来,有着种种传说。一般认为最可靠说法是,香港这个地方,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所以得名叫“香港”。明朝时,香港属广东省东莞县管辖,东莞县内盛产一种芳香扑鼻的沉香,被称为“莞香”。

因为这里是莞香集散的港口,故此得名“香港”,意为“莞香之港”。这个港口旁边的村庄叫香港村。香港村是当时以运输莞香为业的船户聚居的地方。

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香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再往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询问当地居民陈群该处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回答为“香港”,英军就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下来。

香港各个地名的来历(香港名字的由来)(2)

并用这个名字称呼全岛。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名称。

第二种说法是.香港这一名称是从“香港村”而来。香港村位于薄扶林以南、今香港仔附近。这是港岛西南海岸的一个古老渔村,过去村里有条小溪蜿蜒入海,溪口有一小小的港湾。

香港各个地名的来历(香港名字的由来)(3)

来此避风的外罔水手发觉这里的水清香可口。常常来这里汲水上船当作饮料,于二是这条小溪得到“香江”的美称,而这一小港也因此得名叫香港.渔村得名为香港村,以后演变为全岛的名称。

此外,在史书记载中香港还有过其他许多名称.如红香炉、裙带路、火潭、赤柱等。这些名称都与古老的传说或与岛内某一地名有关,现代已很少使用。

更多历史文化,敬请关注:知史明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