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奥秘》讲解:曾仕强

为什么许多人看不懂易经(易经没你想象的那么悬)(1)

这几年,《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兴起,让大家过了一把十足的盗墓瘾,更让我们对“八卦”的神奇之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去年上映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易经》八卦甚至成为了破解各种机关的关键,让观众直呼“涨知识”。不过如果你对八卦缺少专门学习,即使面对精彩的电视剧,可能也会看的云里雾里。

其实,八卦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复杂难懂,毕竟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最初把八卦创作出来,也是基于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所以,八卦最初的含义,其实是代表了天地间八种自然现象。

要了解《易经》,必须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如果不用想象,只是去看很具体的现象,是很难了解《易经》的。八卦是一套非常美丽、非常整齐的符号系统。我们要了解八卦,必须积极运用我们的想象力。伏羲生活的时代没有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没有飞机,甚至连风筝都没有,他怎么给百姓讲这八个基本卦呢?那就用自然现象解释好了。

伏羲先画了三道横线“☰”,告诉大家这是天。为什么是三画为卦呢?因为三画卦揭示出了宇宙中阴阳共存、阴阳互动、阴阳互变的基本规律。确定了天之后呢,伏羲引导大家思考“天”可能会有三种变化,分别是上面起变化、中间起变化、下面起变化,他把这三条线分别代表上中下。

他首先把最下面的阳爻换成阴爻,表示天的下面起了变化。试想一下,在自然里,通常风来的了的时候,天下面的事物会摇动起来,所以天下面有了变化,就是风(☴)。

天当中有了变化的是什么呢?森林里野火烧起来的时候,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就像天空中着火了一样。所以天空中有了变化的就是火(☲)。

那么,天上面起了变化,又该怎么解释呢?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火箭看不到天上面,但通过湖泊水面,却可以看到天空的倒影,所以天上面起了变化的就是泽(☱)。

天画完了,该地了。天是连续的,但地却是断裂的,三条连在一起的横线叫作天,三条断开的横线就叫作地(☷)。地也有三种变化,打雷的时候,大家感觉到地底下在动,所以地面下的变化是雷(☳);大地中的水脉形成河流,所以大地当中的变化,是水(☵),地上面的东西很多,但最醒目的是山,所以地上面的变化是山(☶)。

这样一解释,大家立刻就记住了:三条连续的横线是天(☰),天下面的变化是风(☴),天当中的变化是火(☲),天上面的变化是泽(☱);三条断开的横线是地(☷),地面下的变化是雷(☳),地当中的变化是水(☵),地面上的变化是山(☶),这就是八卦符号的来源。

现在我们知道,八个卦象代表的是地球上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但是这些事物太具体了,再进一步演化去解释自然万象,很容易被束缚。怎么办呢?

我们的古圣先贤非常高明,他们把这八种自然现象的特性升华提炼出来,用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xùn)代表风,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所以,八卦由原来的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变成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乾是健进的意思,而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健,《易经》称“天行健”,认为天是最有创造力的,刚健向上,永不停歇,所以用乾代表天。

坤是柔顺的意思,而地的特点则是厚德载物、深邃宽厚,它从不说话,从不抗议,懂得配合和辅助之道,所以坤代表地。

坎有坎坷、坎险的意思,分开看又是一个“欠”、一个“土”。人站在土上面会感觉踏实笃定,站在离了土的水面上,则会深陷险境,所以坎代表水。

离有离开的意思,这与火的特性密切相关。火一定要依附在别的东西上才能燃烧,一旦离开附着的东西,火就没有了。所以你看我们扑救森林火灾,首先会选择挖一条隔离沟,把火区隔离开来,使火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正是这种需要附着的特性,所以离代表火。

艮代表山,艮是让你适可而止的意思。我们爬山的时候,爬累了就要休息一样,不能一味硬撑,否则爬到山腰就累坏了,反而爬不到山顶了。而且爬山要慢,这样才能欣赏沿途美景。所以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震代表雷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打雷时,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最有趣的是把风叫作巽,因为风是无孔不入的,太阳还有照不到的地方,但风哪里都能吹的进去,而且风没有任何偏心,吹过的地方草都齐齐地向一边倒去。所以哪里都进得去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作巽。

泽为什么叫作兑呢?兑字加上个“心”,就是喜悦的“悦”字。想想看,当我们到清澈的池塘边,看到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树影倒映,是不是感到心情很愉悦。

通过上面的一番解释,相信你也看得出,《易经》虽然很古老,但它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八种特性正好配上八种自然现象,八卦也就获得了解释世间万物的强大能力。再后来,八卦经过周文王推演,排列组合又变成六十四卦,具有了更强大的解释能力。后面的讲读中,我们也会为大家讲解其中最有名的“乾卦”和“坤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