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1)

上节课喻建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山水画中“点”的重要性,以及用笔的方向问题。接下来,老师将按照点的不同分类来体现其在画面中的作用。

名家简介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2)

喻建十·1959年生,字九可。斋号不动容斋、小易简楼。

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学,1996年毕业于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底回国。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沧海遗珠“点”的用笔形状和组合方式

按照用笔的形状不同分为:圆点、方点、横点、纵点、组合点。

画圆点时,比较适合用秃一点的笔,其中揉(按)的点以圆点为多。

画方点时,用笔就要方一些,使画出来的点有棱角。

画横点时,把笔锋横过来,其中侧锋点、卧锋点都属于横点。

画纵点时,会有一个向下延长或向上延伸笔锋的拖笔动作,这个拖拉动作会使点的形态变长,在用笔过程中,要根据方、圆、纵、横的形状不同,来体会其用笔动作。

最后是组合点,组合点就是把不同形状的点根据画面需求画在同一个整体中,画杂树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组合点,因为画这种丛树就是为了取得画面的丰富效果、视觉效果。如有的地方需要揉,有的地方需要弹;画时有揉笔也有弹笔,有聚有散;有轻松的,也有厚重的。几种点结合起来,丛树郁郁葱葱的效果才显得丰富。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3)

喻建十课堂演示图1

按照点的不同组合方式将点分为连绵点、聚散点。

连绵点又分为纵向连绵和横向连绵。纵向连绵点多用来画地毯式的物象,如草坡、草原等,点连绵不断地排列,点的浓淡变化把草坡、草原茂密的感觉表现出来。横向连绵点即古人所说的“米点皴”,如米芾表现雨中山景的作品运用的就是横向连绵点。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4)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局部)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连绵点过多会容易产生平的感觉,因此就需要掌握聚散的节奏,这就要用到聚散点。聚散点即古人所说的 “攒三聚五”。意思是说,画面上的点不能单纯地沿着一条线去点,以避免给人平铺直叙的感觉,而要使点与点之间有聚散、有间隙、有呼应、有节奏。比如画石头上的苔点时要用聚散的方式,这样才能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但要注意区分山阴和山阳的苔点的不同。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5)

喻建十课堂演示图2

“点”的不同用墨方式

按用墨的方法可分为焦墨点、浓墨点、淡墨点、干墨点、湿墨点、渍墨点。

焦墨点,就是直接用墨点出来的点,没有经过蘸水,所以画面效果很浓重,画焦墨山水时经常会用到这种点。

浓墨点是稍微蘸水后点出来的点。焦墨点厚重但不滋润,相比之下,浓墨点看起来要稍滋润一些。

此时继续稀释,就变成了淡墨,点出来的点就是淡墨点。画远景的山或相对虚化的场景时会用到淡墨,淡墨看起来更轻盈、透亮。

焦墨点、浓墨点和淡墨点都是湿墨点,它的对立面为干墨点。干墨点就是把笔蘸干了以后挫出来的点,笔触里有飞白的部分。干墨点也有焦墨、浓墨、淡墨之分。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6)

喻建十课堂演示图3

渍墨点,也叫宿墨点,是用风干了的隔夜墨再加上水画出来的点,现在市场上有卖专门的宿墨汁。用宿墨画点会在纸面上渍出一个印,从而达到一种特殊效果,这也是我们在山水画创作中经常用到的。历代山水画名家中,将宿墨的作用发挥得最好的无疑是近代的黄宾虹老先生。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7)

黄宾虹《西海门图轴》

山水画中“点”的不同作用

按照点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物象点、结构点、关系点、氛围点。

物象点,就是在画面中代表具体物象的点,如近景的树叶、远景的树冠、山石的苔点等等,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可赋予点不同物象的意义。

结构点,多用在山石的折搭转换处,以达到强调物体形象、强化视觉效果的作用。

关系点,即用来连接此与彼之间的关系,或在画面上起强调或减弱视觉效果作用的点。

氛围点用以塑造气氛,它既不表现关系,也不表现物象,只是烘托一种氛围。这种点往往用在画面整理阶段,是统一画面的一种手段,石涛称之为“劈头盖脸点”。意思是,不管其是否表现结构、关系,还是形象,只要画面需要,就劈头盖脸地画些点营造理想氛围。也就是恽南田所说的“应有此一块,便应有此一点。”也有人把这种点称为“救命点”。意思是,如果一幅画完成了,可感觉画面还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画碎了、死板了、过于含糊了,画得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怎么办?用点来补救,让它形成一种氛围。这时,我们所顾及的就不再是物理的合理性,而是为了达到视觉上的满足、追求艺术上的合理。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8)

石涛《对菊图》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后,大家再欣赏山水画作品时,就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理解点在画面中的作用。首先思考它是不是表现树、苔点等具体的物象?如果不是,那是不是结构上的需要?如果还不是,那是不是为了表现物象和物象之间关系的衔接转换?如果再不是,那是不是为了表现画面上的一种氛围?如果有意识地从这几种角度去分析、把握,在具体创作的时候也从这几个方面去运用,逐渐就能运用自如了。

谢谢大家,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作品赏析

喻建十老师山水画作品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9)

《石险天貌分》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10)

《别有天地非人间》

本节回顾

☞“点”的用笔形状和组合方式

☞“点”的不同用墨方式

☞山水画中“点”的不同作用

下节预告

☞泼墨技法的不同类型

☞破墨需注意的问题

☞山水画的泼墨技法

喻建十山水画教程(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