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这句出自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经典台词深深刺痛了大多数人的内心并引起共鸣。治病对于众家庭而言,轻则积蓄全无,重则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在缺少治疗费用时如何通过有效途径获得救助资金?如何更好地做慈善?网络互助平台的出现成为人们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
2016年网络互助以“一人生病,万人均摊”的新模式理念在市场上大势崛起,其凭借着低门槛、低成本、高性价比、涉及面广等特性迅速得到了众人的青睐。众托帮、水滴、众筹等上百家平台顺势而生,17互助创始人曾说“最火爆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家平台成立”。在市场的推动下,网络互助平台成为互联网 保险领域最受资本热捧的项目。
可好景不长,2016年底,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相关部门开始对行业严厉监管,加法互助、她互助、全民保镖、齐心互助等众多平台纷纷倒下,行业由最初的热闹繁华逐渐归于平静。
浮华过后,回看行业身陷泥潭的背后起因
回看网络互助逝去的繁华之象,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不到一年的时间网络互助平台就达到120家,注册会员超过1000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11月,已有22家投资机构对网络互助平台进行投资,累计金额近3亿人民币。资本来势汹汹,平台和会员数量双双火速增长,网络互助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网络互助的繁华并没有持续多久,短短几个月内便迎来了噩耗。同年年底AABang互助、大象同舟会、蚂蚁互助等众多平台纷纷退出历史的舞台,甚至有的平台都没有度过180天的考察期。截止2017年,只有众托帮、抗癌公社等不到十家平台还在咬牙坚持,其他平台几乎全军覆没。那么,行业身陷泥潭的背后起因是什么?
一来,网路互助的出现被认为是在互联网推动下的新型保险,其以入门门槛较低、流程简单、传播属性强等原因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然而,不少投资者却以低额成本高保障为借口,借机圈钱。2017年央视公布350个资金传销组织名单中就包含YY互助、草根互助、WWW联盟互助、三盈互助等多家网络互助平台。随着网络互助众多平台非法集资、卷款逃跑等“金融骗局”相继被揭露,其社会公信力度大有所降,对市场的吸引力也大有所降。
此外,根据平台相关标准来看,能受到资助的用户范围仅限制在平台的会员中且患的病需要在平台规定的范围内才能获取资助资格,与纯粹救济的受助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网络互助平台拥有保险和公益的共同属性,但其既不是保险又不完全是公益,这样尴尬的行业处境也限制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来,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注定高开低走,难以为继。网络互助平台以均摊几毛钱的低投入和大病时最高可获得30万的高额互助资金等普惠条件,一进入市场就得到众人的关注。但平台对于均摊的次数没有具体限制,不固定的缴纳费用难以让用户长期参与其中。同时,平台缺乏有效的风控体系和监督体制,无法准确判断互助资金去向是否真实,难以有效规避互助资金被骗风险。
三来,资本热加快商业化,信任体系被软化。由于网络互助获取会员的成本非常低,再加上涉及到健康保障领域,市场认可度高且发展前景大,一经出现便吸引了不少资本家加入其中。不到一年,市场上就出现120家网络互助平台,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不少平台为扩大会员规模不惜降低平台门槛,用免收注册资金、抬高资助金额度等利好条件吸引用户,有的甚至夸大条件、虚假宣传,给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网络互助推出的“新式普惠保险”很快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但由于其缺乏相关的风控管理以及行业定位不明确,难以规范化。对于行业而言,创新运行模式仅是进入市场的一个切口,行业规范化才是网络互助平台持久性运作的重要过程。
行业迎来倒闭浪潮,众托帮是如何逆势炼成独角兽?
网络互助的热潮褪去后,行业进入暴风雨时期。除了2016年以前成立的抗癌公社、夸克联盟、e互助、壁虎互助等老四家和后来居上的众托帮等极少数平台还健在,数百家平台相继倒地。那么,像众托帮这类新平台是如何在逆境中逆风而行的?
一来,起点高,注册资金“足”。作为一家“新”公司,众托帮的初始团队起点较高,与互联网 保险的切合度也很高。其创始人是互联网专业毕业,多年以来对互联网有独特的见解,再加上其曾担任金融保险高管12年,多年经验使他熟知保险行业痛点。在资金方面,众托帮在创立之初,就得到了中科招商单双等著名投资人一亿元的天使投资,充足的资金让众托帮相关业务的展开得到有力保障。同时,投资方所带来的影响力也间接促进了平台的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7月1日众托帮正式上线,上线55天,会员数量突破百万;88天会员数量达到200万;2017年春节,会员数量已经超过600万,位居行业第二,估值30亿。且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9月30日其会员数量达到902万,位居行业第一,总互助金额为1192万。众托帮能在短时间内在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离不开专业团队的建设和资金的推动。
此外,众托帮还是行业中唯一一家以银行为资金托管方的平台。众托帮为了保证资金流动的公开透明性,将会员在平台上预存的互助资金全部交于银行托管,成功地解决了资金背书问题。在平台运营上,运营所需的资金由公司自有的资金来维持运转。同时,当会员所均摊的资金无法平衡互助的资金时,公司的资金可作为一个重要的补扣,以此确保平台的长久运转。
二来,以区块链加持技术建设,为信任保驾护航。信任痛点一直是平台与用户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透明公开性”、“去中心化”等相关特性能有效缓解平台和用户的信任关系恶化。2016年12月,众托帮携手区块链技术,用“心链”应用到公益领域。为受助者捐助的资金数量、去向、笔数等相关详细信息都可以在链上查阅。同时,众托帮还采用了智能合约,若信息真实,即可自动理赔,缩短审查客户真实性的时间,提高资助效率。
总之,众托帮加强风控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采用资金由银行托管外加“心链”加持,可以说是为会员安插了两道保护线。这就是为什么众托帮能够安全度过行业的寒冬期,并成为行业独角兽的重要原因。尽管众托帮躲过了行业的倒闭浪潮,但潮水消退后,新的“浪潮”也会再次来袭。
迅猛发展背后,众托帮荆棘密布
众托帮在短时间内火速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但其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隐患。
首先,助前调查费成双方最大的信任阻碍。在接受众托帮资助之前,受助的会员是需要先提交3000元的第三方审核费,经过审核成功才能获取资助。只要一展开审核,无论是否符合资助资格,这笔费用都是刚性支出,有去无回,这对于需要资金治病的用户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这样用金钱捆绑的信任操作模式,难免让人质疑是平台有意地收取服务费,更可能是平台盈利的一个借口。提交助前调查费也成为会员与平台相互信任的一道隔阂。
其次,商业化比较困难。众托帮创始人曾言,在盈利上,整个行业都还处于探索阶段。2018年5月,据非上市企业年报显示,众惠相互、汇友建工、信美相互这三家分别亏损6058.54万元、3106.63万元和1.69亿元。不仅这三大平台处于亏损状态,行业上的平台基本都还处于一个资金造血力不足的阶段。不少平台为了提升造血力,开始通过外接保险、电商等衍生品来补充血量。而众托帮的衍生业务主要是通过国药集团、春雨医生、三家医院等合作,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然而,这些业务本身竞争激烈又缺乏创新性,众托帮通过开展衍生业务所得的“蛋糕”并不大。
最后,资金线流入单一,平台运行难以持久。众托帮现阶段的资金净流入主要是来源于会员的资金流动,平台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运转也跟会员所均摊的费用息息相关。假设会员数量不再随着时间的推行继续上升,若会员的患病比例上升,平台的流入资金能否可以有效支付每一笔互助资金,也成为平台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总之,众托帮助前资金的存在留下了影响平台与会员间的信任隐患。同时企业的盈利难,也难以吸引新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并向平台注入新的资金。就目前处境而言,众托帮想要杀出一条新路还是比较困难。但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挑战层出不穷,众托帮靠什么奇招脱颖而出?
网络互助行业的寒冬期还未过去,行业的挑战依旧存在。众托帮作为行业中的一员也同样面临着不少挑战。那么,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众托帮该如何巧妙化解困难?
一方面,展开多元化平台业务,保障平台高效运转。众托帮虽已开始外接一些业务,但效果并不明显,要想通过衍生业务实现盈利还需要继续砥砺前行。一来,通过连接保险、广告、微店、咨询等更多新业务,打造网状资金链,保障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平台运转;二来,继续挖掘新的会员,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全面提高平台的综合业务能力。
另一方面,调整受助运行模式,高效运转互助。审核费的存在虽说是众托帮对互助资金的一种风险监控方式,但也间接“挑拨”了会员与平台的关系。众托帮可通过升级审核模式,以此来降低或是消除审核费用。同时,在资助资金分配情况上,企业可根据患者生病花费的资金进行补贴,依旧以30万为界点,避免出现“生病赚钱”的情况。这样既可以把慈善做得更有意义,又能减少会员的分摊金额,让平台的互助资金得以高效应用,普惠更多会员。
总而言之,众托帮等网络互助平台的崛起,是普惠经济的产物。网络互助的发展路上有泥泞的沼泽,亦有平坦的地面,扎实稳走每一步,向明确的发展方向前进,才会有更好的未来。众托帮夹缝而生,逆势而行,会走向何方?又会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但对于众托帮而言,互助行业是百花争鸣也好,一枝独秀也罢,只有继续稳住身形,加固班底,才能抵御后面的风潮,开拓属于自己的下一片天空。
更多解读关注公众号ID:liukuangtmt,内容合作加sanche2017,本文首发韭菜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