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国乱世中,三国时期英雄人物众多,“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即便里面的很多配角,如果换一个时代,或许就能成为闪亮的主角!奈何“豪杰”太多,以至于他们“暗淡无光”或者“功绩不显”,乱石惊涛拍岸,刹那间,樯橹灰飞烟灭!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趣事加上自己的小小见解,而非真实历史,所以不要过多解读和较真。

首先为什么说“事后诸葛亮”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出自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二章。

典故出处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所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空留一生遗憾在人间!

马后炮为什么(真的是马后炮吗)(1)

客死五丈原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未出茅庐就已经知道天下三分,被称为“卧龙”,卧龙与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刘备当初三顾茅庐,从诸葛亮一出山,刘备便有了智囊团,四处流窜的刘备才有了后来的发展。我们普遍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包括著名的,空城计,赤壁之战,七擒孟获....但我们往往也对诸葛亮的大事上痛心疾首,比如,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包括赵云遗言喊的最悲壮的话“北伐,北伐”等,这些大事上都看出来好像确实是事后诸葛亮.........

尤其是失街亭,最令人痛心疾首,明明刘备死的时候就告诉诸葛亮,“马谡纸上谈兵,不可大用”可最后还是派马谡去,诸葛亮不放心,还让赵云带了五千精兵以防不测,咱们先说说街亭之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期是相当成功的,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损失了几乎全部的有生力量及战将,特别是在刘备死后,曹魏就认为蜀汉没人能打仗了,但是诸葛亮却进行北伐大出曹魏集团的意料,曹魏政权根本就没有想到,非常意外.主力防备都放在了孙权一方,而雍凉地区防备很少. 要是街亭换着赵云来守候,绝不会丢,可马谡偏偏丢了,以至于蜀国将领本来就少,含着泪斩杀了马谡,还有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我们先看图分析下

马后炮为什么(真的是马后炮吗)(2)

事实上,最后魏灭蜀也正是走的这条路,

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先取凉州,然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曹魏。

很多读者都会很气愤,为什么不让魏延带五千精兵试一下呢,成果了就厉害了,赚翻了,不成功,也就折损了五千兵马,跟北伐相比,损失的程度可以忽略不计,该以小博大的时候不敢博了,空城计倒是挺大胆,当然让妇女孩子先撤,自己一个人在城楼弹琴,司马懿一听琴声优雅不乱,必然是有诈,直接吓的跑了,从这也能反映出咱们中国人的本性赌性太多,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这个主要就是诸葛亮了解司马懿的性格,不敢冒险,不敢跟诸葛亮正面交锋,被诸葛亮给吓怕了,估计多次吓出阴影了,但是要是这天司马懿跟老婆吵架了,一生气男人一回,估计就没后续了,我说纯粹是,中国人的性格太冒险,老想买博500万的事,随便找个弓箭手,往城楼射一排弓箭,也行,生生的十万大军给吓退了.....无语。当然也有说空城计是假的杜撰的,是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把对方看透了,各自知道对方的图谋,因为这个时候司马懿还在跟着曹操干,唯一能跟诸葛亮抗衡的就是司马懿,曹操又生性多疑,只要诸葛亮活着司马懿就会受到重用,要不然根据曹操的性格和做的梦 三马同槽,估计早把司马懿给解决了,他们双方都猜透了对方的心思才上演了一出空城计,真是把厚黑学,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这个另说,有机会另当别撰。咱们还接着分析下诸葛亮的优势和缺点,蜀国的地理位置本身就不行,地处偏远,四川蛮夷之地,易守难攻之地,就像李白的蜀道难写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随便让他发展都不行,东吴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气候怡人,鱼米之乡,盐商和米的主产地,包括咱们看后来的清朝和现在江南一直都是富饶的地方,当然现在也是,所以出文人学士比较多,就像绍兴出师爷那样,吃饱了没事干,就写诗写文章,唐伯虎八大才子,都在这 .....

再看魏国,自古就有 得中原者得天下,北方一大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其实从地图就能看出来,因为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冷兵器时代,适合兵家发展,再一当时的魏国也人才济济,曹操虽生性多疑,但爱惜人才,只要是人才就有用武之地,现在也是,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怀才就像怀孕一样,只要有,早晚被发现,要是还没有发现证明怀的不够...... "

反观蜀国基本没有人才,就五虎上将,没有培养出来人才,五虎上将老了,他们的儿子可以培养下,新五虎上将也行,结果一个也没出来,结局都不是太好,有人说,诸葛亮小心眼,容不下人才,要不然关羽兵败走麦城的时候早出计谋啊,当然这肯定跟他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军师就应该统领全局的能力,这个也就算了,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时候,掐指一算,不好,被陆逊火攻了,这都看出来是事后,还有刘备死的时候交代,阿斗付得起就扶,扶不起就取而代之,当然先帝这么相信自己把国家托付自己取而代之有点过分,那只有肝脑涂地的辅助了,也就有后来的”出师表“,但诸葛亮可以把阿斗身边的小太监给清理掉,不至于自己在外面北伐,老被急招回来,原因被身边的小太监唆使,可以找点能臣辅助嘛,等等 .....

不好的一面先不说了,咱们书归正传,首先咱们的特点就是喜欢把人物给神话,认为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表,神人,神机妙算,就是不可能犯错,喜欢完美化,我们要真想把人物分析清楚就应该把人物还原化,生活化,因为孔老夫子也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个人就会犯错,我们不要神话他,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他也有犯迷糊的时候,不能把他捧得高高在上,神话他,要么功也是他,过也是他,爱的越狠伤的越深,不是有句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其实这个皮匠可不是随便钉皮鞋的人,是裨将,参谋的意思,相当于参谋长,副将级别的,三个副参谋的智慧加一块能定顶个诸葛亮,谁都不是神,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英雄的家乡无伟人就是这样,就像朱元璋当了皇帝,一问他的老乡,就会说,这不是当年的朱八八吗?当年放牛的时候还流鼻子呢,因为你看着他长大的就不觉的他神奇,神奇和伟大主要是后面传的光环,当把诸葛亮也当做常人来看待的话就会理解他犯的错误了。

诸葛亮在当时的蜀国就是智慧的最高代表了,不是不和大家商议,是在同一个时期在蜀国没有比他智慧更高的了,代表智慧的最高境界,有绝对的发言权,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蒋干,大家都知道蒋干中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是指周瑜假装泄露机密,让奸细蒋干中计,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

为什么蒋干会中计呢,他在同时期相较于其他人也很聪明,不是他笨,而是他的对手太聪明了,他跟周瑜和诸葛亮在智谋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何况连周瑜也都是既生瑜何生亮,遗憾含恨而去。

马后炮为什么(真的是马后炮吗)(3)

当然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不能被神话,所以每每打仗,诸葛亮都给三个锦囊妙计,万不得已打开一个,打了胜仗,丞相真神人也,败了,诸葛亮经常会说’此乃天意也“(这是搞笑)

把诸葛亮当成一个全面的人来看待就容易理解多了,是人就会犯错,也有心情不好,也有迷糊的时候,精力也是有限的,是人就有性格缺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就是太谨慎了,在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就料到了,耗也把诸葛亮耗死,从一个小事就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探子报”诸葛亮在军中事必躬亲,军中有仗着三十的,丞相必会亲自问之“每次吃饭就一小碗米饭,司马懿就大笑”少食多事,岂能久乎“。太小的事诸葛亮都过问,哪有那么多心思管大事,活活被累到吐血,所以以现代管理学来说就要学会列清单抓重点,分清主次,主要还是能干的太少,没培养出干部。

所以把诸葛亮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就会理解他了,已经干的不错了,把蜀国弄成这样已经很牛叉了,已经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至于是不是事后诸葛亮,谁又能那么全面的把握,人无完人,只要大方面做的可以,小的错误也是难免,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样,太谨慎的人,就不敢太冒险,一切都在你的把握当中又有多大的机会在呢,所谓”人有千算,天有一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样.......

马后炮为什么(真的是马后炮吗)(4)

(关注,后续精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