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历年中、小学语文课本,就会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事:很多经典作品其实都是被改过的。

以初一下册语文课本上的《口技》一文为例,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林嗣环,因为写得惟妙惟肖,所以躺在语文课本中多年。但看完原作就会发现,文中其实是删掉了“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这部分内容的。这种删减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样的内容确实不太适合孩子们读。

荷塘月色教学后记(荷塘月色口技入课本时都被改过)(1)

不只是古人的作品会被删改,现当代名家的作品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几十年前,这篇散文是被教育学家叶圣陶收录进课本的,当时“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类的文字是被删除了的,原因也是觉得不适合孩子们读。后来随着社会接受能力的提高,如今这句才又被重新加回了课本。

除了以上两篇经典做过修改,专家在选录经典名篇时,还会修改很多原作中的错别字,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眼尖的朋友会发现一个令人想不通的事:鲁迅的多篇文章有错别字,但入选课本时却一字不改?笔者随便给大家说几个鲁迅的错别字:

荷塘月色教学后记(荷塘月色口技入课本时都被改过)(2)

1、“纪念”基本都被写成“记念”,代表作:《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两篇作品都是入选课本的,按现代语文的标准,这确实是错别字。那为什么鲁迅当年会这样写?因为曾经这个写法是对的。古代汉字不多,所以会出现一词多义,翻看字典就能发现,“记念”确实有怀念、挂念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作品中被用得很多,李商隐、罗贯中、关汉卿都曾这样用过。鲁迅小时候是在私塾学习的,他的古文功底是极强的,所以一直习惯用“记念”二字,这是能理解的。

荷塘月色教学后记(荷塘月色口技入课本时都被改过)(3)

2、“戴银项圈”被写成“带银项圈”,代表作:《闰土》

“戴”和“带”的用法,也是小学语文就应该掌握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带银项圈”的写法是错误的。这篇文章写于1921年,翻看当时的很多文章都会发现,当时“带”的用法是极普遍的,很多同义字在当时都没有规定清楚。

荷塘月色教学后记(荷塘月色口技入课本时都被改过)(4)

除了这类错别字之外,鲁迅的文章中还有不少语法有问题的地方。虽然每一处问题,都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有的在当时就是对的,所以我们不能因此怀疑鲁迅先生的文字功底。只是现在如果还这么用肯定是要被当成错别字,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这些内容按道理是应该改动一下的。

就这个问题,一位教育专家曾公开向媒体说了句实话,原来一字不改是有苦衷的。这位专家名叫庄文中,是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人教编辑出版社主任,针对鲁迅文章的错别字,他曾无奈地表示:

他的作品要能改的话,一篇文章要改上百处,这不就改坏了吗?所以,一字不改,就在文章下面做注释。

荷塘月色教学后记(荷塘月色口技入课本时都被改过)(5)

看到这样的解释,原谅笔者不厚道地笑了。遇到鲁迅先生这样的文人,专家们也当真是没办法,这个原因用更直白的话说不就是“错太多,没法改”吗?不过笔者倒是很赞同庄文中先生的看法:

一方面,如果要改就不只是改错别字,还有语法问题,比如鲁迅长期用错“不但,而且”,“不仅,还”等句式。如果句式都变了,那全文的味道也就变了,这种情况下在文章下面加注释确实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荷塘月色教学后记(荷塘月色口技入课本时都被改过)(6)

另一方面,鲁迅的文章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好判断对错的。比如散文《秋夜》一文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虽然文坛名家们都认为写得极好,但就是有人认为写得有问题,这篇文章现在也是不少省市的语文推荐读物。那么这种文章要是改了,经典是否就被毁了呢?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综上,我们就能理解不改的选择是明智的。但老师在教鲁迅的文章时,还是要注意这些错别字,以免误导学生。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