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也是在朋友的安利下,入坑了《山海情》这部年代戏、农村戏。

看之前也问了一下看过的朋友,朋友们都说“你别问了,自己看一看就都清楚了”,那我就自己看呗,他们还不断地嘱咐我,“一定要看方言版本的,太有意思了”。

我想,农村戏也不就是那些带领群众致富之类的主旋律吗,或者像赵本山《乡爱》之类的,带着这个刻板印象我在前几天一个晚上就入坑了。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1)

然后,我就在某视频网站开始看了,因为入坑时间比较晚,一口气看了十集,中间没有快进,有些地方为了前后呼应,还回看了几次。

服化道

可以说,服化道绝对到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个年代基本上就那样。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的宁夏西海固,我的家乡也是农村,不过是东部的农村,上世纪90年代早已经不像《山海情》那样,至少比故事里面的场景领先十几年,但是,类似的情形在我家乡改革开放之初也基本如此。

茅草房、地窨子,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的家具,尘土飞扬,每个人都晒得黝黑,脏兮兮的。

细节见剧组的认真,也预示着成功不是白得来的。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2)

每个人的脸膛都晒成了高原红,当然是化妆的。

衣服,不论是男女的衣服均符合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女式头巾,不但是宁夏黄土高原这种风沙大的地方穿戴,那时候中国很多地方的妇女,尤其是北方的妇女,都带那个样式的头巾。

男士的帽子,当时也是那样,都戴帽子,以蓝色的、黑色的居多,如果谁弄顶绿色的军帽戴,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水花穿的袜子,细节,就是那个年代的花袜子。

还有鞋,女士的布鞋,男士的胶鞋,都对。

有些可以吐槽的地方,当然大家可以反驳。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3)

那种贫困地区、缺水地区的人的牙不应该那么白,要化妆一下。

还有头发,也不应该那么干净,如此缺水的地区,洗头洗澡这类的生活习惯太奢侈了,最起码道具也要把头发做的脏一些、乱一些。

还有里面建筑工地出现的脚手架和防护网,不是那个年代应该出现的样式,尤其是防护网,那个年代是没有的。

还有固定电话机,那个年代没有那样复杂按键的固定电话,我看好像还有日历和录音功能呢,这个道具准备得不对。

演员

不论是从主演还是群演,基本上没有什么瑕疵,一个是正午阳光选得好,一个是演员演的确实好。

说三个演员:尤勇智、张嘉益、郭京飞。

最喜欢尤勇智(原来叫尤勇,不知道为什么改这个名字,有点不习惯)的角色李大有,假仗义、小心眼、斤斤计较、口无遮拦,有时候又好像仗义执言的典型老农民的特征刻画的入木三分。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这个角色我可以套入我们村里很多人的身上。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4)

张嘉益就不用说了,他饰演的马喊水也对他以往的形象有所突破。尤其是他当官不为民做主,自己顾自己的那些细节的刻画。还有他对妹妹(也就是尕娃的妈妈)嘴上说不留情,实际上全心全意的照料她的细节的演绎,非常符合很多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5)

郭京飞也有突破,演个支边干部,整体不错,对自己有突破。这个角色设定是为了推进剧情发展,角色本身无亮点,郭京飞演的还不错。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6)

语言

用方言来对话这个是本剧的最大亮点之一,我也看了普通话版本的,毫无感觉,没有代入感。

我看有些评论在评论演员们说的方言是否正宗,这个大可以不讨论。没有所谓正宗的方言。就是宁夏方言也是有很多种,你说哪种是正宗的。北京话就一种吗,当然不是,二环以内胡同的、各种大院的、昌平的、通州的、延庆的、密云的、房山的当然有很多差别了。

所以神似就很不错了,不要追求形似,那就有点吹毛求疵了。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7)

方言有助于角色刻画、剧情推进、观众共情就可以了。虽然说很多主要演员都是西北地区人,那西北方言多了去了,肯定有差别,无所谓正宗。

观众要的是那个味。何况很多演员也尽量按照剧组的要求努力学习方言。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8)

郭京飞说的福建味普通话我觉得有点加戏,可能是顺应最近一些年各种作品里对福建普通话的调侃。我接触很多很多福建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说那种味的福建普通话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完全是文艺作品杜撰出来给放大的。这点我非常不喜欢。

姚晨说的福建味普通话还可以接受。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外派干部都是官场精英,受过各种训练,包括语言训练,还有明知道要支援宁夏,肯定派一个能够讲话能够正常沟通的干部去的。可能为了剧情的需要吧。

感情线

什么戏都要有感情线。

农村戏也不例外。

得福和麦苗的的感情戏基本是贯穿本剧的,但不是主线,符合农村剧的特点,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脱贫致富、吃饱饭、生活的好一点才是主要线索。

导演也试图把麦苗的感情变化描写的曲折一些,我认为处理这些,或者加这些篇幅和本剧的主旨有偏离。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9)

生活条件变了,眼界变了,诱惑多了,等这些引起感情变化的因素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男女的身上。

没有必要花比较大的篇幅,有点画蛇添足。

最后吐槽一点

整部戏对福建工厂部分讲述有点多。

我个人觉得要体现福建的对口帮扶作用。

郭京飞、姚晨、黄觉饰演的帮扶干部和专家身上多着墨一些就够了。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10)

没有必要花比较大的篇幅展现女工在福建的工作状况,有点跳戏。

不知道剧组怎么想的,可能有资本、投资方的要求吧。

后记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大结局,很多写手和所谓内部人士已经把结局内容放在了网上,我认为大家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都别太在意,还是看剧吧。

就是从现在观众的角度和业内操作的习惯来看,23集的电视剧,有点短了,我也觉得是。我想以电视剧拍摄的素材,剪成40、50、80集都没有问题,但是正午阳光剪这么短,背后肯定有原因。

山海情各演员结局(山海情从服化道)(11)

站在我们观众的角度来看,紧凑不拖沓,要是连续看中间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现在,我已经把这部戏安利给我所能认识的所有朋友,希望更多的人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