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1)

刘箴俗(1901-1924)终年23岁祖籍陕西户县。幼年丧母的他曾随父在西安卖羊血为生,1913年报考易俗社,因面黄肌瘦而被社长薛卜五据之门外。后,孙仁玉慧眼识珠,将他收下,并给他起艺名刘箴俗。刘箴俗不负恩师厚望,聪慧加勤奋,一代秦腔“神童”就此诞生。关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著名戏剧家梅景九的赠诗做了最为准确的描述:“生小十三上舞楼,窈窕身似女儿柔。只因一曲青梅传,到处逢人说慧刘。”1921年,他到汉口演出,轰动三镇,甚至有评论家将其与梅兰芳、欧阳予倩相提并论,誉为“北梅、南欧、西刘”。

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2)

黄金花(1923-1953)终年30岁 女,第五代“活周仁”(在秦腔《周仁回府》的演出史上,涌现了七代“活周仁”——李云亭、刘毓中、雒秉华、赵集兴、黄金华、任哲中、李爱琴。)黄金华是秦腔早期的女生角,也是须生、小生两门抱的女演员,须生戏有:《哭祖庙》之刘谌,《辕门斩子》之杨延景,《四进士》之杨春,《五子魁》之高怀德等。她的小生戏有:《周仁回府》之周仁(她演的脚本叫《周仁献嫂》),《凤仪亭》之吕布,《蝴蝶杯》之田玉川,《软玉屏》之丁守梅,《白玉楼》之张彦,《辕门射戟》之吕布,《二度梅》之梅良玉,《杀狗劝妻》之曹庄,《渔家乐》之简仁同,《拷寇》之陈琳等。

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3)

李应贞(1937—1970) 终年33岁 秦腔女演员 陕西榆林人 唱腔委婉清丽,扮相俊美秀逸,表演自然活泼,感情真挚奔放,在《白蛇传》里扮演的白娘子、《游西湖》中的孙蕊娘、《游龟山》中的胡风莲、《窦娥冤》中的窦娥等脚色,都演得十分成功,获得观众的好评。1952年获得西北文化部颁发的演员甲等奖,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参加戏曲舞台片《火焰驹》的拍摄,扮演丫环芸香,表演优美精彩,1959年参加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京汇报演出,并巡演十三省区。

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4)

苏蕊娥(1931—1967),终年36岁 秦腔女演员,工旦角。出身于梨园世家,为著名秦腔生角演员苏哲民之长女,爷爷苏长泰是秦腔须生行当之名流。她扮相俊美,表演生动活泼,特别是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童声奶气,甜润娇嫩,清脆浴滴。其独特的韵味,满腔满调的演唱,听众赞称“听她的戏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被誉为秦腔的“坤伶皇后”。代表作《斩秦英》、《夜逃》、《柜中缘》、《打金枝》等。

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5)

胡屯胜(1958——1995),礼泉城关镇东关人,小生演员。为秦腔表演艺术家任哲中弟子,并在任哲中的推荐下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步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就在任哲中辞世后的第76天——1995年4月24日,胡屯胜也撒手人寰,年仅37岁。

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6)

马平民(1898-1946)终年48岁 秦腔演员,工丑角。号和亭 乳名平儿。原籍永寿县人,随父来西安, 马平民一生于易俗社,获丑行大师之誉。因月薪只有几十斤土面的待遇,生活困顿不堪,家中仅有一个小女,也无力抚养,民国三十五年(1946)穷困一死,死后仅存一件破旧棉被,时年四十八岁。

秦腔名家生平简介(英年早逝的秦腔前辈名家)(7)

苏育民(1917-1966)男,终年49岁 秦腔小生兼须生,秦腔“苏派”创始人。又名三意,号勇三,原籍陕西商县,生于西安市。三意社创始人苏长泰三子。 自幼跟随其兄苏哲民学艺,十四岁即离开学校随三意社跟班学艺。期满后演出《花亭相会》、《五郎出家》等戏,受到好评。民国二十六年,出任三意社社长,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达二十余年,主理社务,兼任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