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理解每天一练(高考语文每日一练)(1)

每日一练(三)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提到青蒿素,很多人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疟疾,不少人 认为青蒿素只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除此之外对其他疾病并无作用,事实真的如此吗?

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 是错的。40多年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团队还发现,( )。除了治疗红斑狼疮外,青蒿素还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法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慧团队首次发现了双氢青蒿素抗癌靶点和 敏感人群,为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而发展抗癌功效。

近来还陆续有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如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今年2月报告说,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琥酯能有效缓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器官 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蒿素会被发现出更多功效,更好地造福人类。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乃至 当然 潜伏 衰弱

B. 乃至 固然 潜在 衰竭

C. 甚至 固然 潜伏 衰弱

D. 甚至 当然 潜在 衰竭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B. 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效果独特

C. 双氢青蒿素具有独特的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的效果

D. 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有独特的效果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而发挥抗癌功效。

B. 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癌功效。

C. 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发展抗癌功效。

D. 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进而发展其抗癌功效。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初唐书法的四大家里,褚遂良是个神奇的存在,他的学书经验和艺术实践对今天的书法人来说,有示范作用。书法之外,①___________,尤其能辨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真伪。据说真品、赝品在褚遂良的眼中就像黑与白,毫无疑惑。但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有人喜欢,②___________。褚遂良的书法亦然。喜爱褚书的人称赞他“瘦硬通神”,而批评者则认为他用笔轻细或少自然,或许这些评价都有其道理,但显然都是基于评论者个人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这些来自于别人的评论有助于欣赏者理解、欣赏和学习禇书,但重要的是③___________。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据了解,目前各部门正加快部署新一轮生猪稳产保供新举措,确保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两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12月19日,商务部表示,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向市场投放4万吨中央储备猪肉,后续将根据市场的情况,适时加大中央储备肉的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同时,指导地方视情投放地方储备肉,与中央储备肉投放形成联动效应。此前两天,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将增加生猪生产,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对有关项目的支持。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两节”期间,择机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还将增加猪肉进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家 (节选)

巴 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

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了。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敲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好,我给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张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话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反复说“一个花样又来了”,凸显出荒诞的迷信闹剧逐层加深,最终将情节推至“捉鬼”的高潮,同时又表现出觉慧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B.克明教训觉慧“你要明白事理”,将“迷信”和“事理”画上等号,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富于讽刺意味。

C.面对理直气壮的觉慧,陈姨太无力反驳,“敷衍般地”“满面羞容”写出她极力维护长辈尊严的困窘,“扭着身子”传神地刻画出“姨太太”的特点。

D.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深刻的矛盾冲突,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在守旧的长辈与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7.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8.巴金在《<家>初版代序》中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到滁州任上半年,治理地方大有成效。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宏伟气势。

B. 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 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暗示自己心境,含蓄深沉。

D. 这首词思路层次分明,步步深入,风格豪放,表现出作者胸有天下的襟怀气度。

10. 前人评价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词中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酒遣怀,抒发思乡爱国之情。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为君王所不察,为小人所诬陷后,人生走投无路,内心陷入极度的苦闷失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1. D 2. A 3. B

【1题详解】

乃至:连词,连接两个以上的词、短语、分句,表示递进关系,指明范围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要以接上“于”。甚至:强调程度跟“乃至”相同,但说成“甚至连”时表示更加强调,可以说成“甚至于”、“甚而至于”。可用于口语。此处说的是人们对青蒿素的误解,有程度上的强调意味,应选“甚至”。

固然,强调事物的本来面貌;当然,侧重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通常是不言而喻的。此处是说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很明显是错的,应选“当然”。

潜伏,动词,隐藏、埋伏;潜在,副词,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此处是说“敏感人群”,应选“潜在”。

衰弱:(身体)不强健;(事物)不强盛。衰竭: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减弱。此处说是外伤因此器官生理机能极度减弱,应选“衰竭”。

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前文“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括号中主语应是“双氢青蒿素”,排除BD项;结合后文“除了治疗红斑狼疮外,青蒿素还……”,可见括号中应该陈述其对治疗红斑狼疮的效果,C项,“独特”应当强调“效果”,且表达不如A项简洁,排除C项。

故选A

【3题详解】

原句存在两个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应为“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二是搭配不当,“发展抗癌功效”应为“发挥抗癌功效”。两项修改都正确的是B项。

故选B。

4. (1). ①褚遂良还精鉴赏 (2). ②就有人不喜欢 (3). ③欣赏者要有自己的审美判断

【解析】第一空,结合上文“书法之外”和下文“尤其能辨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真伪”“据说真品、赝品在褚遂良的眼中就像黑与白,毫无疑惑”,此处应当填写褚遂良还精通鉴赏;

第二空,结合上句“但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有人喜欢”,以及下句“褚遂良的书法亦然。喜爱褚书的人称赞他“瘦硬通神”,而批评者则认为他用笔轻细或少自然……”,可见此处应当填写就有人不喜欢;

第三空,结合“这些来自于别人的评论有助于欣赏者理解、欣赏和学习禇书,但重要的是”,此处应当强调欣赏者要有自己的审美判断。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特别“两节”期间要“保供稳价”。各部门正加快部署生猪“稳产保供”新举措。根据市场情况,投放储备肉。

【解析】这是一则新闻材料,导语部分很能够涵盖主要事件,因此结合导语中“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目前各部门正加快部署新一轮生猪稳产保供新举措,确保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两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可筛选出关键信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两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各部门正加快部署新一轮生猪稳产保供新举措”,可结合这些整理出答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特别“两节”期间要“保供稳价”。各部门正加快部署生猪“稳产保供”新举措。根据市场情况,投放储备肉。

6.【答案:B】 克明并非“笃信封建迷信”,他是个有知识的人,实际上并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7. (5分)

①“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是因为觉慧在家庭中地位辈分低,对于“捉鬼”的抗议本来没有人听他的话;

②“大获全胜”是因为觉慧凭借勇气和坚定的立场,最终结束了这场闹剧,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捉鬼。

③更通过痛骂揭穿了陈姨太、克明虚伪的“孝顺”和觉新的糊涂懦弱,使他们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面前感到愧悔。

8. ①第一代人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被一个愚昧无知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示了“家”必定走向衰亡;

②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过着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无法阻止“家”的崩溃;

③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揭露传统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家庭制度。 (共6分,每点2分)9. B

解析:B项,“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词人在楼上远眺,一是寄希望于南宋朝廷,二是面对中原感到痛心不已,虽然东南可以苟安一时,但是不可以忘记北伐中原的大业。故选B。

10. 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①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人民安乐,作者感到欣慰。②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③自信之情。看楼下车马如流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和平安宁。

11. (1). (1)浊酒一杯家万里,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3). (2)忳郁邑余侘傺兮,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 (3)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

【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勒”“忳”“侘傺”“锱铢”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