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

总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以“一核领三区”为发展基础;

集航空、高铁、城铁、地铁、高速等于一体,

打造建设一座连通全球,生态宜居,智慧创新的现代航空港大都市。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1)

高铁会展城片区

规划面积:约为26.23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丝路门户 双港中枢;引领中原、服务全国、联接世界的临港型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规划结构:以东西向贯穿整个地块的城市发展轴线为主轴,以商贸会展中心、站前商务中心、及总部经济、科创研发两个发展节点为核心,形成“一轴、三片、四心、四带”的总体规划布局

规划定位:中原城市群的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汇集地;郑州大都市区的丝路门户窗口和跨国科创建设平台、航空城的空铁经济中枢和产业服务中心

规划范围:北至迎宾大道、南至毫都路、东至青州大道、西至滨河东路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

双鹤湖产城融合示范片区

规划面积:约为62.61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加强产城深度融合。

规划结构:以双鹤湖中央公园为中央创物绿谷核心,以公园东西两湖面为节点,联系北翼创业生活绿洲、南翼品质生活绿洲、东冀高效生活绿洲,形成“一谷、两湖、三翼、四带”的总体规划布局。

规划定位: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规划范围:北至渤海大道南至南海大道、东至冀州路、西至京港澳高速公路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3)

空港核心片区

规划面积:约54.08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 :建成以郑州机场为平台、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协同高效的航空货运生态体系,成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综合)枢纽,航空货、客运吞吐量进入全球前列,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源。

规划结构:以航空客运中心为核心,以东西向迎宾大道为发展轴线,布局航空运输、航空物流、航空制造和维修、临港服务、对外贸易等功能,打造 “一心一轴六区”的总体规划布局。

规划定位:全球货运枢纽、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航空物流改革创新试验区、中部崛起的新动力源

规划范围:西至华夏大道,南至金陵大道,东至滨河西路,北至远航路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4)

国际科教创新片区

规划面积:约为2.92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国际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地 生态可达高质量公共空间、创新高净值产业的新高地

规划结构:以沿滨水及北侧绿带形成环形蓝绿慢行休闲带,以特色步行街道及林荫道形成纵、横向两条 景观轴,串联体育公园、国际社区及科创综合体

大板块,形成“一环、两轴、三板块、多节点”的规划结构。

规划定位:“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教创新园区。

规划范围:北至纬一路、南至洞庭湖路、东至徐州路、西至经一路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5)

园博生态城片区

规划面积:约为21.30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为实验区提供综合服务和智能技术的现代服务之城,国际示范作用的生态有机之城,构建未来城市健康发展模式的品质宜居之城。技术创新 功能协调 交通绿色空间开放 景观共享

规划结构:以园博园为核心,以商务贸易为主的缤纷天地、娱乐休闲为主的乐活天地、创智文化为主的创意天地、科技服务为主的科技天地为次核心,构建有机生长的总体结构,形成“一核四心,三区多园”的总体规划布局。

规划定位:引领城市健康发展的生态示范区、推进中原城市群产业提升的创新先行区、提升实验区活力品质的绿色样板区

规划范围:北至滨河东路规划仓储四路、南至祥里路一和睦路、东至翼州路、西至梅河路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6)

北部城市核心功能区

规划面积:约为22.76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北部城市综合性服务区的核心功能区,航空港实验区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门户。

规划结构:以南北向城市公共发展轴及东西向片区功能联系轴为轴线,以领事馆核心区及公共服务核心区为核心,形成“两轴、双核、多片区”的空间结构;双轴发展,双核引领;城绿交融,多片协同。

规划定位:开放型枢纽领事区、国际化共享服务核

规划范围:北至巢湖路、南至蒸都大道、东至豫州大道,西至梁州大道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期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