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维的诗只让我选一首读的话,我一定会选《山居秋暝》。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经常去参观书法绘画展,在参展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中,以唐诗为题材的作品,王维的这首诗,是最常见的题材,可见这首诗实在是太有名了,先看全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标题需要解释的只有一个字,就是暝(míng):指日落,天色将晚。以人的生物节律和情感节奏来说,黄昏这个时段是一天之中最引人诗思的时辰,比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比如白居易的:“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再比如杜甫的“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即便王维,前面讲过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黄昏。向唐诗里去找,黄昏时节,诗人们的诗作尤其多。
(诗意图)
秋天时节,诗人在山里居住,此时的王维已过中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终南山下的辋川有王维的别墅,他长期生活在这里。说起这个别墅,其实最早就是原来那个人品不好的诗人宋之问(见前面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一篇的作者介绍)的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山林风景陶醉,他给裴迪写信说: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铜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南坐,憧仆静默,多思囊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文人们携手月下赋诗的生活)
辋川是王维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没有辋川就没有王维一系列的诗作名篇,他在这里过的是怡然自得的生活,与山间僧人来往,深夜独行山间小道,与好友相携赋诗,听闻深巷犬吠与钟声相和……这些都是王维感知的自如和完满,他享受这里的生活,这首诗只是众多的辋川诗里的一首。
王维有另外一首五言绝句《鹿柴》,开篇也是“空山不见人”,也以“空”字打头,但那一篇既是绝句,当然体量小,紧跟着诗人就说“但闻人语响”,山里不是没有人,而是因为山间林木太过茂密,掩盖了人们的痕迹,乍见山林,暂时看不到人,我们一定也有这样的体验。这一首诗是五言律诗,比《鹿柴》体量大,但诗人同样以“空”字开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完全只写时间和情景,却暂不写人。初秋的傍晚,山间刚刚下了一阵雨,山雨初霁,空气清新,天气稍稍有点秋天的凉意。这里的“空”字历来为人称道,其实后面诗中还要写人的活动,但开篇却以空字起首,诗的空灵意味顿生,诗人隐居生活的意味也由此点出。读罢这两句,秋天傍晚雨后安静的山景就在眼前了,空山是静景,新雨是动景,动静结合。接下来,诗人接着写安静的山景与动态的物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月光静静地通过松间的缝隙照射下来,山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静静地流淌。仍然是动静结合的。王维的诗读诗大部分能让人想到景象,过去人们说王维是诗人兼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我们来想,他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摄影师,这简直算得上一段小电影,青松间明月朗照,白石上清水静流,多么美妙的动态自然风景啊!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远处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歌声笑语,哪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水上亭亭的荷叶忽然动了,那是渔人们的渔舟顺流而下。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间,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纯良的人们,一切清净而美好。与上一联相连,这一联也是写景,只不过,上一联纯写物,这一联开始由物及人。两联结合来看,事物如此美好,人事如此和谐,面对此物此景这等山水这等人,此时的诗人眼中心中,山已不空,心已不空,诗人的心中非常满足于当下的生活,他自然而然想到了官场人心的尔虞我诈,自然想到了仕途经济的污秽不堪,他不禁要问自己,眼前这一切,这不正是我追求的生活吗?这两联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情在景中,景促情生,情景交融而不露痕迹,写到此处,诗人已经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思想情绪代入了景物之中。
紧接着,诗人的情绪终于表达了出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当世界的春天与人生的春天已然过去,秋天的美好静静地到来,不如就跟随季节安静下来,过自己安定的隐居生活吧。这里的王孙其实是自指,反映出诗人与世不争,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王维此诗,写景动静合宜,写情,情在景中,诗人的情绪和隐士感慨不露痕迹地融在了秋日黄昏的山林景色之中,这实在是情景交融的美妙诗篇。
(【唐诗闲读】之17,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