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微课教案------猪八戒学物理

密度知识应用说课稿(猪八戒学物理密度微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密度作为物质一种特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密度知识也是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必要基础。密度概念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探究物质质量和密度关系的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等,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是理解密度概念的基础,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意义,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与反思、合作与交流。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密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的多样性,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工具: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水、盐、铁块、铝块。

教学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物质密度的方法

2、学习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意义及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学习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密度

2、理解密度的意义及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约5分钟)

(1)导入部分(约30秒)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物质很容易区分,直接用肉眼就可以区分,比如木块和铁块。而有些物体不能用肉眼直接区分,比如铁块和铝块,但可以根据他们的质量来区分,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质量大的是铁快,质量小的是铝块(此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区分,比如:看他们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微课教学部分(约4分钟)

密度

新课教学

一、怎样识别物质

1、引入: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物质很容易区分,直接用肉眼就可以区分,比如木块和铁块。而有些物体不能用肉眼直接区分,比如铁块和铝块,但可以根据他们的质量来区分,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质量大的是铁快,质量小的是铝块(此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区分,比如:看他们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但是还有一些物体,比如书上的这些物体,我们用上述的方法都不能区分。黄金与铜条看起来差不多,用肉眼无法区分,也不能用比较质量的办法来区分,拿在手里不知道是金条还是铜条,也不能用磁铁来吸引的办法来区分,因为无论是金条还是铜条都不会被磁铁吸引。

请同学们猜想用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他们来?

2、实验:(分组进行)

猜想与假设: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给学生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试让他们比较区分出哪一块是铝块)

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起质量是否相等?

(给学生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试让他们比较区分出哪一块是铝块)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从以上两个猜想出发,取不同物质的物体做研究对象,并选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分别测出他们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取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做比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体验合作的精神。第一大组做第一步,第二大组做第二步,第三大组做第三步,让每个大组的同学都有测量固体密度的经历。

1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

2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的质量和体积

3分别算出铁块、铝块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

各小组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交流与合作:(课后进行,可布置为课后作业P122)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2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或相似?

3表中有一个栏目“单位”,你是怎样填写的,能说出他的意义吗?

4现在你可知道两杯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哪个质量大吗?

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符号:

3.公式:

4.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5.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作业:

1.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  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与质量有关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2.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截取一段后,它的(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密度也变小

C.体积和质量都变化了,密度也变化了

D.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案: 1.A 2.A 3.D

四.教学反思

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来看,这堂课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1、教学设计与学生学情和认知水平不太吻合,设计不够严谨细致,学习台阶铺设层次性针对性不强,尤其是中下游学生,这节课学得很不轻松;2、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存在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听得被动的现象,启发诱导不到位,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练习反馈面不够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