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怎样度过一生的(从梅有知音到)(1)

大多事物的文化内涵往往来源于“望文生义”。

小小的蝉,因为其富有神秘色彩的一生和表面显示的生活习性,给人带来许多联想,被人们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脱壳成蝉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脱壳后飞到高高的树上,以露水为食(古人认为),可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比美,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品性高洁者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推崇。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蝉蜕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虞世南也赞其“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因为喜欢和推崇,所以蝉成了许多艺术品中的主要形象。

蝉是怎样度过一生的(从梅有知音到)(2)

一、蝉佩、把玩、艺术摆件等丰富的内涵

因蝉性高洁,所以人们往往用玉雕成玉蝉,作为帽佩或腰佩,取其居高食露,精洁可贵之意,又含一鸣惊人、腰蝉(缠)万贯之意。

因为蝉在世间寿命很短,但入土后又能生还,出土生羽,所以,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象征精神不死,渴望亲人重生。

有人还借蝉幼虫出土、蜕壳、生出羽毛一飞冲天的过程来表达脱胎换骨、羽化成仙的欲望。

蝉是怎样度过一生的(从梅有知音到)(3)

二、与梅、竹、足等结合在一起,表达特定的精神内涵

梅与蝉都是高洁品性的象征,但二者不出现于同一季节,人们常常把蝉雕在梅花之上。暗示高洁难得,也通过谐音表达知音难觅(梅有知音,没有知音)的意思。

蝉是怎样度过一生的(从梅有知音到)(4)

蝉也称“知了”,蝉与竹、足等雕刻成艺术品,主要利用其谐音,表达“知足常乐”的精神内涵。

蝉是怎样度过一生的(从梅有知音到)(5)

三、其他内涵

与蝉有关的成语很多,含义也各不相同。

因蝉能够脱壳化羽,一飞而去,故有“金蝉脱壳”,并延变成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意思以假像掩盖真相,巧妙逃脱。

因蝉能连续变化,不断生长,故有“蝉联”一词,意为连续获得某项殊荣。

因秋风起,蝉声渐消,生命不长,故有“噤若寒蝉”之说,意为害怕而不敢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