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头条号《论一个戏迷的自我修养 》)
我曾经和戏友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
行家们说: 学戏最好认准一个流派认真学,不要一会儿学张派,一会儿学梅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程迷们有与众不同的困惑。
我们喜爱的程派,与他派不同,程派派中有派。
迟小秋,张火丁,或者刘桂娟,她们都是程派,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演唱风格,同一出戏,同一个唱段,唱腔设计也有差别。比方说《锁麟囊》中同样的一段《当日里好风光忽觉转变》,你学了迟小秋的,你到票房去玩儿,人家的武场乐队只会拉张火丁的!你又必须回去练张火丁的,回去一听,嘿!细节大不一样,从头学起!
张火丁教授
虽然都是程派,但是学起来,就像一个新段子一样,还要和脑子里已经学会的演唱惯性做斗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迟小秋的韵味,生生掰回张火丁的,你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兴冲冲到票房跟着乐队用张火丁的伴奏唱,戏友听完,说:怎么还是有点像是迟小秋呢?
您会说,你喜欢谁就跟着谁学呗,干嘛一会儿张火丁,一会儿迟小秋呢?这是程迷的另外一个难处,我们平时自学,网上的伴奏五花八门,不是我们想学谁就可以一直学谁。我跟着迟小秋学了一段《荒山泪》,回头想找伴奏带录音,却发现,好的伴奏只有张火丁的!如果你想录制,只能重新学张火丁的。
到后来,如果我想学某个唱段,只好先到网上找伴奏,发现一段音质清晰的、内容完整的伴奏,再开始学这个唱段,最后把学习成果录制下来,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也是戏迷学习的乐趣。
现在网上的京剧伴奏,制作来源不同,品质参差不齐。有的简单到就是某个琴师自己录制的,一把胡琴而已;有的是用技术手段,把专业演员的演唱进行消音处理,消音也不彻底,原唱还是若隐若现,是伪"伴奏"。真正好的伴奏,就是戏迷们的福音了,往往碰到这种专业级别的伴奏,我就特别珍惜,卯足了劲儿认真学习,然后录制下来,享受一下业余选手和顶级乐队合作的乐趣。
我在某K歌网站,发现的一段最让我欣喜若狂的伴奏,是《玉堂春》的那段反二黄《崇老伯他说是冤枉能辩》,是迟小秋的唱段。这段伴奏,异常优美华丽,迟小秋迷人的声线,醉人的韵味,真是如瘾琼浆,欲罢不能,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这个唱段,最后录制下来,听着自己的声音,配合这么绝妙的伴奏,真是老怀畅慰。
迟小秋《玉堂春》
程派的伴奏,据我长久以来的观察,张火丁老师的优质伴奏比较多,不太了解这其中的道理,是专业演员对这种伴奏有控制吗?有版权限制吗?或者就是火丁老师强大的群众基础,造成网络上强大的供求市场?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也开始主要学习张火丁老师的唱段。
回到文章的主题,先学习迟小秋老师的唱段,然后再学张火丁老师的唱法,可以吗?容易吗?能唱出不同的韵味吗?
我自学程派大概有三年的时间了,迟小秋老师和张火丁老师的唱段,都学习了几段,我也就斗胆谈谈我的体会。
我认为迟小秋和张火丁老师这两位,想要学习她们的韵味,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发音的位置。迟老师的发音位置比较后,比较深。感觉声音从喉咙深处,一直贯穿到头顶。火丁老师的发音位置没有那么后,是经过口腔共鸣后再到达鼻腔、头顶。
第二个问题,是声线了。这两位老师声音条件非常不同,小秋老师嗓音宽厚,深沉;火丁老师的声音介于闷嗓和明嗓之间,有一种磁性的软糯的迷人的韵味,如果你想要模仿学习她们的唱段,一定要有意识地调整你的声线。
第三个问题,是共鸣音的调整。小秋老师音域宽,听起来胸腔共鸣,头部共鸣,和她的口腔共鸣都比较多。火丁老师,比较讲究口腔、鼻腔的共鸣。学火丁老师,重点找嘴型、舌头的位置,调整口腔共鸣的音色,在此基础上,往上找鼻音,额头音。
第四个问题是切韵,归韵的不同。观察两位老师的演唱,她们的口型大不同,侧面了解她们的咬字,唇、齿、发音、切韵的方法和力度是有差别的。小秋老师被称为"迟标准",她的每一个发音每一个吐字都是学问,照着学就是。学火丁老师,注意嘴型不要太大,她齿音漂亮,一七辙非常讲究,切韵也非常清晰,韵头、韵腹、韵脚都非常分明,归韵也有她的特色,这都是学唱过程中,可以明显区分的,这种口型,归韵的区别,也是她们演唱特色的区别。
第五个是口型的区别。这个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有一次用火丁老师的录像给自己制作了一个音配像,观察火丁老师的口型,自己也调整,发现声线和唱腔有了不同的味道。后来自己学习,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小秋老师口型比较大,火丁老师口型比较小,这也是她们之间的不同,这个不同,对声音、声腔是有影响的。
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是她们的气息运用,如果你想学得像,就要研究她们唱段内在的呼吸的规律,她们到底怎么用气,是"送",还是"推",是"储",还是"偷",都是她们的绝活儿,她们的与众不同的韵味,和她们对气息的运用大有干系,你把这个研究明白了,就真正学到她们的一二了。
以上只是一些大概,具体学习起来,如果你能模仿她们的声线,找到类似的共鸣特点,唇齿舌的力度位置控制好,气息也能学个大概,基本上也等于抓住她们的特点了,每每学习两位老师的唱段,就要努力抓她们的特点,尽量往她们的特色上面靠拢,但是能否就能唱的比较"好",就是一个难以定论的事了,技巧有了,韵味却不是容易得到的。京剧其实是一种浸泡式的学习,要日积月累,才能让那些"字儿" "劲儿""味儿"浸淫到你的骨子里,你才能真正地成为它的"知音"。
虽然说了很多,但是就算我们明白许多唱戏的道理,要达到那个标准还是很难很难,听一个专业演员的唱段,你听500遍,还是能听出你需要学习的东西,最高最美的那座山就在那里,我们就是穷其一生的努力,也摸不到山顶的那朵云彩,这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没有十几年的流血流汗的训练,戏迷和专业演员之间,永远隔着那座最美的大山。
我们所说的学习,其实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修养,我们喜欢,我们有,就很好了,到底有多好,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