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山东民谣,原本是电影《红日》插曲。2007年,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到达绕月轨道后,在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遥远太空向地球播放了一组由全国人民选出的歌曲,其中第一首就是这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鲜为人知的是,这首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与孟良崮脚下的一个小山村有着深厚渊源。
1957年,曾亲历孟良崮战役的军旅作家吴强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等三次战斗为主线,用纪实与合理虚构相结合的笔法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日》,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的故事。小说一出版便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部队官兵的喜爱。1960年初,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将《红日》搬上银幕。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二部大型战争故事影片。
一部题材宏大的主题电影,一定要有一首同样经典的歌曲映衬。按照“既要反映出孟良崮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又要反映出解放军战士热爱家乡保卫家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基调,词曲主创人员通过深入生活体验进行了创作,最终将其打磨成现今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谁不说俺家乡好》。
歌名和歌词中的“俺”,是山东特别是沂蒙山区代表性方言之一。战争题材影片对于场景的真实性要求很高,为了再现孟良崮战役激烈壮观的场面,电影《红日》剧组来到孟良崮进行实地拍摄。因此,这首歌与生俱来就有着浓厚的沂蒙山基因。
当时拍摄条件非常艰苦,剧组住在一所破旧的小学校里,床是用课桌拼起来的,高低不平,又有缝隙,稍微胖一点的人翻身时倘不小心皮肉便被夹在缝里,早上醒来一身血印子。瘦子也睡得不踏实,骨头碰木头,第二天浑身都疼。对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剧组演职人员来说,磨砺还不止于此。
由于那个年代沂蒙山区生活条件还比较差,一碗棒子面粥、一碗地瓜干和一个不大的馒头便是一天的伙食,演职人员常常工作到半夜还饿着肚子。为了解决食物供应,他们一度自己动手在“片场”附近种植茄子、萝卜等生长周期相对短的蔬菜。此外,拍摄期到了盛夏,室外气温高达40度,但由于拍的是冬天戏,演员还得穿着大棉衣、打着绑腿布,忠实还原战斗着装。拍完戏,演员们的内衣都被汗水湿透了。而且《红日》拍的是宽窄两个银幕,每个镜头都要拍两次,演职员为此都得受“二茬罪”。在烈日下,许多人都虚脱,甚至晕倒在片场。尽管拍摄过程又苦又累,但大家都没有丝毫埋怨,想到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烈士们,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拍好这部影片,要对得起这些革命先烈们。遇到难拍的镜头,许多人都抢着上。
电影《红日》公映后,那段烽火岁月,连同影片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传遍大江南北。可惜的是,在交通和通讯不便的那个年代,孟良崮下曾亲眼看着影片拍摄的村民,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成片。剧组撤离后的山村,一如往昔平静。
《红日》逐渐成为经典影视作品,为了纪念拍摄电影时的那段难得经历,当地把剧组进驻和拍摄过的小山村改名为红日村。
这个直线距离孟良崮主峰仅两公里的小山村,一度因为交通闭塞在发展道路上掉了队。甚至在2015年时,村里还有三百多家贫困户。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正如歌曲中所唱: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丰收的歌声响四方、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近年来,在当地各级党委政府扶持之下,红日村已经摆脱贫困,村民既可以到镇驻地上的工厂或企业打工,也可以依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搞高效农业种植,还可以借助当地发展起来的樱之崮景区从事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
(部分素材节选自《党史纵览》2009年第2期“电影《红日》诞生记”一文,作者:袁成亮)
齐鲁壹点记者 邱明 通讯员 张圣虎 匡秀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