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沉浮、荣辱、否泰,字字相对,却在对立的范畴内可以转化,具有相反相成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情感语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情感语录(老祖宗智慧水满则溢)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情感语录

聚散、沉浮、荣辱、否泰,字字相对,却在对立的范畴内可以转化,具有相反相成性。

事事总无绝对,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正是因为这些偶然亦或者说必然,造就了许多美妙的错误和风景。

老祖宗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下半句是“自满则败,至矜则愚”。人无完人,谁都有糊涂的时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语教导后人,道理就在那里,学不学、能不能学会则是自己的事。

今天,我们便来解读这句俗语,细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义,为人处事,中年人不妨一看。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语出《周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昃,太阳西去。盈,满也。太阳到了日中,便会渐渐西去,月亮满月后,便开始出现残缺。没有什么长盛不衰,最多只是盛极一时。

《易经》云:“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谦,谦卑也;“卑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人要学会谦卑,唯谦卑,才能受益,才能有始有终。不知谦卑,骄傲自大,如满水之容器,过满则溢。

山中一寺院,小和尚下山挑水。小和尚心想:挑一来回一次不容易,一定要多挑一些。于是两桶皆灌满,挑装满水的大桶走在上山路时一不小心踩进小坑中,桶中之水洒了大半。

老和尚见后安慰小和尚说:你再去挑一次水,只装一半便可,但要在回来的途中,多看看周围的人和事,欣赏一下山下的风景。

小和尚依命行事,这一次他只装了半桶水,走在路上,看看周遭的风景,有人、有山、有水,欣欣向荣。不知觉间,小和尚忘记了肩膀的酸痛,恍惚中便回到了寺庙中,结果水一滴未洒。

不知满,不仅会“溢、亏”,还会忽略掉世间的诸多风景。人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贪婪的内心一直蠢蠢欲动。

但凡有个机会,不去狠狠赚到赚上一笔,怎么说都对不住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忽略很多人和景色,如对家人的陪伴、朋友间的交情等。

子曰:“知足常乐,不知足常怨”。很多时候,当我们贪婪进取时,往往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全部,此时便不知足,想着还要更多,就会怨天尤人。

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观念、一种人生的态度,活得知足,才能活的轻松。事事不放下,事事全贪恋,殊不知世间之事大多遵循“守恒定律”,有得到,就必然有失去。福祸无门,惟人自招。

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语出《景行录》“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自贼者忍”,意思是:人太过自满就会失败;放不下架子,总是端着,是愚蠢的;内心邪恶残暴的人,表面上往往极会隐忍。

人不该自满,目中无人便违背了“人外有人”的朴素真理,没有谁可以屹立于终点,大多数都是只在路上,驻足不前,自言自说,只会徒增笑话。

曾国藩深知“谦卑”之道,其当官期间升迁极快,十年便连升十级,到达正三品大员。照此速度,封侯拜相,理所当然。

但是从曾国藩的家书、以及他的为人可以看出,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小心谨慎中度过的。

三品大员后,轿子要由蓝色换为绿色,轿夫可增加两人,可曾国藩除了增加两名护卫,仍乘坐蓝轿。后来曾国藩又升官了,轿夫需增加四名,但曾国藩依然拒绝,一切照旧。

曾国藩,是清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拒绝。

世人一直在学习曾国藩的为官之道,甚至说他的行为符合厚黑学,又举出大量论证,其实,为人处世,在于一个“谦”字。

曾国藩在曾在家书中写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自满、自矜”,自以为风光无限好,孰不知“只是近黄昏”罢了。

结语

俗语:“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者败,自矜者愚”就介绍到这里,还是那句古话:道理全在书上,做人却在书外。

人生路上免不了顺境、逆境,逆境时莫慌,曾国藩曾说:“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认真做好当下事,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顺境时莫傲,须知“水过满则溢”,把握尺度,才能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