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学界,司马迁、司马光大名鼎鼎,堪称史界双星。对此,史学界有“千古两司马”之说。那么,这两人之间有什麽关系?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人心目中的疑问。

司马迁: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司马迁一生耿介孤高,发奋著史。他为史取材广泛,态度严肃认真,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历时14年,最终写下了旷古绝今的史学名著《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光: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宋神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在这段悠悠岁月,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一说今山西河津)人。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取名光。司马光曾经官居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死后被追赠追赠为太师、温国公。

司马迁出生在西汉,司马光出生在北宋。两人祖籍都是晋南,出生前后相差一千多年,先后写出了旷古绝今的史学名著。那么,这两位史学巨星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们还是从司马之姓来看看。

在中国古代,司马之姓出自西周宣王时期。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因攻占徐国(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他的子孙中有一部分以地为姓称程姓。

对此,《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受封于郇(近山东省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在对淮夷的作战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封地改在咸阳附近的程邑。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以后,其子孙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官职-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司马氏世典周史。

春秋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去周适晋,司马氏开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司马蒯聩,司马昂,司马错,程昱,程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其后也。

史载,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个用剑大师叫司马蒯聩,此人在司马氏一个大宗族内做食客,他的曾孙里有个叫司马卯的,楚汉相争的时候,曾做过赵国武信君的将领。秦朝灭亡后,司马卯被项羽拥立为殷王,在河内地区定都。西汉开国后,河内地区就成了河内郡,他的家族被安排到一个县里定居。他的孙子(叫司马楷)曾经做过地方太守,此人的第六世孙子叫司马钧,东汉时在军中担任显职。司马钧的重孙就是司马防,这个人汉末时是洛阳京兆尹,他的儿子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孙子篡位,灭亡了曹魏,建立了西晋,后来司马家族的人遭到多次屠杀,后人逃亡各地,有的还改了姓氏。

根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司马迁和司马懿的始祖是相同的,都是周宣王时期的程伯休父,程伯休父在当时官拜大司马,因战功被封在程邑,程伯休父长子仲庚的后代以司马为氏,次子仲辛的后代以程为氏。

司马迁出生在西汉,本来是掌管书籍的一个官员,却因为李陵辩白,结果被汉武帝施以宫刑,于是他发奋写书,而后就有了我国史上最重要的史书《史记》。司马迁受了宫刑以后,还是有后的,他有两个儿子,不过因为父亲犯事后,为了避祸,老大改姓冯,老二改姓同,俩人都去了现在的陕西夏县避祸,后人也定居在那里。

《宋史》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三国时期,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其中司马懿为第二子,而司马孚为第三子,也就是说司马光是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后代。因此,司马迁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最多也就同宗而已。

司马光和司马迁是不是俩兄弟(史界双星司马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