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延龄老生先在《中国和阗玉》一书中是这样对和阗(田)玉定义的:和阗玉是玉的精英,中国道德的象征。古人奉为宝物,称之真玉;今人作为国宝,谓为国石。中外专家学者非常崇拜,誉为世界软玉之冠。
唐延龄何许人也?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1957年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在基层埋头苦干几十年的地质工作者,撰写了《新疆的宝藏》、《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中国和阗玉》等多部专注和40多篇科技学术文章,并由此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本篇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对准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一一唐朝,看看大唐帝国发生了哪些与和田玉有关的奇闻趣事?
梦回唐朝,我们不能不说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一一武则天。她是唯一一个将女皇梦想变为现实的女人,虽然最后结果不怎么好,被李隆基抄了家,但就因为这个“唯一”,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帼国女英雄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唐延龄老先生说了,爱玉是中国人的天性,特别是昆仑山上的和田玉更是备受推存,帼国第一女英雄当然也不能例外。
大家看看上面这张图,在华厦红山文化研究协会的网站中刊登了一篇文章:《唐代武则天和田玉松石鎏金四神兽双凤铜镜》,上图便是此文论述的主角。就文及文,通过阅读上文,至少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上图这面镜子为武则天当年所用;二是这是一件绝世孤品;三是这件绝世孤品是近年来从国外赎回来的。如果不是这篇文章所载,只是这枚铜镜祚然出现,你会做何感想呢?
首先看看铜镜最外面的8块和田玉,雕刻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头神兽各一对。不述其意,单看雕工,栩栩如生,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中间对应的8只象桃心一样的和田玉,雕的为双凤图案,雕工更为精湛,宛若金缕玉衣,令人叹为观止。从图像的分析便知,用此镜的一定是个女人,哪个女人能用雕刻4只神兽镇八方的双凤玉雕铜镜呢?再从整体上看,铜镜布局严谨合理,颜色纯正亮丽,盘面大气端庄,特别是十六个用和田白玉雕刻的怪兽双凤浮雕,将铜镜的魂一托而起,可谓神来之笔,尽显帝王气象。
惊讶之余,感觉到了这枚铜镜的魂在慢慢向我靠拢一一虽然上图显示的只是铜镜的背面。 正面是现实,背面才是历史。这历史带着时代的烙印、时代的魂!这魂里带着高贵、典雅、富丽和神圣向我们袭来,仿佛让我们走进了大唐帝国的富丽与辉煌,感受到了大唐帝国的壮美和神圣不可侵犯! 惊讶之余又是气愤!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重量级国宝都跑到了国外?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就有150万件之多,真是惊天憾地啊! 在镜子面前,每个人都是一面新的镜子;在每个人的面前,镜子又成了一个人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写照!记住这面镜子吧:让千年一叹从此变成欢笑美颜;记住这面镜子吧:让我们在辉煌与屈辱的历史变迁中警钟长鸣;记住这面镜子吧:中国人受欺凌、受屈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说完武媚娘,再叙叙杨贵妃。在史料中有一个关于杨贵妃与和田玉的故事。炎炎夏日,人们总能看到贵妃口里含着一块和田玉。据说这是贵妃的个人爱好,因为贵妃身体丰腴,到了夏天容易冒汗上火,口含白玉是为了清热解暑。唐玄宗为博美人含笑而不失仪态,就让太医想出了这一千古秘方,让工匠打造各式和田玉含片,真可谓:风流才尽博一笑,哪管征途堪国忧啊! 把含玉解暑说成是贵妃的“爱好”,未免是强人所难了。谁愿意整天含着一块玉东跑西颠,若不小心吞到肚子里,那可真要去跟“皇帝”老儿做伴了。不过,贵妃的含玉解暑一说,让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和田玉的保健作用,发现了和田玉的商业经济价值,却是不争的事实。 随后出现的玉枕、玉垫、玉褥等用于保健的玉产品在市场上大量涌现,加之唐朝经济高度发达,各类玉产品很快就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初步确立起中国古代玉文化行业产业的雏形。据史料记载,隋唐至宋朝,妇女用镯子装饰手臂已很普遍。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都清晰地描绘了戴手镯(古称臂钏)的女子形象。这不仅仅限于宫廷贵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热衷,这是只有到了唐朝才能看到的盛况。
世移时移,大唐盛世到了天宝元年,开始走下坡路了……李白曾被召入皇宫为杨贵妃写了两首曲:“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又云:“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玉北倚阑干”。李白在诗里用了两个“玉”字,其中一个“玉”字是我替诗仙换上去的,不知“诗仙”写此文的时候,是不是已经预见多年以后玉郧消香的残局,但透过李太白的诗,隐约能感到诗人对唐朝政局腐败颓废的悲凉! “玉郧消香”与玉何干?何干的是那些把玉当作“物”挥霍无度的人们!不信你去看看那些从地宫中出土的玉雕、玉器,不但没有腐朽之气,而且个个熠熠生辉,卓尔不群,星若灿烂!不管世势如何变换,和田玉的魂是永存的!当唐诗遇上了和田玉,和田玉的魂又带上灵动、思想和浪漫的桂冠,玉魂与诗魂有时合而为一,天地共鸣,有时又独领风骚,吟奏盛世华章。
和田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东西部文化进步交流的纽带。什么是“化干戈为玉帛”?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这就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例证。杜甫诗云:“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怨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朝廷万匹罗”。这里的玉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玉魂在此赋予了内敛、希望、和平的曙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闪烁着人类追求和平与美好的光芒!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韦应物的《咏玉》,真乃字字珠玑,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好一个“至宝无文章”,再多的语言已成累赘。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情与意,在大唐盛世的超级画廊中集遗拾珍,与和田玉再来一次亲密碰撞吧!这种碰撞能唤醒沉睡的高山,能寻回眠灭的良知,能激活生命的爱意和自由的灵光……
2021.7.7 于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