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就是“节日”的氛围淡化了许多。步行街上往年此刻汹涌的人群没有了,各种商家营造的圣诞元素和圣诞气氛也淡了许多,尤其是在网上看,一些商铺里放的歌,也有过去的各种西方圣诞歌曲,变成了那首“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的《万疆》。
其实不光是平安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曾经泛滥的洋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那些被冠上“凡尔赛”、“约克郡”、“塞纳河畔”、“英伦城邦”名字的小区,被改掉了洋名;阿迪、耐克等国际运动大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安踏、李宁、鸿星尔克步步蝉食;陈漫、《雄狮少年》、《尚气》这帮以西式歧视性审美诠释中国人的文艺作品,被全网痛批,曾经在外企员工流中行的“Linda”“Mike”洋名,以及中国中夹杂几句英文的交流方式,也由过去的高大上象征,沦落为网络群嘲的对象。
很明显,中国在文化上,正在经历一场去西方化的“清退”。
而这种变化,也让一些右派公知着急跳脚,他们认为这是历史倒退,是中国重新走向封闭保守,并痛心疾首的认为,这么搞下去,最终会让中国回到改革开放前,甚至退回到鸦片战争前那种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状态。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如果只是从表面上看,洋文化的退潮,似乎确实有这么点意思。但如果真的剖开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中国要逐渐清退西洋文化?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中国当初为什么要引入西洋文化。
我们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而唯物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根据这个理论,所有的文化问题,归根结底其实都经济问题,对文化的态度,归根结底其实也是以经济为基础,为经济服务的。
我们都知道,西洋文化在中国的重新传播,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都是被当做毒草禁绝的。但改革开放之后,形势就掉了个个儿,从基本不存在,到相当程度上泛滥成灾。
对这种变化,很多人直接将其解释为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的西方思想入侵。这个解释本身没错,但没有触及根本。
当时我们之所以在文化上放开,默许甚至纵容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甚至泛滥,其实也是出于发展经济的考量:
一方面,我们中国必须通过为西方打工的方式,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之所以要改革开放,就是要融入到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当中。通过承接西方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完成原始积累。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面对一个巨大的BUG: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采用中央集权制度,我们构建于世俗化基础上的中华文明体系,与构建于基督教文化基础上的西方文明体系是南辕北辙的。
这巨大的差异甚至敌对,使得我们的改革开放,或者说我们为西方打工的想法,要想在实践中获得成功,面临内外两大阻碍:
外部,西方对我们抱有天然的敌意,既不了解,也不信任。担心我们不守它们制定的规则,不能按照它们的想法和安排来老老实实当打工仔;更怕养虎为患,培养出又一个苏联。
而在内部,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坚守阶级斗争理论的教条式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认同中华文明的国家民族主义者,都不能接受我们向西方深度学习,参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经济循环,给西方打工,出卖廉价劳动力当血汗工厂的发展模式。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化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这种困难不仅存在于经济基础层面;上层建筑层面,无论是内还是外,也都有强大的保守力量,随时可能阻碍甚至中断这种历史进程。
那怎么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
对西方文化的引入,其实就是其中的重要办法之一。这种引入,可以极大程度的加强东西方交流,消除中外隔阂,既可以降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门槛和障碍;又可以增强西方对的信任,强化他们投资中国,接纳中国的信心;同时,建立在繁荣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它们在国内的流行,能有效培育出强大的支持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从基层瓦解松动秉持教条的保守政治和文化势力的社会能量。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在国内的普及甚至一定程度的泛滥,也有利于东西方,尤其是中美经济捆绑的成型。毕竟不管我们怎么释放善意,但东西方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天然隔阂甚至对立是无法消除的,所以除了,直接的文化上交流互通,我们也需要紧密东西方的经济捆绑,打造一条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经济纽带,以确保我们能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秩序中生存并站稳脚跟。
而这条经济纽带的构建,除了通过给西方打工当苦力外,让它们在中国市场赚钱,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果实,同样至关重要——毕竟光打工当苦力,说白了还是我们有求于它们,这层关系中,它们是占据绝对主动的——这意味着我们会被他们彻底拿捏死;而如果能让它们分享一些中国经济的发展果实,在中国市场直接赚到钱,这个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上,我们跟它们进行政经博弈时,就有了筹码,不至于完全被动——这一点在改革开放早中期倒是不太明显,但是到2010年代,随着中国实力越来越强,东西方矛盾越来越严重,中国市场之于中美经济捆绑的作用就越来越明年。
而西方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赚钱,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甚至是主要助推器——毕竟西方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也就那么多,至于其他的,随着中国制造的发展,绝大部分中国制造跟西方在产品力方面其实差距越来越小。但是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大大增强了西方产品在中国的竞争力和溢价。所以间接也起到了帮西方在中国市场攫利,稳定中西经贸捆绑的作用。
消除中西政治隔阂、维护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应该就是过去几十年,默许甚至一定程度纵容西方文化在华传播的逻辑。
其实这个说的容易,但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一旦度控制的不好,苏东剧变就是前车之鉴。但幸运的是,依托中华文明强大的底蕴,再加上中国政府堪称优秀的操作把控,这种西方文化入侵始终保持在整体可控状态,既助力了改革开放,又没有让西方借此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图谋得逞。
那么,为什么过去几十年对西方文化的这种包容甚至放纵,在最近逐渐变成了清退?
最直接的促因,就是中国的原有开放格局,或者说美国主导的既有全球化格局,已经逐渐玩不下去了。
其实如果按照中国自己的意思,它还是愿意继续这么再玩一阵子的。
但问题是美国不想了。几十年玩下来,中国越玩越强,从以前的一穷二白,到现在坐稳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和全球最大工业国的宝座,今年GDP估计也将达到美国的近80%——再这么玩下去,不出十年美国经济总量就要被中国超过。
所以美国现在要遏制中国——而且将反华作为对外的第一要务。
这意味着中美经济的逐步脱钩已经不可避免——美国要将产业链移出中国,要将中国制造从美国乃至西方市场上清除,逐步切断中国与自己乃至西方的经贸联系——甚至即便这种行为,会给自己的经济运转带来麻烦,导致美国企业和资本丧失中国市场,也在所不惜。
既然美国已经下了最后大的决心,也在逐步的推行,那中美经济脱钩,从长远来看将不可避免。
同时,西方能传授给中国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一方面,人类现有的高科技——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吃干抹净,这其中绝大部分中国都已经消化,还没消化的那些尖端品种,美国也封锁限制,摆明了不会给咱们。
另一方面,西方也没什么更多知识能教我们——什么西方人文社科知识,几十年下来该学的早就学完学透了;何况现在来看,美国那一套经济逻辑已经明显玩不下——08年就整出了个次贷危机,不出意料明后年还要整票更大的危机出来。反倒是咱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出的一套,充满了生机活力。至于科技知识——现在连美国中国的理工科留学生都不怎么收了,净只收些文科、商科、艺术类——把留学当做生意赚中国钱的同时,还给中国培养出一大批真本事不多,脑子倒被洗了不少的隐患。
鉴于这种东西方,尤其是中美脱钩的大趋势,鉴于西方综合价值的下降,中国其实也没必要再容忍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肆虐泛滥——你的文化已经不再先进,承载你文化的实体也越来越没落,甚至越来越反动,我容忍你干嘛使呢?
当然,如果仅仅就是这个原因,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逐步清退,还带有太多的不得已。是属于在美国新冷战阴影下的被动性应对。但除此之外,其实这种调整,更大程度的,是中国的一种主动性战略布局。
公知右派在评论这种西洋文化清退时,最大的攻击点,就是认为这种行为代表着中国与世界的脱钩。但这里面一个最大的逻辑BUG在于:什么叫世界?这个世界的概念和范围是什么?
很明显,在公知右派的语境中,世界就是西方。所以中国的文化去西化,就是与世界说拜拜。
这个观点,搁在过去其实也没错。虽然世界不只是西方,但主流秩序——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确实都是由西方主导。它们以自己为中心,构建了全球秩序和体系,其他国家不管主观上愿不愿意,都必须围绕这个秩序和体系——如果不从,朝鲜、伊朗、古巴就是下场。
但问题是,这种秩序,只能够代表过去和现在,并不一定代表未来。西方=世界,这个等式是建立在西方实力足够强大,不存在挑战者基础上的。如果西方不再强大,并且有了其他能够构建秩序的势力,那西方和世界的这个等号,还能够成立吗?
明显不能!
而从趋势上来看,未来这个等号,很有可能不能成立。一方面,西方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全球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已经迫在眉睫,不出意外明后年就将爆发,这个过程中,整个西方,包括美国在内,都有可能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强势崛起,在一定范围内具备了构建新世界秩序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会随着接下来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东西方实力此消彼长,而有一次骤然加速。
既然未来西方与世界不再能划等号,那中国的去西方化,又怎么能叫与世界“脱钩”?
相反,这不仅不是脱钩,而是重构。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也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就是高层近年屡屡提及,现在正在逐渐兑现的“百来年未有之变局”。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其实并不是与世界脱钩,而是与世界关系的重塑——由以前的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逐步过渡为构建我们自己主导的世界。
由融入改为构建,由参与者变为主导者,这才是接下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本质。
理解了这一层,我们的文化去西方化,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要打破西方,尤其是美国对全球秩序的垄断,构建自己主导的世界,那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首先,需要有强大的实力,此外,还要尽量缩小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的综合实力差距,甚至反超。最后,还要争取更多的海外影响力,构建中国主导的经济秩序。
那么,怎样才能满足这些要求:
首先,我们要建立强大的经济内循环。毕竟自身实力强大才是构建新秩序的根本。
而构建经济内循环怎么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尽量多用国货,在内部市场打造生产—消费的完美闭环。
要打造这个经济闭环,就要多用国产,少用进口——所以我们拼命搞芯片自主,拼命搞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除了怕被卡脖子外,也是就是希望未来减少这两类进口大宗的比例。
当然,芯片和新能源主要是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去拼。但大众消费品,主要就是文化问题了。
其实在大众消费品层面,国货已经具备能够实现对进口商品替代的能力,二者产品力没有本质差异,(就算差的,只要溢价起来,中国其实也能做),差的只是品牌力。而品牌力又跟文化溢价息息相关。西方文化的强势,在很大程度上,间接拉高了西方消费品的品牌溢价。所以只要西方文化影响力下来,国货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这是稳定自家内部基本盘。而在打造中华经济圈,拓展海外影响力和势力范围,同样需要文化的助攻。
我们前面说了,文化溢价是商品品牌溢价的重要支撑。
这一点在韩国商品在华兴衰就很明显——韩国商品其实整体而言产品力真的很差劲。但在韩流盛行那些年,明明很普通很一般的韩国商品——不管是现代、伊兰特的车,还是三星的手机,甚至低端的要死的韩国清酒,都能在中国让人趋之若鹜,甚至卖出相对高的溢价。
这就是文化影响力的功劳。未来我们要打造中华经济圈,在世界范围内抢夺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市场,那必然少不了文化影响力的助攻。而要把文化影响力输出到海外,首先就是得把自家的文化自信确立起来——如果中国人自己都还在崇洋媚外,中国人自己都对西方文化高看一眼,那又凭什么让东南亚、非洲、中东这些地方的人认为中国品牌比欧美品牌更好?
所以,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先让中国文化在境内取得针对西方文化的优势,让中国人自己先树立文化自信,那接下来,才能随着中国企业和中国人的海外经营和活动,将这种理念和认知传播到全球。
这就是清退西洋文化的逻辑。随着国家的硬实力发展,我们已经逐步具备了在相当范围内,打造中国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正在逐步兑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给中华经济圈的构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既然内外部硬条件都在成熟,并且马上就要进入一个加速期,那么这种时候,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也要跟上这股形势,让它成为中国主导世界秩序的助推力,而非拖油瓶。
这就有了我们近两年的西方文化清退。而清退西洋文化只是第一步,清退的同时,我们接下来还要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打造出更多的优势文化产品,让中国文化不仅获得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推崇,并且在未来,一步步的在世界范围内,树立高端大气有档次的印象。让文化和经济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护城河;成为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建造师!并在最终,让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实现从“融入”,向“主导”的进阶和涅槃!
而文化战略,只是中国“重构世界”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等其他领域,中国也明显开始了准备和绸缪。而这些领域的重构,比文化重构的影响更直接,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更加明显。关于这部分内容,若有兴趣了解,关注云石,云石君下一节中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老云原创2155节。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持续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