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兼艺术与实用器于一身,形态各异,各有千秋。在玩壶界有这样一句流行语: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

今天带来的就是纤秀若美人的摹古「朱泥小思亭」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1)

浓缩版思亭 纤秀美人

思亭壶,脱胎于梨式,清丽之余更显卓雅纤秀。

古谓佳器似美人,观此壶仿若女子款步而来,聘婷曼妙。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2)

这把思亭壶不同于常规的是,在一般容量大小的基础上,做的更小,更精巧。

一把壶,做小的难度远比做大难。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3)

一般的思亭壶容量在120ml左右,而这把壶,容量仅有80ml左右,更加轻便小巧,特别适合冲泡白毫银针等高端茶品。

泥料佳则骨肉匀

美人在骨不在皮,泥料佳才骨肉匀。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4)

这把壶采用原矿朱泥为原料。

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高。加上又做的是小款,成品率更是不高。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5)

红,原为艳色,但陈腐多年的老味却使其收敛,色赭红深沉,细腻如脂,褶皱自然。 泡养愈久,光泽则愈发温亮。

所以这把朱泥思亭壶,美人骨像上更多了几分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矜持。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6)

茶桌上的“小美人儿”

思亭,本为人名。姓陆,清代初期的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与孟臣、逸公、君德等诸家均为制壶好手。

所以坊间有“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的说法。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7)

这把思亭壶最妙的地方在于,虽是小款,但整把壶的“度”都把握的恰到好处。

从钮及底,从鎏至流,曲线变化贯通纵与横,是谓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8)

三弯流嘴,弯嘴曲上如孔雀长颈,精巧灵动,出水时又如孔雀流霞,刚劲有力。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9)

肩腹的过渡、流把的配合,极富韵律。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10)

壶身上窄下宽,可以包容粗大的茶叶,上紧的造型,聚香效果好。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11)

思亭壶声名之盛,追摹拥埠者不胜枚举,但能做出其韵致的却是不多。

这把小款思亭壶,精巧纤秀,骨肉俱佳,是茶桌上难得一见的“小美人儿”。

思亭朱泥(朱泥小思亭骨肉俱佳)(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