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扈廷相

老王炒花椒(老王的麻烫)(1)

本文作者扈廷相

老王的麻烫

文/扈廷相

老王,名叫王俊生,祖居孟岗乡大王庄村。少时在开封学餐饮,学成之后在开封开了个麻烫馆,生意兴隆。上世纪40年代初,日寇强渡黄河,开封沦陷。他携妻带子来到孟岗集,租赁门市,重操旧业。

初来乍到,老王夫妇不改城市人的装束,穿戴时尚,在这小集镇鹤立鸡群,一看就是耍手艺的利落手。

生意开张了。门市里油锅沸腾,香气氤氲。老王站面案制作麻烫坯,妻子把锅口为麻烫定型。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尽显汴京“老师儿”的风采。他的大圈麻烫色香味形俱佳,比原先集上一家卖的小圈麻烫强了许多。来买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觉得老王的麻烫好,品尝起来开封风味,拎着串亲访友体面。还有人说,可以和县城北街老张家的麻烫比美(老张家也是开封手艺,抗战前就在北街路东开馆炸麻烫,60年代中才停业,炸了将近半个世纪)。

正宗的麻烫,入口酥,随口融,嚼着香。这香是麻花、焦叶和油馍不能相比的。俗话说,“要亲还是闺女娘,要吃还是麻烫香”,这是对麻烫的经典阐释。老王的麻烫就是这样的品质,所以后来人们称他麻烫王。这称呼有两层意思,一是称赞他麻烫炸得好,一是有别于其他王姓老板。就这样几年之后,老王发了,在孟岗集黄金地段路南置地盖房,有了自己的店铺,从此站稳了脚跟。

据老王自己讲,他的师傅,是开封的名手。名师高徒,情理之中。老王还讲,师傅家是麻烫世家,他的麻烫曾是贡品。这话说起来可就长啦——

1900年八国联军进中国,攻破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一路西奔,一直蹿到西安才稳定下来。直到一年后,清政府和洋人订了《辛丑条约》,赔人家白银四万万五千万两(按当时中国人口每人平均一两),八国联军才退兵,慈禧才敢回銮进京。回銮进京没走回头路,而是出陕西,入河南从三门峡、洛阳、开封、安阳进的京。这一折腾又是几个月,其中光在开封就停留了32天。这三十二天中,慈禧一行尝遍了开封的美食名吃。当时开封的麻烫是名小吃,师傅家的又特有名气,所以成了贡品,每天早晨作为早点佐餐送往行宫(当时的行宫就没在河南巡抚署,位于省府前街与中山路交叉口一带,今遗迹已无存,唯存一地名行宫角)。

慈禧回銮的故事是真的,至于她在开封是不是吃了麻烫,我没有考证。不过这不要紧,慈禧走后开封留下了许多传闻、野史,听起来也不必十分当真。要紧的是老王讲这个故事想要达到的效果:他的麻烫好是有根有源的,是正宗真传。

2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