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n],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左边是“川”,右边是一个人张着大眼在盯着流淌的河水。

每日一字必写法,顺每日一字(1)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頁部》順:理也。从頁从巛。

段玉裁注:理者,治玉也。玉得其治之,方謂之理。......順之所以理之。未有不順民情而能理者。

段玉裁以治玉来打比方。凡物都有其自然的解理,办任何事情都必须顺着物体自然的解理而治。治玉须顺着玉的解理而治,治国也必须顺着民情、民意而治。

清代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说:顺与驯声近义同,有顺服的意思。

《爾雅·釋詁》順:敘也...緒也...陳也。

《釋名》順:循也,循其理也。

“顺”字的本义是顺着川流而下,引申为顺应、依顺的意思

文 献 选 读

《詩經·大雅·抑》: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訏謨定命、遠猶辰告。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国家的强大在于人才。有了贤人,四方才会顺从。王有正直的德行,四方的诸侯才会归顺。宏伟的计划应成为号令,远大的谋略应随时宣告。恭敬而谨慎的威仪,是民众效仿的榜样。

《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成语典故

顺天应人

应:适应。治理国家必须是顺应天理,合乎民心。

《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天地的变革而导致了四季的形成。汤武革命,上顺乎天道,下合乎民心,变革的意义是多么巨大啊。但是中国的历史自汤武革命以来,只杀人而不改制度,文明的历程凝固而停滞不前。

《周易·兑卦·彖傳》: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内怀阳刚之正气,外以谦虚柔和接人待物。愉悦而守持正道 ,就能上以顺承天意,下以顺应民意。顺应天时人类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的,所以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理时钟会在一昼夜中阴阳消长,所以人的作息规律也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更要根据时令的特点,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理成章顺着条理则自然成章法。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宋· 朱熹《朱子全书》: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