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信,收到啦,还公开为我们点赞呢” 12月19日晚,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班级微信群内一片沸腾,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澳门青年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澳门青年局(8年来233名澳门青年结缘申城)

澳门青年局

“我们的信,收到啦,还公开为我们点赞呢!” 12月19日晚,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班级微信群内一片沸腾。

“主席的讲话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我感到无比光荣,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第八期学员陈盈盈激动地说。

当天,国家主席会见澳门各界人士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前不久,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全体学员给我来信提到,从学习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制度是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他们有信心把‘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充分展现出澳门新一代爱国爱澳、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让我十分欣慰。”

主席的高度肯定,让参与这项学习实践计划的学员,以及参与组织和服务活动的单位和部门,都受到巨大鼓舞。

“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于2012年提出,旨在用好上海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和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成熟的培训资源,深耕厚植青年教育,增强国家意识、培育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为澳门持续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他曾表示,通过此项计划,“既培养年轻人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开阔青年人的眼界与胸怀,为推动澳门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八年来,在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上海市政协、澳门中联办、澳门基金会等单位的倾力支持与参与下,已有233名澳门青年才俊参加,在澳门青年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证明,这项计划已成为培养澳门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主要组织者,上海市政协在每一届活动中都不断总结、提升,力求把这项活动越办越好。

广泛汇聚各方合力

“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始终受到市政协领导的重视。历届市政协领导给予高度关心和支持。

近几年,市政协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定期看望学员,了解他们的所学所感,帮助解决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筹备组织好‘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是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每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筹备过程凝聚大量心力。”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沈敏说。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自今年5月中旬启动,筹备工作前后历时3个多月。其间,市政协相关负责人带队专门走访上海行政学院、市商务委、市文旅局、浦东新区政府、徐汇区政府5家承办单位研讨工作方案,还利用出访澳门、香港之际,专门安排时间与澳门基金会沟通,不断完善工作思路。

8月19日,市政协召开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筹备工作协调会,市政协领导结合当前港澳形势对各学员实习单位提出工作要求;8月27日,澳门中联办协调部领导在上海行政学院做关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并与参与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的相关人员交流座谈,准确了解澳门和澳门青年的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实践内容。

在此基础上,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集中学习、分组实践和总结交流三个阶段的具体日程安排相继出台,而各承办单位也相应制定了各自的实施计划,将活动安排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

为使学习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今年开班前夕,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还在澳门基金会的协助下,专门组织了针对第八期新学员的问卷调查。学员们针对理论学习、岗位锻炼、现场考察、社会交往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300多条建议和需求。这些内容,均被吸纳进之后的实践安排中。

“八年来,每一次实践活动的筹备工作,我们都做到了尽心尽力。变化的是不断完善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不变的,是我们竭诚为澳门青年搭建发展平台、为沪澳两地搭建沟通桥梁的目标。我们将把每一期都当作是第一期来认真对待、精心实施,并将始终坚持顺应形势,应变求变、动态优化,力争持续提升。”沈敏说。

课程安排讲求实效

捷安护卫系统有限公司董事、澳门汇智社理事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杨骏是首届学员。对于8年前在上海度过的3个月,他记忆犹新。在市商务委,他深入了解到作为一名公务员如何用心为民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海改革开放的经验、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创新的城市精神、多元文化的合作等,都是很好的收获。”杨骏说。

这样的收获感,就是学习实践活动追求的目标。

“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每年的内容都包括集中学习、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等。为使学员们真正学有所得,主办方在课程安排和岗位设置上亦动足了脑筋。

集中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及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其中,既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理论等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总体介绍,也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与奋斗历程这样的历史回顾,更有上海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介绍等内容。

在今年的集中学习环节,市政协创新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在线学习、学校选修、学员论坛、网上教学等新的形式,力求使学员们获得更高效、更便捷的学习机会。

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参观考察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上海市政协、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市青联、中共“一大”会址、科创基地、文创园区、文明社区……上海的历史与现实交错展开,使青年们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市政协还特意安排“走进上海市政协”“走进上海市委统战部”两档参观考察授课活动,以及“走进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互动交流活动,请专家学者讲授“人民政协理论”“中国政党制度”以及上海世博会、进博会等相关内容。在这些课程中,学员们反响热烈,现场互动深入而坦诚。

分组实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另一个主体内容,也是深受学员期待的环节。每年,主办方都会在充分考虑学员专业、意向的基础上,帮助学员安排最适合的实践岗位;在实践内容安排上,既有面上认知,又有深度接触;既有高大上的岗位,又有接地气的机会。

今年实践单位有市商务委、市文化和旅游局、浦东新区政府、徐汇区政府。学员们以志愿者、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进博会等大型活动;以“见习服务官”身份直接感受上海政府部门的高效运作;以“见习居委会主任”、大调研走访员、垃圾分类志愿者等身份深入街道社区,感受上海社会治理创新,体验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3个月时间不长,但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我觉得对上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在其中得到了提升。”学员黄美琪说。

充满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

“参与2019‘一带一路’华侨华人与中国市场高峰论坛的工作,我发现了一个特别而又很重要的角色——总导演。这个角色让我感受了专业策划力与精准执行力,我要把这个经验带回澳门,”第八届学员张雪婷有感而发。

上海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让学员们有了深深的认同感。而“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这是参加“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的学员们谈及收获时,频繁提到的词汇。

“认同感”,首先体现在对政治制度的认同。通过对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的学习和实地参观,学员们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了解。“人民政协汇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参加第八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学习实践计划”的学员周亮妤说。

“自豪感”,体现在学员们对国家发展成就的深刻体验。3个月的学习实践,往往让澳门青年感到震撼:学员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革命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对“一国两制”实践成就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学员们更看到了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澳门发展的美好前景,认清了奋斗目标和责任。

“归属感”,体现在对城市文化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共识。今年,在切身体会了上海社区管理中,诸如“一窗办理”等先进做法后,陈丽敏等学员发现,上海有很多经验值得澳门借鉴。“让人民生活过得更美好,国家是认真的,上海是认真的!”他们说。

“国家的关怀时刻滋润着我们,成为澳门青年成长的养分。我们会继续关注国家与澳门的发展,为国家发展、为澳门社会进步全力奉献我们的力量。”学员甘承伟的一席话,代表着学员们的共同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