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田起义浮雕及介绍

景区南大门对面通过马路有照壁,照壁上嵌有金田起义浮雕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

二、景区南大门

1.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景区瞻园路208 号,从夫子庙向西步行7、8分钟即到。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园林,与苏州拙政园、留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

2.瞻园,又称金陵第一园、大明王府、乾隆行宫,是南京唯一保存最完好,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大门匾额“金陵第一园”系赵朴初题字。两边门柱上有一副楹联:胜地蟠龙,千秋常激英雄气;太平有象,一馆犹藏浩荡春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

3.瞻园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

三、百年桂树

一进大门两边各有一颗百年桂树。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府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

四、太湖石

1.吉祥太湖石

明朝初年,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赐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

2.如意太湖石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馆园合璧的博物馆,东侧是五进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为展区部分,西侧即是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

五、仪门

仪门上“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和大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均为郭沫若题写。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958年5月迁至瞻园,是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业博物馆。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

六、通道

1.通道两边两边陈列大炮,两边墙上有太平天国重要各王及介绍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

2.“神威大将军”炮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

3.东王杨秀清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

4.西王萧朝贵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

5.南王冯云山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6)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7)

6.北王韦昌辉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8)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9)

7.翼王石达开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0)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1)

8.幼天王洪天贵福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2)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3)

9.侍王李世贤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4)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5)

10.忠王李秀成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6)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7)

11.英王陈玉成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8)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29)

12.干王洪仁玕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0)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1)

七、太平天国陈列室

1.总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分太平天国简史和军事、经济、艺术、对外关系、影响等专题版块。收藏有太平天国文物28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各类文物及遗址、遗迹照片10000余张;清方原始档案、函札资料2000余卷宗;有关太平天国史图书6000余册;已整理出版太平天国资料书籍30多部700余万字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2)

2.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玺、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数百件,先后征集到太平天国高级将领的官服“团龙马褂”、太平天国印制的《钦定士阶条例》、《钦定军次实录》、《钦定英杰归真》原刻本等一批稀世珍品,真切、详尽而全面地反映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始末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3)

3.洪秀全像

一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洪秀全像。洪秀全,生于1814年,卒于1864年,享年50周岁。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读书,但屡试不中,从而萌发了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1843年他受到梁发编写的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之后,他深入广西、广东交界的紫荆山区传教,宣传革命,并于1851年1月11日率众在广西桂林金田村起义,至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拉开了序幕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4)

4.天王洪秀全龙袍、天王和幼天王玉玺

⑴天王洪秀全龙袍

太平天国在永安时就建立了严格的服饰制度。太平天国服饰以黄红二色为贵,均无马蹄袖并绣有团龙。这里展出的是天王洪秀全的龙袍仿制件,上共绣有九条团龙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5)

⑵天王玉玺

玺印是权力的象征,太平天国承古制,天王拥有金玺、玉玺。天王玉玺纵横各196厘米,纽长192厘米,宽41厘米,高74厘米。玺文为:“太平玉玺。天父上帝,恩和辑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救世幼主,天王舆笃,八位万岁,真王贵福,永定乾坤,永锡天禄”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6)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7)

⑶幼天王玉玺

幼天王洪天贵福玉玺。清同治三年(1864)制作。青白玉制。玺文为“太平天国玉玺,皇上帝、基督带真主幼主作主,明明赫赫,天子万年,福禄寿喜,天下太平,万方来朝”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8)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39)

5.“旨准”木玺

在洪秀全执政期间,有一个特殊的部门——删书衙。它是洪秀全专门设立的部门,主要的职责是删掉并修改《论语》、《孟子》、《中庸》等古籍中与天国思想相违背的内容。

删书衙需要将书中“相违背”的思想删掉,然后重新装订出版,在正式印刷前,必须加盖洪秀全的木玺印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0)

6.太平军攻克南京图

1853年3月6日,太平军前锋占领南京江宁镇,7日,经板桥、殷乡、响叶树、窑湾进抵聚宝门外。8日,太平军主力抵达南京城西南善桥一带,筑营24座。12日,太平军水师蔽江而来,与陆师合围南京。3月19日,太平军用地雷炸开静海寺附近城墙两丈多宽,数百名太平军从缺口处蜂拥而入,在小营斩杀了清两江总督陆建瀛。但因寡不敌众,被迫由原路退出城外,缺口重新被清军堵塞。但“城破督死”的消息己迅速传遍全城,宁城清军人心惶惶,纷纷逃命,太平军乘势占领聚宝门、水西门和旱西门。3月29日,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天京,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与北方清王朝对峙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1)

7.太平天国中军东流县后壹营前营左旅帅木印及拓本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2)

8.太平天国殿前忠诚伍佰伍拾捌天安左贰武军政司木印及拓本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3)

9.太平天国缂丝──三联桌围

缂丝是一种精美丝织工艺品。它以生丝作经线,以各色熟丝作纬线,用通经回纬方法织造,使织物的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和小孔。太平天国设有专职官员主管织造缂丝锦缎事宜。“福”字为干王洪仁玕手书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4)

10.太平天国时期门牌和良民牌

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辖区内编立户口,发给良民牌或门牌悬于门首,便于随时稽查。前期多为手写良民牌,后因疆域日广,于是印制固定格式的门牌,随用随填,以应所需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5)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6)

11.太平军号衣

太平军打仗必穿号衣。号衣形如背心,各王统下号衣亦有定制。天王统下全黄无边,东王统下绿边,西王统下白边,南王统下红边,北王统下黑边,翼王统下蓝边。前写“太平”二字,后写第几军圣兵或某衙听使字样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7)

12.太平军竹衫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8)

13.太平军风帽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49)

14.太平天国高级将领佩剑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0)

15.太平天国石雕水池

上个世纪50年代,在瞻园内静妙堂东铡的紫藤架下发现一个雕刻精美的石雕水池,四周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戏球、双凤朝阳、五蝠(福)捧寿,并饰有花卉、瑞云,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构思巧妙,雕工精细,飞禽走善,栩栩如生。水池长173.7厘米,宽84.8厘米,高38.7厘米,深21.8厘米。水池边沿刻有字迹,依稀可辨。经专家考证,这个水池确系太平天国西王府遗物,这也是目前该处发现的唯一的太平天国遗物了。水池石料取自闻名中外的明代大报恩寺碑。这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所建。其建筑规格与皇宫的等级相同,规模宏大几乎包括了今长干桥以南、雨花路以东的全部街区。报恩寺塔更是高耸入云,异常壮观,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就是在太平天国时期的1854年5月,美国兵舰色士奎哈那号的助理军医法斯的游记中,留下了外人对大报恩寺塔的最后记载。两年后,天京事变爆发,大报恩寺塔被毁,千古奇观,毁于一旦。太平天国的工匠们截取了报恩寺碑中的一段,精工凿制成石雕水池,故在池边留下碑文字迹。据分析,石雕水池原为大堂内栽植花卉的花盆,太平天国失败后,这件见证了明清两代重要历史事件的精美艺术品便沦为清江宁布政使衙署里一个饮马的水槽了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1)

16.太平天国团龙马褂

是太平天国高级官员穿用的官服。它以黄缎彩线绣成,上绣四条团龙,四条团龙分别绣在前胸、后背与两袖。其间绣以牡丹、蝙蝠和流云海水等蚊样。色泽鲜艳、工艺精湛、高贵气派,体现出太平天国时期高超的刺绣技艺和当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此件团龙马褂系1864年清朝官员席宝田在江西俘获幼天王洪天贵福时所得,他视为珍宝,留传子孙。解放后,席宝田后代将其捐献给国家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2)

17.太平军使用的刀、矛、枪、擂石等兵器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3)

18.太平军鸳鸯刀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4)

19.太平军号角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5)

20.1870年清陕西巡抚蒋志章颁给商州团练杨逢春的帛画“功牌”

1863年3月,太平天国西北远征军联合李、蓝义军围攻陕西商州,遭到当地团练武装的多方堵御。是年冬,杨逢春率团练勇丁在山阳县苦竹园挫败太平军并俘杀数人。蒋志章颁其功牌,以示奖励。功牌上绘有杨逢春团练与太平军作战情形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6)

21.太平天国天朝总圣库门当

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对石墩或石鼓,用于显示古代标志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7)

22.太平天国天朝总圣库鎏金龙凤木梁,描金龙屏门

木梁是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木梁在古代建筑中运用广泛。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考古人员发掘总圣库遗址内浮现出多个石构件,共有 180个不同的浮雕图案,体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石刻特点。描金龙屏门是仿太平天国后期名将陈玉成南京英王府内的屏门而制。这三组文物生动再现了太平天国王府大门的华丽景象。屏门中央是一威武的五瓜金龙,这种传说中有鳞、有须、能够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集众生灵优美、有力之大成,在封建社会一向只能为帝王皇家御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却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图案。团龙四周绘着许多太平天国常用的吉祥图案,左上角是一展翅飞翔的蝙蝠,右上角龙爪上托着一枚铜钱,其谐音为“福(蝠)在眼前”;右边第二图案是“盘缠”,又称“百结”;象征着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蒸蒸日上,连绵不断,百事吉祥;右边第三个图案是元宝中插了一枝毛笔,元宝又称“银锭”,其谐音为“必(笔)定(锭),与左边相对称的如意相连,寓意着“必定如意”;左下角有古代乐器“磬”和“方笙”,其谐音是“欢庆(磬)胜利”,反映了太平天国军民朴素而美好的感情。英王府描金龙屏门现藏于堂子街太平天国某王府遗址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8)

23.幼天王洪天贵福自述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59)

24.浙江象山县监军令旗

监军令旗呈方形,绸质,中心为黄绸,四周镶紫红色绸边.上端墨笔横书"天朝"两字,中心墨书"令"字,上盖"太平天国九门御林象山县监军"双龙纹朱印(高13.4厘米,宽7.3厘米)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0)

25.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颁布封王诏令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举行封王大典,他以天王名义发布诏书,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此展出的是洪秀全颁布的封王诏令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1)

26.太平天国颁刻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历》

新历是太平天国为废除清朝正朔而制定的历法,亦称天历。1848年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狱中创制,最迟在1852年即已颁行。因其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很难为生产生活提供准确指导,在民间并未真正得到普遍实施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2)

27.浙江石门县前军前营司马李安民旗

太平天国实行约束军纪、安抚黎民的政策,其所辖的各村庄进贡后,均授予一小旗,挂于树梢,称为安民旗,是太平天国地方政权乡官实行安民崔贡的权利象征。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3)

28.金田起义用过的马鞍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4)

29.金田起义用过的漆盔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5)

30.太平天国“天条书”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6)

31.1853年太平天国颁行的印书《建天京于金陵论》

该书有何震川、吴容宽等撰论文41篇,从帝王之都以及地形、物产、风俗、宗教等方面论证了建都南京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这件在2017年征集于安徽省安庆市太平天国《建天京于金陵论》原刻印书共三十一页,经省文物专家组根据文物定级标准,慎重研究确定其为国家壹级文物。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件集中阐述太平天国建都问题的原刻印书,与国内外其他版本相比较,不仅年代较早,而且品相较好,存世稀少,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及历史价值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7)

32.金陵义举合祀图(神策门叛乱图)

手轴一卷。内有愚园老人胡恩燮著《记内应本末》、其子胡光国所撰《义举合祀记》及清人陆荃所绘画作两幅。该手轴反映了1854年春天京城内发生的潜伏城内的清方间谍张继庚、胡恩燮等人内外勾结、密谋叛乱的事件。愚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门西,又称胡家花园,是晚清著名的江南园林,有“金陵狮子园”之称。愚园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中山王徐达后裔徐傅的别业,后几经转手。清光绪二年,胡恩燮为奉养母亲,辞官筑园,取名愚园,后历经战乱,园林几度损毁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8)

33.太平天国曾荣年腰牌

木质牌,呈长方形,高8.7厘米、宽5.8厘米、厚1厘米。正面墨书“天朝元勋邹统下”“功勋曾容年”,左下有火印为凭;背面书写戒条。据清张德坚《贼情汇纂》所记,“凡从至永安州突围之贼,无论伪职大小,悉加功勋二字”,可见此枚腰牌是元勋邹发真发给功臣曾荣年的。腰牌背面墨书文为:“天王诏令,天下官兵,秋毫莫犯,归顺良民,爷哥纲常,大齐同顶,倘敢违令,斩首示儆。”太平天国政权以腰牌作为查验防奸的利器,在军队和城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69)

34.实物:太平天国颁发的李大明、柴大妹结婚“合挥”

太平天国主张“天下婚姻不论财”。1854年秋取消男女分馆,恢复家庭制度后,专设婚娶官,主管婚嫁事务。“男女配合,须由本队主禀明婚娶官,给龙凤合挥方准”。所谓“合挥”就是男女结婚证。其一式两份,一份交政府留存,一份由夫妻双方共同保管,上面写有男女双方姓名、年龄、籍贯等。这是太平天国颁发的李大明、柴大妹以及翟合义、祝大妹结婚“合挥”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0)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1)

35.太平天国印书《钦定士阶条例》

太平天国一向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在起义后不久,就开始刻印书籍,号召“士农工商,时读天书”。在天京设有镌刻营、镌刻衙、刷书衙等印刷机构,印书“汗牛充栋,人人习见”。他们不仅将印书颁发给百姓阅读,而且还将其赠与来访的外国传教士与外交官员。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诬称太平天国印书为“逆书”,将其焚毁殆尽,存世很少。《钦定士阶条例》是太平天国于1861年颁行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文献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2)

36.太平天国镇库钱

镇库钱系官炉钱局在开铸流通钱币前所铸的一种有年号的特大超重钱,贮存库中以祈福辟邪,为非流通钱币。该枚钱币以黄铜铸造,直径10.1厘米,厚1.4厘米,重810克。正面为“太平天国”,背面为“圣宝”,铸造精良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3)

37.“天京事变”日程表

一破清江南大营后,天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杨秀清居功自傲,挑起事端,进一步激化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洪秀全乘势下密诏诛杨。1856年9月2日北王韦昌辉回京袭杀杨秀清及其眷属、属官和部众两万余人。11月2日,洪秀全又将滥杀无辜和擅专朝政的韦昌辉诛杀。翼王石达开回京辅政后,因遭洪秀全猜忌,于1857年5月底离京出走,9月石达开率领10余万大军远征不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变”,图为太平天国事变日程表。“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点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4)

38.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护封”铜印

黄铜质,镶铁质印面。印面阴刻篆文“护封”二字,四周刻回纹边饰。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枚存世的太平天国金属印。其用途为投递公文书信时钤于封套封口,以防拆看泄密。

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后,清方收缴了该部的有关印信。当时经手此事的四川按察使牛树梅曾钤拓一套自存。这套拓本共计26方,为研究石达开远征时期的官制、礼制的重要史料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5)

39.清代护封木印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6)

40.实物: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

1859年4月,洪秀全族弟洪仁玕从香港辗转来到天京。洪秀全见其间关千里而来,又识贯中西,遂连加封典,膺封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撰写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先进纲领《资政新篇》。提出事权归一,整肃吏治,“禁朋党之弊”;发展交通运输,办厂开矿,兴银行学校;严禁鸦片,对外开放,与“番人并雄”等等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7)

41.1858年天王洪秀全谕答天豫薛之元镇守天浦省诏

1858年9月,太平军二破清江北大营后,洪秀全为屏蔽江北安全,以江浦为省城设置了天浦省,并任命原捻军将领薛之元为天浦守将。但薛之元在叛将李昭寿的诱降下,于1859年3月献江浦、浦口降清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8)

42.1861年3月天王洪秀全手批英国传教士艾约瑟撰上帝有形为俞无形乃实论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79)

43.清政府任命英国军官戈登接任“常胜军”统领的公文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0)

44.1861年12月18日求天义陈坤书等发金匮县荡口镇黄兴和头绳花布店商凭

商凭为太平天国颁发给商店的营业执照。在发给商凭前,需要查验该店资本等,并明令“一切货物,务须公平交易,既不得奇货自居,亦不得高抬市价”,“无论大小贸易,概须至公至正”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1)

45.太平天国北伐进军图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军事上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派兵北伐,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853年5月8日,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师从扬州出发扫北。在两年时间里。转战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山东六省,长驱5000多里,连克数十城,到达天津附近静海、独流,令清政府大为恐慌,京师一度戒严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2)

46.《京师布防图》

北伐军声势浩大,锐不可挡,长驱50000多里,连克数十城,直逼清直隶重地。清政府大为恐慌,京师一度戒严。这是当时的《京师布防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方伏兵、兵营以及望楼等军事布防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3)

47.太平天国西征军进军图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另一项重大军事决策就是派兵西征。1853年6月3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等率战船千余艘,由天京溯江西上。经过两年多激战,不仅据有武昌、九江、安庆三大重镇,而且开辟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大片根据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站住了脚跟,取得了西征的伟大胜利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4)

48.太平天国年画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太平天国年画不绘人物,而以花卉虫鱼、翎毛走兽、山水风景为主要题材。构图严谨,刀法细腻,立意新颖。1854年初,太平天国北伐军驻军天津静海期间,绘制刷印了一批年画,分送给当地百姓过新年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5)

49.朝天朝主图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为安排群臣朝见上帝、天王和幼主的座次,亲自排定了《朝天朝主图》。天王洪秀全任人唯亲,专用洪姓,不信外人,其洪姓族人寸功未立,爵号地位却远远超过功臣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6)

50.参加太平军的英国人史密斯1863年10月16日至11约29日写的战地日记

史密斯曾在慕王谭绍光部下任炮火队长,1864年在常州阵亡。这份日记记载了他44天的战斗生活。苏州陷落后,戈登在慕王府得到这份日记,并在日记上作了18处批注。

此为史密斯奉慕王之命致香港《中国之友》报的信稿,意在驳斥外界对太平天国之污蔑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7)

51.陈其、陈坚、赵光涛 《天京保卫战》

油画的作者选择为曾创作过《淮海大战》大型油画,并因此获得首届解放军文艺奖的三位军旅画家陈坚、陈其、赵光涛。三位油画家在部队成长接受部队熏陶,创作的作品多以军事题材和历史题材为主,再次组成团队创作《天京保卫战》油画。 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防御战争。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军政事务统归忠王李秀成执掌。7月,湘军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在龙脖子山麓修筑炮台,居高临下对城内日夜轰击。同时湘军挖掘地道,在山麓与城墙间大量填塞芦苇、蒿草和沙土,与城齐高,为攻城铺平道路。19日,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蜂拥而入,湘军水师也会同陆军夺取了水西门、旱西门等各处城门。李秀成自太平门败退后,带着幼天王乘夜突围,不久二人即失散。三日后,李秀成在方山被俘,被害时年仅40岁。《天京保卫战》油画采用全景式构图,以精湛的艺术语言,再现了战争艰难险恶的环境和太平军将士誓死捍卫城池的悲壮场景。作品交代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太平门缺口两军交战的主战场上,太平军主帅李秀成孤身作战;侧方清方主将骑坐在马上指挥进攻;远处,成千上万的清军涌入城墙缺口处与太平军激烈混战。轰塌的城墙、熊烟滚滚的炮火、倒在地上的军旗和无数死伤的战士,点明战斗的氛围和战争形势的错综复杂。作品光线处理给人印象深刻,明暗交错既有自然的合理性,又有一种凝重的氛围。作品凝聚了天京保卫战历史的瞬间,场面恢弘,刻画入微。画面中悲壮凛然的太平军将领形象,所传达的不屈不饶革命精神,是这幅作品真实表达的思想内涵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8)

八、素心斋

素心斋大门口挂着来源于清乾隆十三年状元、重臣梁国治的一副对联“襟怀朗似当日月,味道清于着露兰”,衬托着院落中扶疏的庭院假山、桂树、红枫林,更加看起来生活情趣高尚,别出心裁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89)

九、甘棠楼

1.甘棠楼坐北朝南。“甘棠”语出《诗经》:“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后人常以“甘棠”赞颂地方官吏之有惠政于民也。在清代文人咏瞻园诗中多以“甘棠”喻布政使及其惠政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0)

2.甘棠楼门上有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的对联“耽文艺如嗜欲,以古人为朋曹”,由当代广东南海籍著名画家林松年仿石涛笔意题写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1)

十、景徐堂

1.景徐堂是当年布政使衙署的官舍。大门楹联:园中参日月,象外通古今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2)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3)

2.雪浪石

景徐堂院内有一块“雪浪石”,这块雪浪石宛若一团雪花,经过阳光自东向西的照射,渐渐融解成大小不同的小溶洞。石之反面,则形成一条条斜纹,恰似一道道雪浪。此石可四面观。石上的溶洞与斜纹有透视感和动态感,构图与方向均有虚实的变化,每个剖面都有变异,每个角度都给人以一个新的景观,古朴典雅,耐人寻味。苏东坡酷爱收藏名石,名其室曰雪浪斋,苏东坡在《雪浪斋铭引》中写道:“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雪浪石左侧镌刻“东坡居士书”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4)

十一、由此出景徐堂到江宁布政使暑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5)

十二、江宁布政使署

1.江宁是南京的别称,江宁布政使司署系清代江苏省级行政机构,全称“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江宁藩司”。其管辖范围经常变化,最多时达江苏、安徽和上海。有清一代260余年,瞻园作为布政使衙署曾经经历了147任布政使,其中50多位升迁为巡抚、20多位升迁为总督或尚书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6)

2.明志楼

明志楼是江宁布政使署的展览馆,位于布政使衙署建筑中轴线北端。登临四望,既可赏园内美景,亦可观园外风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故名“明志”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7)

3.清慎勤

进得门来,迎面上悬“清慎勤”三个大字。清顺治二年(1645),清廷改南京(南直隶)为江南省,辖区大致包括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设左、右布政使于江宁(今南京),左为长,右为副,掌全省政令、财赋。衙署在大功坊,即今瞻园路128号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8)

4.顺治十八年(1661),右布政使移驻苏州,领江宁等5府,辖苏南及上海市一带;左布政使仍驻江宁,领淮安等9府,辖苏北及安徽省一带

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左、右布政使相应改为安徽、江苏布政使,驻地不变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99)

5.乾隆二十五年(1760)八月,安徽布政使移驻安庆、新设江宁布政使于江宁、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海州、通州等府州。全国18个直省,惟江苏省分设两布政使(江宁、江苏)。衙署仍在大功坊。布政使为从二品。凡诸政务会同督抚议行,乾隆以后实际成为督抚属官。属员有经历司经历、都事,掌出纳文移;照磨所照摩,掌处理案卷;理问所理部,掌推勘刑名;库大使,掌库藏籍账;仓大使,掌稽仓储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0)

6.清代布政使补服

二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锦鸡,顶珠为珊瑚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1)

7.施世纶(1658年一1722年),福建晋江人,清代著名清官,靖海侯施琅次子,被康熙帝表彰为“天下第一清官”,民间呼为“施青天”,后成为著名公案小说《施公案》主人公。曾于康熙四十三年出任安徽布政使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2)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3)

8.李瑞清(1867年-1920年),江西临川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曾于宣统三年任江宁布政使,是年底南京光复,即挂冠而去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4)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5)

9.曾国藩于同治七年赠好友孙衣言的对联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办理洋务,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孙衣言(1814年-1894年),浙江瑞安人,出于曾国藩门下,清代官吏、学者、藏书家,曾于光绪三年至五年任江宁布政使,整饬盐务、厘捐,明断疑狱,治有政声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6)

十三、延安殿

1.瞻园本为明中山王徐达的府邸,清代为江南布政使司署。清代为纪念徐达,在瞻园修建了延安殿,作为徐达的家庙供奉,新来的官员上任都要祭拜一番。现在的延安殿是2009年重建,现举办“明中山王徐达文物史料展”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7)

殿门口的对联是明太祖朱元璋表彰徐达的:“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高度评价了这位开国第一勋臣的功绩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8)

2.延安殿的一层正面参照了明代品官家庙典制,复原出祭祀场景。殿明间正堂,正面墙壁上布置徐达画像。乾隆皇帝南巡,赐徐达庙额曰“元勋伟略”,挂在中堂上。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09)

3.四周则配以八幅巨型工笔重彩磨漆壁画,展示徐达“仗剑从军”、“从取集庆”、“大战鄱阳”、“平定姑苏”、“克复大都”、“决胜漠北”、“威镇渝燕”、“御赐甲第”的人生履历

⑴仗剑从军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0)

⑵从取集庆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1)

⑶大战鄱阳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2)

⑷平定姑苏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3)

⑸克复大都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4)

⑹决胜漠北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5)

⑺威镇渝燕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6)

⑻御赐甲第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7)

4.二层是文物史料陈列展厅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8)

十四、枣苑

1.门楣“枣苑”为现代书法家言恭达题写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19)

2.千壑峰

这座石峰为千壑峰,湖石上的每一条缝隙、每一个洞孔犹如高山沟壑、纵横交错。复建的瞻园部分也秉承了瞻园“园以石胜”的特色。像这样体态完整、大体量的太湖石是非常难得一见的,让这些珍贵的太湖石在瞻园安家落户,烘托出了瞻园石奇水幽的秀美景致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0)

十五、稊生亭

出自袁枚“十咏”,因此处曾有古树枯而复生而得名。“春风如隔世,去鸟复来栖”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1)

十六、佛手山

佛手山主峰南侧有层层迭落流泉飞瀑,沿山体而下,淙淙泠泠,天籁之声不绝。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二字,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因而私家园林往往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有不落人工斧凿痕迹,山上有流泉淙淙不歇,山下石间植柳、竹、松、石楠等,达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2)

十七、抱石轩

1.长方形敞轩,因落石而建,得名。为小三开间卷棚屋顶之敞轩, 置于水池以 北假山的山腰处,表达“抱石轩”的含义。袁枚《瞻园十咏》“抱石轩”:“一轩当石起,紧抱丈人峰。花月分窗人,烟萝合户封。坐怜红日瘦,行觉绿阴浓。鸟问幽栖客, 人间隔几重?”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3)

2.轩、馆、斋、室是园林中使用较多的建筑。轩的本意有虚敞而又高举之意。轩一般高爽精致。在传统园林中,常常将轩建在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地方,成为一个独立的景点,由于地势高敞,既宜近观又可远眺,具有轩昂高举之势。登抱石轩南眺,碧水奇石、亭台廊榭历历在目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4)

十八、春波亭

船舫和春波亭遥相呼应,形成对景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5)

十九、船 舫

1.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不仅以优美的造型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结合,共同形成中国园林幽雅秀丽的艺术风格。园林建筑物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设计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6)

2.船舫三面临水,舫首东侧仿跳板之意,设平桥与岸相连。舫首开敞,筑一小月台,可品茗赏景;舱中落地花格窗,造型古朴高雅。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7)

3.船舫上“盈盈一水间”的匾额由清代著名书法家杨沂孙题写。这幅书法以颜、柳之楷为体,又取各家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自成风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8)

二十、逐月楼

逐月楼为登高观景的两层五开间歇山式建筑。这里处于园林的正北端,为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瞻园十咏》所咏之北楼,当年袁枚曾写下“北斗挂高楼,江山一望收。白云檐外宿,清露槛前流”的诗句。它也是新园中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29)

二十一、临风轩

1.临风轩地处新老园结合处。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云:“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置身此轩,也会获得同样的感受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0)

2.“临风轩”匾额是由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题写的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1)

二十二、回廊

回廊横贯瞻园东西南北,蜿蜒曲折,欲断又连;曲径通幽;似阻又通。回廊中有曲廊、水廊、雨廊、叠落廊等等,特别是木香廊,为旧十八景之一。木香闲逸,绕廊成景,每当夕阳晚斜,碎影满阶。园中长廊与点缀其间的楼台亭榭组成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可避风遮雨。成为瞻园一大景观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2)

二十三、环碧山房

1.建筑坐西面东,屋前为绿波荡漾的碧荷池,周围古树苍翠,楼台倒影,山池之美,犹如图画。环碧山房前、后檐的卷棚顶和大面积的平台设计,取自袁江《瞻园图》。平台以方砖甃地,绕以低矮石栏杆,是赏月观水的上佳之地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3)

2.主厅堂环碧山房是瞻园旧景之一。其主体屋顶为单檐式,而前后檐廊却为卷棚顶,此种屋顶的组合形式十分罕见,虽朴实无华,但体现出南京传统园林的地方特色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4)

二十四、移山草堂

移山草堂的层高为下层 3.0m,上层 2.8m。这样的尺度 使建筑的亲和力强,并与外部不够大的 空间很相宜。

门口对联“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取自苏轼在湖南汨罗屈子祠题联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5)

二十五、古井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6)

二十六、薇亭

薇亭是一座倚长廊而建的歇山卷棚顶半亭,穿过这座亭就是北假山。

薇亭联对“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为时任“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李瑞清所撰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7)

二十七、北假山

1.北假山为明代遗物,以体态多变的太湖石堆成,保留了明代“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叠石缀山的技法。临水有石矶、石壁,环山有蹬道,山谷有旱桥,纵深有洞壑,山顶有平台。山腹中有磐石,伏虎诸洞。北假山完好地保留了明代风格,是园中假山的珍品。山上有指日峰、拜石等。山下有石矶,环山临水,自然生动。石矶上有块“水镜石”,形似铜镜,聚满雨滴时水清可鉴。山责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北假山东北凹入,形成一道水湾,周围危崖峭壁,与北山形成呼应,北山东北角的一湾碧水,与山前曲桥内的一水口,一大一小,一动一静,营造了一个“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远望渊源深远,有深壑藏函之感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8)

2.石矶位于北假山南部临水处,为明代遗物。其面积大且分为上下两叠,高低错落,有凹有凸,浑然一体,宛自天成。其景面构图,叠石技巧,堪称江南一绝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39)

二十八、岁寒亭

岁寒亭位于瞻园西山,因为亭旁种植有松、竹、梅岁寒三友而得名。亭前有梅花坞。据载,瞻园自明代始植梅,入清更以梅花取胜。清代诗人袁枚过梅花坞,感慨赋诗:“环植寒梅处,横斜画阁东,一轮明月照,满树白云空。春到孤亭上,香闻大雪中。”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0)

二十九、扇亭

扇亭以前叫暖亭,也叫铜亭。亭子周围的柱子均由白铜铸造,亭子下方有一山洞,洞内可燃烧炭火,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亭子的主人坐在里面也不会感到寒冷。铜亭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有所记载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1)

三十、大观园即静妙堂(背面有“静妙堂”匾)

1.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南京瞻园有多处取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幕就是在此大观园取景的

1992年,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在南京瞻园取景,即片中的白府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2)

2.静妙堂是园内的主题建筑,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该堂把全园分成两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园又以石取胜,造景效果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妙境静观殊有味,良游重继又何年”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3)

3.徐达晚年曾作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后从一书生处求得下联:“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柳,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后此联内容有所改动,由张爱萍上将撰写,悬于静妙堂楹柱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4)

4.静妙堂建于明代,为三开间附前廊硬山建筑。檐口高3.82米,面积195.75平方米,室内以隔扇划厅为南北两鸳鸯厅。东西山墙均开小窗,南北皆为落地隔扇门。厅南建月台与坐栏,可观水池游鱼与南假山景色,为瞻园观景西瞻园全貌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5)

三十一、南假山

南假山秀姿裸露,由危崖、溶洞、蹬道、石矶、奇石、水洞、瀑布组合而成。素有“南京群玉峰”的美誉,它以“土包石,石包土”相互交替使用,造型上采取矮山伴高山,错落有致的叠山手法,叠成绝壁、主峰、次峰、洞龛、钟乳石、山谷、洞壑等。山顶有暗泉,形成一道闪银溅珠的瀑布,其下间以步石将扇形湖面一分为二。既代替了小桥,又增加了层次感。山上种植着海棠、石榴、紫薇、玉兰、女贞、花椒、丁香等花木。岩石间增植葛藤,山上植红枫和银杏,铺地松,山后则黑松成林,形成了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 南假山是由20世纪60年代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主持设计的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6)

三十二、紫藤

这是一株植于明清时期的紫藤,距今已经有百年历史,它枝干遒劲,古拙苍劲,盘根错节。宛若苍龙盘旋而上。每到春夏之际,紫藤花开,棚架上繁花似锦,郁郁葱葱。会有一串串紫色的小花垂下,微风吹来,香气迷人,沁人心脾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7)

三十三、翼然亭

翼然亭在瞻园草坪之北。翼然亭是瞻园旧十八景之一。它的亭角微微起翘,就像是燕雀在阳光下悠然自得的展翅飞翔,因此取名翼然亭。登亭眺望,园内景致尽收眼底成为东瞻园最佳观赏点。翼然亭这三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书写的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8)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49)

三十四、吉祥富贵(也叫升官发财)路

在翼然亭下面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0)

三十五、一览阁水院

1.瞻园中有一座由碑亭长廊环绕而成的水院。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一览阁前是荷花池,清风徐来,荷花摇曳生态,清袁枚《瞻园小集诗序》中云:“青山横而帘卷,碧荷动而香生。”一览阁,坐北朝南,登临可远眺近览,全园尽收眼底。一览阁下有清池一泓,湖石叠岸,呈长条形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1)

2.一览阁为瞻园最高建筑,登临其间,俯瞰园中景致,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袁枚登临一览云:“绝妙瞻园景,平章颇费心。一楼春雨足,三寸落花深。”何宾笙赞叹道:“远笼钟阜近吞江,一览楼中景入窗。此是秣陵名胜地,许多王气酒能降。”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2)

三十六、虎字碑

1.在瞻园的观鱼亭入口处右边墙壁上有一巨大虎字碑,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字是虎,形也似虎,被誉为瞻园的镇园之宝。

关于瞻园之虎,传说为了让“未有宁居”的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居有定所永世安康,朱元璋在赠送瞻园的同时还送了一件镇宅之宝,那就是明朝德高道人一笔挥就的“虎”字画,此“虎”字威严、霸气、吉祥,还蕴含有“富甲天下” 四个字,当年为乾隆所看中,他想带走,可惜它镶嵌在墙中,如硬拿走就会破坏这里的风水,于是他让人拓下“虎”字,张挂在宫中。老百姓是无缘一睹“虎”字风采,退而纷纷做虎头帽虎头靴为孩子纳福,是为传世之风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3)

2.巨形草书“虎”字碑,是王府中珍存着镇宅之宝,堪称“百年古碑,天下第一”。这块碑宽约两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也似虎,犹如一只猛虎在咆哮。

这虎字里暗藏玄机,虎字里藏有四个字:富甲天下。细观此“虎”字,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人称其为“天下第一虎”。民间传说摸摸瞻园的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虎谐音福,实乃威武镇邪之灵物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4)

三十七、延晖亭

延晖亭的位置建造的非常巧,每当瞻园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总会在这里消失,因此给它取名延辉亭,意为延迟太阳的光辉。延辉亭三字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沙曼翁提写的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5)

三十八、碑廊

瞻园的碑廊横贯全园南北,长有100米。碑廊中有古碑和新碑数十通。

古碑为当年江宁布政使记述了瞻园的历史沿革,以及历次的维修情况。

新碑为现代书法家亲书的古代文人墨客吟诵瞻园的诗词歌赋。

碑文以行、草、隶、楷、篆等字体书写,书体风格迥异,诗文意蕴隽永,增添了古典园林的典雅气氛和文化内涵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6)

三十九、仙人峰

仙人峰是南门后庭园中置立着一块玉立多姿的太湖石,仙人峰是瞻园名石的代表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7)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8)

四十、招鹤峰

招鹤峰,为明代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别业栝园遗物,峰高3.61米,重数吨,正面凿有海水纹,体态古拙,意境古朴。

古人有诗云:

每看孤云招野鹤,

频携樽酒对名花。

招鹤峰上还镌刻有明代沈周、吴宽、钱福等名人诗词

西山迎夕阳东海升旭日(瞻园瞻望玉堂)(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