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央视315晚会,既是各大公司公关部的值班之夜,也是检验各公关部水平的一次大检阅。因疫情而推迟到昨天的2020年315晚会,再一次证明:这一届公关不行!

这一届公关为什么不行?

答案:一个老师教的

模板似曾相识,套路路人皆知,忌语反复出现,比如针对曝光的宝骏560变速箱故障问题,宝骏汽车官方微博这样发布声明:

我们还会一直好下去吗(请别再对我们说)(1)

微博大V @花总丢了金箍棒曾经曝光14家五星级连锁酒店服务员用客人浴巾擦拭杯具、马桶,我写了一篇文章点评涉事酒店如出一辙的奇葩回应,标题就是:《请不要再对我们“深表歉意”》,里面特地强调了几个道歉声明忌语,第三点就点到说不要提什么“一如既往”——这是一个适合颁奖礼的用语,不宜出现在道歉声明里。

这不,人家把“深表歉意”改为“最诚挚的歉意”,把“一如既往”改为“一直以来”——简直了!

看来我还没有讲透。

一旦出事,公关的最强大脑立即启动,全力以赴的目标就是“平息舆论”。

公关思维不等于舆论思维,道歉声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平息舆论”。

说到底,平息舆论还不容易,过三天就行。再不行,过一周。再怎么的,不会一年到头都在吧?舆论的本能就是喜新厌旧,除非特别蠢或特别坏,舆论一般三五天就到此结束。你啥事都不用干,只要等待时间,舆论就会自然平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中国公关大会”,都会“胜利闭幕”的。

但问题是,舆论平息了又怎么的?还不是一百亿的订单丢掉了?还不是几百亿的市值蒸发了?只要你一上新项目,或者风吹草动,舆论又来了。所以我说:舆论没有“stop”停止键,只有“pause”暂停键。舆论没有死亡,只有蛰伏

舆论处理不好,它就是“风湿性关节炎”。只要季节一变换,老毛病就犯。

所以,道歉声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平息舆论”舆论,而是“重启舆论”,而“重启舆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阻燃舆论”

我一直把舆论比作“山火”,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遇到小火,你可以直接扑灭它;遇到大火,往往要做的是挖(烧)出一个隔离带,这就是“防火墙”,原来的火就让它烧下去吧,重点保住隔离带之外的一大片。这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片烧过的地方不用担心,只要不做蠢事,过几年春风化雨,又会郁郁葱葱。

我们还会一直好下去吗(请别再对我们说)(2)

图片来源:网易

留得青山在——最重要的“青山”,不是“丢卒保帅”的“帅”,而是“明天”

所以舆论的“防火墙”最重要的不是建在“局部”与“整体”之间,而是建立在“昨天”与“明天”之间

而“一如既往”“一直以来”这样的话术,其目的就是想在“局部”与“整体”之间建一个防火墙。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把“昨天”与“明天”连在了一起,让今天的舆论山火一直烧到“未来”。

为什么公关文本永远少不了“一如既往”与“一直以来”?

就是那个该死的全人类共同的“公关老师”千叮咛万叮嘱的“公关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不好的事,要千方百计说它是偶然,它是局部。这就是“临时工”“加盟商”这样的公关套路不断出现的逻辑,这就是“一直以来”“一如既往”这样的公关话术不断出现的逻辑。

公关的逻辑不等于舆论的逻辑

为什么公关的逻辑容易犯错?因为公关永远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公关的宇宙是月亮太阳围着自己转,一旦发现不行,公关的逻辑就想改万有引力定律。

为什么舆论的逻辑不容易错?是因为舆论的逻辑,没有中心,只有世界。它不站在任何公司(机构)的立场,也不按照哪个公司(机构)的视角出牌。

当然,舆论的逻辑并不等于舆情分析师的逻辑,更不等于舆情公司的逻辑。事实上,绝大多数做舆情工作或做舆论研究的人,他们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就是把舆论看做是一个个事件、一个个现象,而不是把舆论看作是一个世界

我们还会一直好下去吗(请别再对我们说)(3)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当然,这不怪他们。

不客气地说,舆论学自李普曼创立以来,除了李普曼坚持把舆论看做一个世界外,只有《沉默的螺旋》作者诺依曼等学者接近把舆论当作一个世界。此后的舆论学一直背离着舆论学之父李普曼的传统,都是在一个个舆论事件、舆论过程、舆论议题、舆论设置、舆论效果、舆论现象上零敲碎打,没有继续像物理学家研究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那样,研究舆论世界这个宇宙,直到“弱传播”理论出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弱传播不仅有理、而且有效?不只是弱传播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给力的分析工具、解释工具与实战工具,更重要的是弱传播理论让人们意识到舆论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它有着不一样的逻辑、不一样的“交规”和不一样的规律。从现实世界来到舆论世界,要接受另外一种万有引力定律作用。

回到为什么“一直以来”是道歉声明的敏感词。

我一直说过,不能解释夫妻关系的理论,就不能解释国际关系;不能解释家庭现象的理论,就不能解释国家现象

如果你做错了什么事,你可以对你女朋友说“我一直以来”吗?你既然“一直以来”都这么好,为什么你还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呢?既然你“一直以来”都这样,我怎么相信你未来会改正与变好呢?

舆论的逻辑,就是女朋友的逻辑。

在监狱里,标语是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它不可能出现“一直以来”这个关键词。小学生的检讨书里,重点是认识错误,决心改正,也不能出现“一直以来”这个关键词。

“一直以来”没有隔断,没有隔断就没有舆论阻燃,旧舆论就在继续燃烧,新舆论就无法重启。

道歉声明除了要表达在乎,还要注意修辞。

我们发现舆论很喜欢用“新”这个字眼:新时代、新文化、新媒体、新天地、宗教的新人……

为什么大家很少用好时代、好文化、好媒体、好天地,而更喜欢用新时代、新文化、新媒体和新天地呢?

你比较一下这样的表达:

我换了一台好手机

我换了一台新手机

他穿了一身好衣服

他穿了一身新衣服

你会发现,“新”具有一种神奇的修辞力量,它不仅能够表达“好”,而且比直接用“好”表达,更让人舒服,更令人喜欢。

“一直以来”这个词,就是用“好”来传播,而不是用“新”来传播。

你出事了,不管是局部还是偶然,肯定是某个地方“坏了”,你如何还能用“好”来传播呢?

新文化、新媒体,从来不会使用“一直以来”话术,它的重心永远是现在与将来。

道歉声明除了表达在乎,最重要的就是要表达改变。

如果你斤斤计较的只是公众对你的误解,心心念念的是解释一切不过是偶然,你如何能够从过去走出?

如果你无法告别过去,你如何赢得未来?


本文首发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的个人厦大邹振东(xdjszz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