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曹姓头像(百家姓曹姓)(1)

曹姓是魏朝国姓,源自西周王族支系,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6。曹姓在中国的来源众多,一般认为,出自姬姓的曹氏是最重要的来源,曹叔振铎亦被认为是曹姓始祖。除汉族以外,此姓氏在韩国亦有分布。当代曹姓的人口已达73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9%。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

「曹」姓源出

1、赐受曹官,以官为氏。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第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

2、受封曹国,以国为氏,出自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3、出自姬姓。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4.曹姓黄帝后裔,源自山东南移。

5、他姓改作曹姓后汉有曹嵩(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后改姓曹,是为安徽曹氏。

6、少数民族曹姓1)匈奴族曹姓。2)满族曹姓。3)蒙古族曹姓。4)藏族曹氏。5)瑶族曹姓。6)阿昌族曹姓。7)布朗族曹姓。

得姓始祖

曹叔振铎,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振铎,亦称曹振铎(受封曹国,叔是排行,故称曹叔振铎或曹振铎),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六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朝诸侯国曹国始封君,曹氏得姓始祖。

分布地区

安徽焦郡,江苏彭城郡,山东高平郡,山东巨野郡。谯郡:东汉末年从沛郡分出置郡。治所在亳州(今安徽省亳县)。治辖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的灵壁、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间的地方。彭城郡:西汉时设置,东汉时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治辖大约在今天的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东南部。高平郡:晋时设置,治所在今山东省金乡。治辖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县之间的地方。后来有多次变迁。汉时设置了巨野县,在今天的山东西南部、万福河北岸。巨野县:因古为大野泽而得名,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

迁徙分布

先秦时,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山东和江苏北部。秦汉时,曹姓已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和华东地区。唐初和唐末,中原有两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进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唐末宋初,曹姓进入了两广。清初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宋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曹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这两省曹姓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全国呈现北部冀豫、东南皖赣浙两大曹姓聚集地区。明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列为第三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曹姓人口增长值为负值。明朝以前,曹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山东,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口减少十分明显。明朝时期,江苏为曹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等省。全国重新形成了鲁、苏、浙、赣、皖曹姓人口聚集大区。

当代曹姓的人口已达73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9%。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全国重新形成了冀豫鲁、皖苏、川鄂湘三块曹姓高密度聚居区。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四川中部和西部、青海东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内蒙古中部、陕宁北部、山西、京津、河北大部、山东西部、河南南部、安徽大部、鄂赣北部,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88%以上,有的比例高达2%,这部分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37%的曹姓人群。在四川东部、湘渝贵、云南北部、广东北端、陕甘宁南部、河南北部、湖北西部和南部、江西大部、苏沪浙闽、山东东部、河北东:北、辽宁、吉林大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4%一10.88%之间,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2%,居住了大约53%的曹姓人群。

姓氏文化

郡望

曹姓的郡望在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高平郡(今山东西南部)、东海郡、陈留郡、清河郡、巨鹿郡。

堂号

曹姓目前收录有73个堂号:

1安寓堂 2振铎堂 3白虎堂 4谯国堂 5敦叙堂 6敬思堂 7崇孝堂 8宁寿堂 9三多堂 10墩本堂 11务本堂12怀德堂 13绍述堂 14武惠堂 15德润堂 16清靖堂 17燕眙堂 18绣虎堂 19文昭堂 20渊默堂 21恒一堂 22余庆堂 23怀远堂 24多智堂 25八斗堂 26敦睦堂 27厚馀堂 28五庆堂 29忠恕堂 30中和堂 31文德堂 32平阳堂 33仁济堂 34南山堂 35流芳草堂 36济阳堂 37赞育堂 38文富堂 39光裕堂 40致和堂 41蔡侯堂 42吃蒸堂 43崇德堂 44德性堂 45盖公堂 46公务堂 47积善堂 48礼和堂 49礼乐堂 50立本堂 51莲花堂 52率性堂 53七步堂 54清礼堂 55全圩堂 56三元堂 57树德堂 58五分堂 59孝友堂 60性德堂 61衍庆堂 62义壹堂 63永思堂 64裕后堂 65赞玉堂 66赞育堂67有甫堂 68成思堂69三桂堂70五桂堂71宝善堂72怀德堂73绿野堂。

清靖堂:又称“无为堂”,西汉曹参,在萧何死了以后,继萧何为宰相。他一本萧何时的办法,所谓“萧规曹随”。“省刑法,薄税敛,无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颂他说:“载以清靖,民以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