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发布了关于赫行实验学校退公的最新消息,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回复:二道区正在抓紧制定赫行实验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一经确定后,将适时面向社会公布招生方式。


从这条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赫行的退公已经是“箭在弦上”。


八卦小编也使出浑身解数,多方打听,根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赫行的退公事宜可能会比其它民办校更快一些,给各位雾里看花的家长们一个答复。


不得不说,赫行退公后,家长们将会面临着许多问题。


赫行退公之后招生人数是否会变化?

师资数量是否减少?

教育质量会不会被削弱?

招生方式会有哪些变化?

本校同学的小升初是否受到影响?


那么好,小编今天和家长们就这些问题好好聊聊。


赫行退公后会有哪些变化?


关于招生:民办学校退公后,招生量要按照政府要求招生。


关于班额:赫行学校目前学生人数很多,每个年级有20多个班,退公以后很可能会按政府要求减少招生人数和班级数量,依照公办校学生规模办学。


关于师资:赫行师资超额部分可能会被分流到其它合办校,比如赫行实验学校已经派去7个老师到赫行澜溪,20多个老师去赫行东风,未来还要派老师到赫行红旗。


家长们一定不要将两件事的逻辑顺序搞混,退公之后可能会减少学生数量,因此与学生体量配套的教师数才会减少,所以赫行实验学校本身师资配备不会有影响,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忧。


赫行退公后入学方式也会变成公办校的招生方式,具体可以参考长春这几年已经完成退公的学校,如一O八学校和四十五中学。

一零八学校自2020年7月31日起退回公办,更名为长春市一O八学校,不再收取学费。


小学部采取面向二道区电脑派位方式进行重新招生,招生人数减少了一部分,小学部直升中学部。

2020年11月份,四十五中学的退公方案正式出炉,四十五中学于2021年8月正式开始退公!退回公办后招生方式为朝阳区内派位,并没有划分学区。


四十五中学在退公过渡期内,学生班级不变、班额不变、任课教师、小学可以直升初中等均不变,唯一变化的就是不再收取学费了。


因此,面对赫行的退公,家长们可以参照这两所学校,大概率也会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在退公完成后才会按照公办校方式招收新生。


公参民治理方向


其实,目前长春市其他公参民学校是否退公,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讨论,也有家长不理解公参民治理到底要改变些啥?


2021年7月8日,《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提出经过两年左右的过渡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学校将退出历史舞台。


公参民学校是指以下三方面:


1、借助了校名的参与

比如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一实验中海和银河、吉大力旺等学校都是借助了公办学校的校名。


2、借助了人的参与

这里的人指的是在公有体制下的教师参与到民办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来。


3、校舍方面

民办学校在公办体制下的教学楼中办学,比如师大净月就是在公有制的大学校舍中办学的。


在公参民治理的过程中,一些公参民学校的转化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


1、学校自愿选择继续办民办

2、转为公办

3、终止办学


退公之后还要处理后续过程中的资产清算、更名等工作。


因此可以看出符合“六独立”的民办学校更改带有公办部分的校名后可以不必退公。


此前,八卦小编了解到一实验中海,一实验银河大概率是不会退公的,但学校名字可能会把公办部分的“一实验”去掉,更改校名,有公办校参与的师资退出。


北师大长附等带有公办学校校名的民办学校也大概率会更改校名,有公办校参与的师资退出。


写在最后



公参民治理能有效去除“假公办”“假民办”使公办校和民办校得到区分。以往的公参民学校不能再依靠优势的教育资源来吸引学生通过民办招生方式入学,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一件真正利民的好事!


民办教育也不再是公办教育的补充,可以独立发展,与公办教育二者齐头并进,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


前一阵,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也重点强调过(公参民)的治理,力争用2年时间,理顺机制体制,实现平稳过渡。


伯利恒学校民转公怎样了(赫行退公已成定局)(1)


无论退公与否,每一年学校教师的人员流动也属于正常现象,更别说退公还有国家保驾护航,所以家长们也真的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各位家长对于公参民学校治理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里进行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