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当生命马上要凋零的时候,那些曾经的叱咤风云,曾经的气壮山河,曾经的辉煌时刻,都会随着一缕青烟消失。有的人或许会依然执着,有的人或许幡然醒悟,有的人或许不甘于此。但在这世间,总有一些特殊的存在,他们便是悟道深不可测的高僧,在临终之前都说了相同的一件事情,到底寓意着什么呢?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1)

大家好 我是神秘

惠能大师

公元713年8月3日,惠能大师在国恩寺用完斋后,忽然对自己的弟子说“你们都好好地坐下,我要和你们道别了,心中有任何迷惑的地方,都可以说出来,一旦我去世之后,就没有办法教导你们了”。其中一个弟子法海问道,大师要留下什么教法,才能让迷失的后代见佛性。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2)

惠能大师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都要听着,后代执迷不悟的人,如果能认识什么是众生,那他就有了佛性,倘若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就会明白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就像是佛家常说的,贪为占有欲,嗔为埋怨,痴为执念,是人最难去的三毒,尤其是让一个人放下,简单的两个字,但做起来却变成了最困难的事情。但并不是让我们放弃一切,譬如:事业,家庭,亲情,友情等,而是让我们认清自己,放下心中的执念和贪欲。就像是《道德经》中所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有为,人生中的舍弃才是一种收获,有的时候,选择放下,才会感到万般自在。

弘一法师

1942年10月10日下午,弘一法师在卧榻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到了晚上八时安详离世。弘一法师所处的年代是日寇侵略时期,全国人民都处于最煎熬的时刻,所以在他离去的时候,心中还念着众生,于是留下了悲,欣则是对自我修行的圆满而感到喜悦,就像是佛家常说的“空性”,无悲无喜乃佛家修行,慈悲世人乃佛家境界。就连一只蚂蚁,弘一法师都不愿看到它被伤害,所以一个人的善良之心尤为重要,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3)

古语说得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还”,善良从不是单行线,它会在某一个节点,双倍地回赠予你,这让神秘想起了一个故事,风云莫测的罗布泊,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喜爱探险和考古的人,经常会迷失在里面丢掉性命,1814年的时候,有一支考古队打破了这个魔咒,当他们踏入罗布泊的时候,看到了很多遇难者的尸骨,队长不忍堆堆白骨曝尸荒野,于是让队员把他们的尸骨埋了起来,然后用树枝和石块做了简单的墓碑。当他们考察了十几天以后,想要出去时却迷失了方向,身上的指南针全部失灵,正当人们绝望的时候,队长看到了他们之前立下的墓碑,沿着“无名尸骸”墓碑的方向,他们奇迹般的走出了“死亡之海”。正是他们的一次善举,给自己留下了路标。

宣化上人

1995年6月7日,宣化上人在美国洛杉矶圆寂,他在生前既不要名,也不贪利,临终留下的遗言更是令人深思“我从虚空中来,到虚空中去”。不要给我造什么塔或是纪念馆,一切都是虚无。如今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都在被“同一种事情”困扰,那就是如何让获得金钱和权利,宣化上人最后留下的话,就是在点醒众人,俗话说“人最缺什么,就会炫耀什么”,一味的追求金钱和权利的人,得不到内心真正的满足,即便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内心的空虚感也会和财富画上等号。就像是文学著作《平凡的世界》中,给我们传递的思想,钱固然重要,在满足生活的条件之下,人生只有短短数载,不要让它失去了意义,除了金钱,世间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4)

印光大师

1940年的一个冬天,印光大师感知到自己时日将尽,和自己的弟子说道,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之诚,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又站起来默默地说道,我要走了,大家要念佛。随后印光大师不再复语,端正地坐在椅子上面,笑容宛然安详离开。其实印光大师的意思,我们很好理解,他希望众生可以诚恳待人,诚恳做事。生活本不能一帆风顺,只愿人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保持真心,不要一味地伤害和算计,一切有因就有果,一时的欺骗只会换来恶性循环。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5)

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居士生前目睹了,军阀混乱给百姓带去的灾害,所以一心向佛,只求可以解脱众生,在自己弥留之际说了四个字“一心不乱”,诠释了自己的初心。灯红酒绿的生活固然会让人沉浸,但如果能守住自己的初衷,方可领悟世间真理。所以我们要学会做减法,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6)

虚云大师

虚云大师家中祖辈都是潜心修佛之人,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18岁的时候就去寺庙中拜师,开启了自己的佛法之路,一路披荆斩棘,给佛教事业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在120岁圆寂之前,和诸弟子说道“日后要以戒为教条,好好的约束自己”。虽然只有一个“戒”字,却包含了人世间最复杂的情感,人活一辈子,烦恼三千丝,常常感到不快乐的人,多半是因为欲望太多,有了金钱想要权利,有的身材想要脸蛋,有的自由想要安定,若是想幸福的过一生,就必须要有戒。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7)

神秘用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来领悟虚云大师的智慧吧,森林里面住着一个狡猾的狐狸,它总想着如何抓到其它小动物,于是在路上不断的设下陷阱,它卖力的挖坑,越挖越兴奋,只不过随着坑越来越深,狐狸心中的欲望和贪婪也越来越浓,因为掉进来的小动物也越来越多,可狐狸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深陷其中,再也出不去了。狐狸的心理就像是人类的欲望,贪无止境得不偿失,戒掉害人害己的贪欲,才是一种高深的境界和智慧,众生若是可以想明白,将会度人度己,方有所成。

一位得道高僧参透的人生忠告(六位高人的临终遗言)(8)

最后神秘想说,六位高僧都在指向同一件事,那就是一个人身上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和约束力,这些暗暗发光的特质,正是现在人类缺失的宝贵财富,物质欲望都会在死后烟消云散,唯有言传身教的品质和德行,会永远留在下一代的身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