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静好,岁月无常,这大概就是人生中自然规律的变化吧!其中包含了生命的姿态以及人生的意义。

痛定思痛的意思我认为是生命思索的行为。身体症状的痛以及精神的痛会让人反思为什么?因何而来?应该用何药?用何办法医治?进而来解决这个问题!

人生中的痛苦和挫折(人生成长中的痛定思痛)(1)

《帕米尔之花》

想起“痛定思痛”这个字眼儿,还是读了王阳明先生的“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之后。一个人有了初心,有所目标,就像你有了心痛病一样,想放弃也放不下,在实现目标之前心里只有这一件事,其他事都无关紧要,甚至哭穷叫苦的心情都没有。一旦达成目标,那种大病初愈的轻快感是不言而喻的。古来圣贤们完成的伟业历历在目,甚至穷极一生:司马迁忍辱写《史记》;曹雪芹含辛茹苦的著《红楼梦》;蒲松龄穷居陋巷一生潦倒得编写《聊斋志异》等等……他们的这些恢宏伟业应该都是经过痛定思痛的结果。贵有“持志”而淡化“心痛”,不然一个人想造就一番事业,没有风雨很难成功。必须要有毅力,定一个目标才可,目的不明确或目标不专一,在勤劳也是徒劳。就像没有坐标的航船永远漂泊不定,只会让自己失望沮丧,迷失心性。

人生中的痛苦和挫折(人生成长中的痛定思痛)(2)

《向阳花开》

其实人在病痛之前应该早就想到病痛之后的事情了,尤其是作为想做事的人来讲,不是因为痛了才会想原因。阳明先生上句讲的是过程中的“笃定”,而我们尽量在“缘起”时就应该想到,毕竟目标是定性的,没有三心二意的理由。切记!一切都是心的问题,心不动则万事不变,只要心沉下来分心的人和事儿都不是问题。

人生中的痛苦和挫折(人生成长中的痛定思痛)(3)

《冰山姐们》

无论是从艺者还是其他行业的人才,克己修身还是件好事。社会进步很快,电子时代洗劫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安静地思考反而成了考验人生的关键。所以人要懂得思痛,同时更应考虑思索后的修炼。阳明先生说“人须在世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如果心不静而躁动,就很难把事情做好,做完整。如此这样势必我们要调整好心态,耐得住自己的性,才可让心性更好的得到磨练。阳明先生又说“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克己修身,是为自己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做到滴水不漏,固若金汤。如果稍有不慎,堤坝豁开一道口子就很容易造成决堤,前功尽弃。克己修身来不得半点马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修身克己,不仅让人学得才华,更能让人增加涵养,这样的完美人生才是人思索的关键点。

人生中的痛苦和挫折(人生成长中的痛定思痛)(4)

《还梦桃花源》

痛会让人思索,会让人安静。人生本来就不容易,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很多事情。风也好,雨越好,平淡就好,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重要的是能够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安静就好。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我认为就是心血、心性、心念的意思。境界取决人的修为而定!还原的是人的本性,本性的纯良,自我内心的安宁。所以每每听到上海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谈到人生哲学的时候,心情就很愉悦,心境清爽很多。他常讲“人不要执着于贫与富。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乐趣。真正拥有自由的人并不会影响内心的自如与舒展。”所以我想,痛会让人成熟。

文/李洪伟

作者系职业画家、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