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看惊喜(从嘴巴看信息)(1)

A

关于嘴的俗语有不少。

如“口吐莲花”是夸口才极好,妙语如珠。

如“狗嘴吐不出象牙”是指胡说八道,开口说不出好听的话。

再如“嘴上少了个站岗的”是乱说瞎说,说话说前没有先用心想想。

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细细地观察嘴巴,是可以发现许多重要信息的。

如,宋代的李龙眠画过一幅画,画上的赌徒们正在围桌赌博,其中一人按捺不住,竟双腿立起,圆睁双眼盯着桌上的骰子做大声疾呼状,其时骰子正好转到“六”的位置。一日,苏东坡见了此画,立即认定这个大声疾呼者必是闽人,为什么?因为天下人喊“六”时皆做闭口状,唯闽人张口。大家再一打听,果然。

嘴唇看惊喜(从嘴巴看信息)(2)

有趣的是,笔者闲时看书,也曾觅得一个类似的故事。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十分善画,但从不卖画给家乡那个横行霸道的盐商。盐商挺气,便破费买了张古画,还指着古画对吴承恩说:“看清楚了!这可是吴道子的真迹,值三千两银子呢!”吴承恩也就看了看画,画上的判官钟馗正在掷骰子,桌上的几个骰子皆为五点,还有一个骰子正在滴溜溜地转,但见钟馗正指着着那旋转着的骰子大喊着什么,嘴张得很大!而看到这,吴道子也就冷冷一笑,还对盐商说了一句:“您这张画,顶多也就值三两银子!”盐商惊问其故,吴承恩也就从从容容地回答:“桌上五只骰子皆为五点,如果第六只骰子停下来也是五点,钟馗就赢了,可见此时他肯定在喊五,而喊五决不可能大张着嘴!既然画上的钟馗大张着嘴喊五,就足见此必假画!”盐商听了,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如此看来,观察嘴巴,的确可以发现许多许多。

嘴唇看惊喜(从嘴巴看信息)(3)

B

于是想起了“吃相”一词,即吃东西时的模样。

细品不同人的不同吃相,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调研,至少可以通过吃相窥知进餐者的教养与性格。如,章太炎爱吃花生米,袁世凯称帝之后,他气愤之极,曾将袁的名字写在花生米上,每将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都要咬得粉碎,其满腔义愤,由此可见一斑。

再如《水浒》中的李逵,在江洲的酒楼上初见宋江时,曾高兴得倒头就拜,连声说“我的娘,你咋不早说,让俺也高兴高兴!”当宋江请他就坐时,他不仅爽然就坐且立即虎咽狼吞――他并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捞起盘中的鱼,连肉带刺一古脑儿丢进嘴里咬碎,把个汤汤水水淋了一桌子!如此快人快语,使宋江一看就喜上了三分。

嘴唇看惊喜(从嘴巴看信息)(4)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在吃人参果时,因嘴馋心切迫不急待,刚一张嘴,那人参果便一轱辘滚进了肚子,以至全然不知那果子的味儿,结果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悟空沙僧在那细吃细品,流露出满脸可怜巴巴的馋相。

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南方一家公司在招聘业务员时,就曾特意观察应试者的嘴巴,留意他们的吃相。结果有三人落选,其一是嚼东西时声音太响,其二是把公然把骨头吐在了地上,其三是上桌后表现得迫不急待,换言之,正因为此三人吃相不佳远离了大雅,这才惨遭淘汰的。

嘴唇看惊喜(从嘴巴看信息)(5)

C

最后,让我们细品两个与嘴巴有关的故事。

其一。杭州有个心直口快的高僧,乾隆下江南时,为刁难和尚,曾妆扮成秀才故意递过两枚鸡蛋让和尚吃。乾隆心想,只要你吃,你那不吃腥荤的话就是假的,只要你不吃,就立即治你个欺君之罪。不料高僧早已看出面前的秀才乃是当今的皇上,就立刻开口把鸡蛋完整地吞了下去,乾隆正欲发作,不料那和尚念了首诗:“混沌乾坤一壳包,既无皮骨也无毛,贫僧孵你西天去,免在人间挨一刀。”说着一张“嘴”,“嘴”里便飞出一对欢蹦乱跳的小鸡且冲天而去,乾隆看呆了,也只好作罢。

其二。

两名外国人来到中国并走进一家中餐馆,面对餐桌上目不瑕接的各类菜肴,他们惊叹不已不由得大张开嘴,因为用不好筷子,就小心翼翼地学--那动作特别别扭,在餐馆就餐的两位中国人见了,想笑又觉得不礼貌,就使劲憋着,结果手一抖,筷子上夹着的饺子掉进了酒杯,于是将饺子从酒杯中捞出来放进嘴里接着吃,老外见了,也就立刻“照葫芦画瓢”,也将饺子放进酒杯蘸了蘸再放进嘴里,眼见老外被白酒辣得五官都错了位,两位中国人再也憋不住,于是“卟”的一声笑,两根面条从鼻子里喷了出来,老外一看大惊,还极谦恭地说了一句:“上帝!如此本事,咱们肯定学不会!”

细想这小幽默,不仅极生动,而且挺温暖,无论故事中的外国人,还是故事中的中国人,都挺善良――一方谦恭另一方温暖――故事既没有挖苦老外,也没有挖苦中国人,只不过稍稍写了几个关于嘴的细节,就成功地再现了中外“吃”文化的巨大区别。

细看嘴巴并联想开去,学问真的很多很多啊!

嘴唇看惊喜(从嘴巴看信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