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浩然的性格特点分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孟浩然的性格特点分析(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自我)

孟浩然的性格特点分析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刚学唐诗的小朋友一定会读这首春晓。这首诗琅琅上口,浅显易懂。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是一位洒脱热爱自由的人。他的一生,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看尽了人世的繁华,赏尽了人世间的山山水水,也结交了天下的众多诗人好友。他和李白是好朋友,李白为他写了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他还和诗佛王维是知己,两人是山水田园派的开山鼻祖。诗圣杜甫也十分欣赏他,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名门之后

孟浩然,他出生于襄阳的一个书香门第,是“亚圣”孟子的后人。

文不为仕

孟浩然出生书香门第,从小深受父亲的宠爱,而且他的天赋很高,父亲也对他寄于厚望。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光宗耀祖。

十七岁的时候,孟浩然在家乡本地的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好成绩。孟浩然却决定止步不前了,他决定不参加科举,这是因为他不想要给为朝廷做事情。在孟浩然出生的时候,武则天将皇位还给了李氏家族,软弱无能的李显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后来被媳妇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合起伙来毒死了,李显的弟弟李旦被三个儿子推上了皇位,在孟浩然的心里,这样的做法是不合常理的,他觉得李旦的皇位坐得不清不楚,这是不仁不义!所以他决定不为这样的皇帝做事。

从这里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洒脱狂放,他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有点相似,他追求的是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一味追求功名利利禄。这与他以后寄情于山水田园有很大的关系。

爱我所爱

孟浩然他的追求精神自由与自我还体现在他追寻爱情的道路中,孟浩然在爱情上,他没有如同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听从父母的安排,他爱上了一位出身贫寒的歌女。在当时等级森严的时代,孟浩然是名门之后,而他所爱的人仅仅是一位连平常老百姓地位都不如的歌伎。他心中却没有等级观念,他心中只有一个执念,他爱她。他爱的是她的坚强,她的善良,她的才华。他不在乎她属于哪 一个阶层。因此他不顾父亲和家族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的娶她为妻。他追求的精神之爱,而不是世俗的门当户对。

“面试”受挫

孟浩然在三十九岁时,为完成父亲的遗愿,迫不得已进京赶考,在京城中,他以一名联对“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名振京师,在这里他也结识了另外一位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的王维。一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到家中喝酒谈论诗歌,正当谈兴正浓的时候,唐玄宗进来了,孟浩然来不及回避,躲到了王维的床底下,这时眼尖的唐玄宗看见了两个酒杯,就问还有谁?王维只好如实相告,说出了孟浩然。唐玄宗久闻孟浩然的大名,让孟浩然作诗一首,孟浩然在决定他一生能否入仕的关键时刻,却咏出了“不才明主弃“这样的诗句,得罪了唐玄宗,从此孟浩然无缘仕途。

从这里可以看出,孟浩然太自我,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隐居山水

从此,孟浩然再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从此寄情于山水,流连于田园风光,写下了著名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他还写下了《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孟浩然的隐居生活,为我们后世留下了许多诗篇,一篇篇让人回味。

孟浩然的一生,和他的诗歌一样,追求真实的自我,他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和李白有点相像,李白曾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可以是对孟浩然其人最好的总结。

,